怎样命制与评价高质量的高中历史试卷

2016-06-13 23:50张健�オ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区分度命题试题

张健�オオ�

[摘要]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优秀只是高中教师教学基本素质的一部分,学科命题能力的高低也是考量教师基本功的重要衡量标准。有许多教师课上得精彩却不会命题,这无疑对其自身教学基本功的进一步提升带来发展的瓶颈。可见,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精彩的课堂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命题能力。

[关键词]考试命题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14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历史高考命题中越来越体现出“选择性”和“导向性”的统一,在“科学性”和“标准化”等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高考命题向“能力考查”方向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使高考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它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这也就要求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此种要求和变化,不但要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而且还要做一名“会命题、命好题”的教师,不断夯实基础,修炼内功,以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艺和命题水平,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业务能力。本文试从高中历史命题的操作与评价层面,就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命题水平这一话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高中历史考试的几种基本类型

高中历史考试一般情况下有四种类型:形成性考试、诊断性考试、终结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

形成性考试就是平时所说的单元测验,主要用于监控、调节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强调的是通过反馈改进教学。高中历史教师命题时要顾及所有重点主干知识的掌握,整体反映平时的训练质量。要突出连续性,有周期特色,也要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提倡用教辅资料上的现成试题,因其往往反映不出课堂教学质量。

诊断性考试主要用来考查学生进行新内容学习或复习授课、专题性教学前的知识、能力准备情况,以便了解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高中历史教师命题时要以各个年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为基准,掌握准确的数据,以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有时称之为摸底考试。新年级、新接手的班级,一般都要进行这样的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的考试,通常的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文理科综合考试等都属于此类。其基本功能是评定学生的学业等级,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它也被称为过关性考试,难度系数较高。

选拔性考试是最核心的考试,高考和平时选拔学生进入集训班都属于这类考试。复习时所常用的模拟试卷也有这种命题特色,但没有选拔的功能。这类考试的命题一般都是由专家完成,年轻的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要及早了解这类考试的命题要求、命题过程、试卷特点,以便于平时注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训练。

二、高中历史教师研究考试的常用方法

考试的水平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命题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首先要提高对高中历史试卷的评价能力;其次是注意模仿优质高中历史试卷的命题方式,在模式上保持一致;最后是从对优质高中历史试卷的改编到高水平的原创。

先讲提高评价能力。一张好试卷是让考生以高兴的心情进出考场,不同的心情接受考分。现在有一个现象:高考结束后,有部分教师到处吹牛猜到了题目,其中不乏一些老教师,但他们最后的平均分都不突出,为什么呢?现在高考都考学科的主干知识,猜到了也就意味着又有猜漏了,遗漏了主干知识怎么拿好分数?这些现象都属于缺乏评价能力的表现。评价能力提高先要了解各类考试的性质,这在前面已讲到,各自的标准是不同的。然后是了解好题坏题的评价标准,这在后面单独讲。最后是多实践、多看。高考题为什么好?因为十年八年后还有生命力,而平时的期中、期末题目很快没有了生命力。评价能力提高相对会快一些,就像看别人挑担一样,毕竟不要自己操作。但这一过程很重要,会评价是进行考试研究的前提。

再讲模仿。想提高命题水平,模仿是必走的一条路。高中模仿高考,初中模仿中考。高考、中考的指挥棒就是这样来的。模仿的过程首先是形似,在形式上要相似。有时看到兄弟学校的试卷,针对性不强,感到他们的研究水平不高。行话叫走平行线,不是重合、交叉线。考的和练的分开了,难出好成绩,误人子弟。高级模仿是神似,要深刻理解高考命题的内涵。例如高考0.6的难度系数控制,易、中、难题是3∶5∶2的比例,主干知识考核的原则,新颖角度设问的技巧,分层次推进增加区分度的方法,超纲小字部分的回避原则,反猜题的技巧等等。掌握了这些东西,在平时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归类分析更加到位,知识拓展更加合理。

改编和高水平的原创是高级层面。有部分教师教了一辈子书,还是不会出题,实际上是没有达到这个层面。平时的考试一般都是改编的。改编先是选择,挑选一些立意好的,然后在材料上作一些删除、增补,在设问上进行梯度和区分度的调整,适应被测量的对象。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试卷漂亮。改编有两个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是怕出现太多的陈题,这需要通过你的积累进行处理。高考中经常出现教授原创陈题现象。二是试卷太难,基础题过少。抄别人的试题不能都挑精华,要有平衡意识。原创指一些关键考试时使用,原创可以避开陈题,更加贴近书本,贴近学生,更可以体现鲜明的个性特色。年轻的高中历史教师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平时多思考、积累,自己的原创题可以在考试中接受反馈,看区分度如何,学生适应性如何,同行评价如何,手熟了水平也提高了。

三、高中历史试题的评价标准

1.目标性:试卷符合考试大纲的情况和试题所涉内容的规范情况。以能力立意为主。要避免出现超纲问题,处理好不同版本问题,兼顾内容的全面性等。

2.覆盖性:试卷的知识覆盖面的情况,是否体现考纲和教纲的重点。既要体现主干知识,又要考虑到一、二级标题等。

3.适用性:试题题型是否适合测量对象的心理特质及其行为标准。要注意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与高中考试的差异。

4.相关性:完成试题所需要的知识、认知技能、过程方法与要测量的行为目标和内容领域是否一致。材料的选择和提示语言的运用,指向是否明了等。

5.公平性:试题是否有民族、地域、学校、性别、家庭背景等影响公平性的偏向。要对所测对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是分省命题的原因之一。

6.明确性:试题文字表述是否明确、简明和恰当。有的试题前面的文字太多,分散了考生注意力。有的过于笼统,看不懂,无从下手。这都应该避免。

7.导向性:试题及其各部分的指示语是否完整、简明、准确,指示语作用范围是否恰当。

8.合理性:试卷题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考生答题和教师评卷。如开头试题,不能“当头一棍子”,否则考生心态容易出问题。试题的答案尽量唯一,以便于不同阅卷教师减少误差。

9.适当性:每个测量目标和内容领域的试题数量是否恰当,不能过分集中。试卷的阅读量、书写量、运算量是否恰当。

10.难度:试卷整体难度估计情况。一般标准:非常易(0.75以上)、较易(0.65~0.75)、适当(0.55~0.65)、较难(0.45~0.55)、非常难(0.45以下)。难度根据考试的性质决定,控制难度凭经验。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命题功力。

11.区分度:这是一份试卷优劣之核心。要求试题有层次性。既要有易、中、难的分值比例,高考是3∶5∶2;又要有许多分层次设问,能拉开不同层次的差距,是常用的方法,也增加试题的厚度。这个环节处理好,就带来信度和效度。

12.政治性:试题是否有政治性(含宗教、民族、法律、道德等方面)错误。上网发表、交流都应注意。

13.科学性:试题是否有科学性错误,主要是学科知识。例如宁夏的人均产值曾出现过问题。

14.新颖性:试卷是否出现陈题。设问的角度应新颖。有时可以从例题或各类考试试题中直接改编。

15.独立性:试题是否出现无关条件,与其他试题是否有关。可以跨学科,但不能代替。

16.准确性:试题、答案及其评分标准是否会产生歧义和争论,要及时改动。状元们拿高分跟试卷规范有关。平时花费不少时间在这个方面。书本作依托,但不能作为唯一根据,要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17.江苏特色:知识上涉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稳定、厚实、区分度好、角度新颖、导向合理。

18.总体评价和调整:

题号分值难度分布易中难难度系数预测得分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开始要有双向细目表,确定考查的内容、方式;过程要分工,以一比三或四的比例进行原创;要民主协商进行选择,各抒己见;要进行总体评价,进行初期量化;要引入审核机制,不能流于形式;要进行最终打磨,出精品。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更多地进行资料的积累和分类。分类要有类型意识和年代意识,也要经常性积累经典题,剔除旧题。保留经典试题以电子文本保留和教科书保留两种方式并重。这样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虎添翼,在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区分度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生物统计》的试卷分析与解读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巧解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