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贤�オ�
[摘要]设置教学情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应该在情境中设置重难点突出的问题,使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活动,将情境趣味化、艺术化。
[关键词]教学情境问题可操作性趣味化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78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在各学科中都有所运用,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常用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怎么做都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同时也要注重学科特点。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呢?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在情境中设置问题,问题要突出重点难点
情境中要设置能引导学生的问题,而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设计情境时要注意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所设情境及问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突出本课重难点。这样从情境引出来的问题就会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才能积极思考、主动说话、互相启发,最终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新知。
二、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可以选取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情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亲近感,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新知,学习知识。在设计家庭生活方面的情境时,要让里面的人物言行符合大部分学生及父母的年龄特点和思想观念,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在设计校园生活情境方面,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学生言行,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每天师生间、学生间都会上演许多“情景剧”,这是很好的情境资源。而在选取社会生活作为情境背景时,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经常会到什么地方去,不能离生活太远,否则学生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从而造成学生不会回答或答非所问,这样的教学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失去了指导和实践意义。例如我们学校位于小城市与乡村结合部,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没出过远门,那么在创设情境时就不要讲到大城市的立交桥、高铁、飞机、物业管理等等,因为他们很少接触。
三、情境活动的可操作性要强
情境活动可操作性强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例如,在学习“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写完后“比一比”谁的优点最多,谁的缺点最少,再让优点多缺点少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到的,最后“议一议”怎样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样在活动中一步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学习知识。
四、情境趣味化
创设的情境有趣,课堂就会有趣。有趣的课堂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然后积极参与课堂。例如笔者在教学《奇妙的情绪》时,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的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对应写出能表达有关喜、怒、哀、惧基本情绪的词语。比比看哪组写得多,每写出一个得一分。每个学生都可以上去写,上去的学生写不出来的,同组学生可以随时上去补充。学生非常踊跃,争先恐后上去写。等他们写完了,笔者看其中有许多错别字,又增加了一个环节,给各组加分的机会,宣布每改出一个错别字,该组加一分,而写出错别字的那个小组就被减去一分。这过程中,学生时而高兴时而失望感慨,流露出不同的情绪。这既让学生学习了基本情绪又为后面学习中学生情绪的特点和情绪产生的原因等知识做好了铺垫。
五、将情境艺术化
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喜剧或相声作为教学情境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做就使情境不只是教师单纯的口头描述、出示的文字或影视资料,改由学生表演展示,学生的印象更深。当然,表演时间不用太长,道具尽量不用太多,这样准备起来比较容易。例如在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待客礼仪时,我们让学生表演客人准备来到、来到后及送客的情景,学生只需要准备桌子、杯子、水壶和三四张凳子即可,教室门就当家门。这类表演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演出正确的行为表现,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日常表现去做,然后大家一起找出其中不对之处,最后再一次把正确行为表演展示出来,这样效果更好。
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有必要想办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轻松更快乐。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