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胜
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王必胜
目的 探究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切口非融合方式进行手术,研究组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痊愈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4.3±14.6) min,短于对照组(128.3±23.8)min;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79.5±11.6)mL,较对照组(143.5±18.3)m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9~32个月,平均(26.3±5.2)个月。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脊柱JOA评分为(25.0±3.8)分;对照组患者脊柱JOA评分为(17.0±2.8)分;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伤椎Cobb角由术前(24.6±4.8)°校正至(10.1±2.9)°;对照组患者伤椎Cobb角由术前(25.2±3.8)°校正至(16.3±5.1)°;研究组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胸腰段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非融合技术;骨折固定术
作为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胸腰段脊柱骨折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因为胸腰段作为人体的主要活动部位,扭转范围大,而传统的融合技术容易引发或加重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因此,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非融合治疗技术逐渐在临床手术中得到应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切口手术方式需要剥离牵拉大面积的椎旁肌和关节突附着肌,同时牵拉时间过长,而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1-2]。本研究选取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34例,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诊治并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68例,排除合并重要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后,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条件。诊断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经CT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所有患者均有交通事故、跌伤等原因导致;伤椎椎体结构完整,不合并骨质疏松;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68例患者按照Denis进行分型:压缩性骨折49例,爆炸性骨折19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3.3±5.9)岁;对照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6.8±6.4)岁。2组患者在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患者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并咨询患者的麻醉史,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麻醉禁忌,手术前检查并确定相关用品是否准备恰当。所有患者呈仰卧位,垫高患者胸部及腰部,行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选择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在伤椎上位椎体椎弓根和下位椎体椎弓根体表连线上行后正中切口,切口皮肤及筋膜后牵开竖脊肌,沿着肌间隙进入,电刀暴露于关节外侧,根据解剖标志入椎弓根钉,同时保护关节囊。然后进行复位,并缝合创面。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正中入路切口,选好暴露的术野后同样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手术后期对患部进行消毒,必要时提供抗生素以及促进骨头愈合的药物。手术期间对手术时间等进行记录,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左右通过原切口取出内固定,同时跟踪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复原情况。
1.3 评价方法 手术时间确定标准:从手术开始到结束所需时间。手术中记录患者的出血量,Cobb角恢复情况,并在随访中采用JOA对患者脊柱功能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手术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9~32个月,平均(26.3±5.2)个月。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脊柱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及治疗效果比较(x±s)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Cobb角恢复校正情况 研究组患者伤椎Co b b角由术前(2 4.6±4.8)°校正至(10.1±2.9)°;对照组患者伤椎Cobb角由术前(25.2±3.8)°校正至(16.3±5.1)°;研究组的治愈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Cobb角恢矫复正情况(x±s)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伤压迫脊椎导致肢体陷入瘫痪的疾病类型,是脊柱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损伤疾病之一[4-5]。脊柱骨折移位引发脊髓损伤,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减压手术来减轻脊髓受到的压迫。胸腰段脊柱骨折还能诱发马尾神经或者脊髓的损伤,更加严重的可能导致截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肢体恢复和功能。临床上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固定的治疗方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6]。近年来[7-8],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来进行手术固定的治疗方式逐渐在临床上应用开来,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广泛好评。非融合技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脊柱运动单元和运动功能的完整性,手术创伤小,不需要抛离患者的肌肉组织,保障了患者肌肉功能的完整性。不会破坏患者的后纵韧带,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伤椎的后柱结构,且不易出现相邻节段退行病变。
非融合技术理论上可以避免产生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与融合技术相比可以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依从度高,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伤椎Cobb角校正情况及JOA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者伤椎Cobb角矫正至(10.1±2.9)°,显著 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然,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也要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加严格谨慎,遵守手术的相关守则,注意手术注意事项,此项手术适合于无显著骨质增生的患者,因此需要在这一点上加强检查,以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失误,使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患者伤椎Cobb角校正情况好,术后伤椎活动性好,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1] 余贵华,石卫星,向福胜,等.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5(2):222-225.
[2] 黄善武,欧阳永生.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104-1105.
[3] 郑超,伍骥,黄蓉蓉,等.前路手术治疗成人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7):669-674.
[4] 陈为,曾忠友.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41-43.
[5] 伍骥,黄蓉蓉.重视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骨伤,2015,28(1):1-3.
[6] 张进,王育明,张绍杰.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5):399-401.
[7] 刘羽.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981-1982.
[8] 陈彦,初同伟,杨波,等.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3):1841-18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23
河南 450006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王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