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生
摘 要:学好数学,有利于一辈子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顺利过渡衔接很重要。学好初中数学,讲究学之有方、循序渐进。学之有方包括:学习心理要平静而积极;课前预习是好习惯;课堂上要多动脑;以做数学题为乐;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之有方还包括:考前复习有计划、有重点、有效率;考后巧用记错本。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55
数学作为百科之母,是学好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基础。学好数学,对于每个同学来说,不仅有利于数理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一辈子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它的举足轻重的学科地位,是任何一位想在中考或者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所不容怀疑和轻视的。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学过图形的基本识别等知识,进入到初中阶段,面对新的数系、新的图形、数与形的结合,产生不适应感,不知所措,进而对中学数学产生学不下去的畏难心理。尽管有心提高数学成绩,课内也认真听讲,课外又请家教补习,但数学成绩依然难见起色。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信心,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在第一场大考——中考就被无情地淘汰,小时候的升学梦想就此化为泡影。可见,初中数学能否顺利与小学数学过渡衔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好初中数学,学习者往往放大了它的困难,尤其是女学生,认为女学生天生不适宜数学思维,学不好数学。其实,学好数学是讲究学之有方、循序渐进的,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学好每一阶段的知识,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不可攀。成功人士说,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学习数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别轻信“学好数学需要高智商”等等吓唬人的话,对于一般人,只要想学好数学,对数学感兴趣,长久地保持兴趣,并且讲究学习方法,定能学好数学,取得数学方面的成就。
那么,一般的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既实效又高效地学好数学呢?
首先,学习心理要平静而积极。
有的时候数学成绩不好,本来是正常现象,原因或许是审题不够认真,或许是试题难度提高,这就需要拥有平静而积极的心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味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聪明,造成自卑心理,因而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可以说,有没有平静而积极的学习心理比有无讲究学习方法更重要。心理安静就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心理积极就能够将难题转化为提升能力的机遇。所以说,平静而积极的学习心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其次,课前预习莫以为可有可无。
许多同学以为,只有语文科等文科类科目,才有必要作预习,数学科的学习只要等待老师上课讲解,没有必要作课前预习。事实上,数学的预习能使学习者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在课堂上会有意识地特别关注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顺利地逾越学习障碍,不使问题越积越多,为更进一步的学习铺平道路。同时,由于预习和课堂学习产生的两次不同体验,还能使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数学技能的运用更加娴熟。
再次,课堂上要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学习数学,在课堂上做到全神贯注听讲够不够?数学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介绍经验说,在课堂上师生同步演算,甚至在老师讲解前超前演算,能够体验超常的学习乐趣,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成果。例如,老师在证明两个角相等,采用等边对等角的思路,学生不是只听其一,而是思维发散,联想到是否可以采用三角形全等,或者三角形相似等方法来证明。这种做法,往往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享受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形成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课外要以做数学题为乐。
不做一定数量的题目,绝对学不好数学。用华罗庚先生的话说,就是“学而不练,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当然,喜欢做题,并不是凡题必做,不是偏好易题就总做易题而缺少对难题的探究,也不是偏好难题就总做难题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果两者的题目比例合理,训练难易有度,则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全面覆盖、实力的厚积薄发。
另外,解题时,如果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寻求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好的解题途径,那么必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
还有,把每天进步一点点定为学习目标。
一个学生,如果将“每天进步一点点”定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试想,有什么理由,能阻挡得住他最终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例如,第一天学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解法,第二天学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解法,第三天学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解法,如此每天进步一点点的阶梯式学习过程,不仅还能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换元法等解法,并且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关的二次函数问题,甚至能够解决更具难度的实际数学问题。记住这句话:大人物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不断进步的小人物!
除了平时数学学习应该注意上述五点之外,学生在考前考后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是制订好复习计划。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复习,既要明确考试的范围,清楚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根据时间和考试范围,制订复习计划;又要把复习的步骤逐一罗列,具有可行性,将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作为复习的必要内容。
二是复习要讲究效率。有些同学复习效率低下,表现在目标不明确,随意看书,随意做题,表面行为勤奋,实际效果连自己都不甚了了。如果换一种复习方式,对定义、定理、公式、例题和课后习题都作复习;一课课、一节节都作复习,每个结论、定义都再作一次确认,那么,复习效率肯定会极大提高。
另外,还要安排重点复习的内容。留出特定时间,征服那些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及时解决那些貌似浅易却不能自如驾驭的问题。厘清每一步的依据,务必做到论证严密,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这阶段的复习内容,虽然比前阶段范围窄小,但问题难度大,因而一定要耐心加细心。
有耐心、有毅力的学生,将以上的做法持之以恒,假如数学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还可以尝试采用知错改错的法宝——制作“记错本”。
不管一个人的数学能力有多高,在应试中发生若干失误,造成失分,留下遗憾,都是正常现象。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它是正常现象,就置之不理,而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经过研究证实:“后进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知识误差的累积而造成的,而不是智力所造成的。”所以,怎么样对待数学失误,是一个学生能否成为数学拔尖人才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曾经的失误呢?运用“记错本”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记错本”,顾名思义,就是把经常在作业、考试中的错误记录下来。它由五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找错,把错题抄下来,找出错题的出错之处。
第二步:析错,就是分析找出解题出错的原因。
第三步:治错,对错误的原因,制订改正措施或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改正错题。
第四步:改错,自己动手订正错误,把正确的解答过程认真填写在“订正”一项中。
第五步:防错,就是要总结出如何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方法。
以上做法,如果能长期坚持,数学成绩肯定能够“旧貌换新颜”,你会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