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2016-06-12 12:21李敏
学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趣味教学任务驱动

李敏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操作水平,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趣味教学;任务驱动;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23

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肩负着培养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较高的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水平的重要责任。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将信息技术课程上成了空洞而机械的理论灌输课,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实际运用;只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将学生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参与度不高,只是机械地接收经由教师传递的教材上死的知识,并不能灵活地将这些知识点用于实际运用之中,这样的学习注定是失败的。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展开快乐学习、主动探究,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自主地去发现与创造,这正是新课改下广大教师所不懈探讨与追求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

学习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以兴趣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在学生积极学习基础上的认知活动,学生才能饱满的学习热情,活跃的思维状态,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学生才会有更多超常的表现,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和谐关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

学生对学科的态度直接取决于与教师的关系。喜爱教师自然会喜爱他任教的学科。为此教师要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善,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喜爱教师、接纳教师,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互动,还包含情感与心灵的互动。为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理解学生,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展开知识与情感的互动,使教育真正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这样自然就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

(二)趣味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将游戏机制引入教学中,可以将学与玩结合在一起,符合学生好动的天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我们依据学生好动的天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如指法的练习枯燥呆板,为此我们就可以设计捡苹果、青蛙过河等游戏,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来掌握指法,提高输入的准确度与速度。

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展开自主探究,是运用已知来学习新知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法是基于现代建构主义学说提出的,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的学科特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提出具有探索性的任务,以任务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以使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地运用旧知来学习新知,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图文混排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杂志封面、宣传海报、精美贺卡等,以此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设计与制作的欲望。教师对制作要领进行概括性讲解,帮助学生了解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进而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与思路,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地完成小任务,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三、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在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教学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无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全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法,正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使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激起全体学生共同的参与热情,真正实现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身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为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如针对优生提出综合性问题,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中等生则提出理解型问题,加大教师的扶持力度;对于学困生则提出基础性问题,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自主构建知识,提高技能。

四、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水平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学科特征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用于实际的设计与创作之中。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理解与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讲为中心,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上机操作的机会,教师也要将知识的讲解与操作结合起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来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在课后作业环节中,也要让学生亲自操作,为学生布置更多亲自操作型训练。如学习了图文混排,可以让学生为父母、朋友或教师设计一张贺卡,或是帮助本班制作宣传页。这样的作业具有操作性,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完成的热情,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更宽广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云驰.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

[2] 王永江.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28).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趣味教学任务驱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