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98-01
语文学科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素养,比如,阅读、表达、理解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学习的基础。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欢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学得乏味,学习效率也差强人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去指责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出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学习积极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1.教学活动中充满人文关怀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精神愉悦,那么即使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他们也会充满激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语文本身在这一方面就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教材中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具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披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其次,教师要认识到教育行业干的是地地道道的"良心活儿",家长把孩子教给我们,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能教育孩子成才。但是,教育行业频繁出现对待学生不正常的教育方式,远远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如某学校体罚小学生提着裤子跑步、让学生登报对教师道歉、无端的讽刺、羞辱学生等等行为,无怪乎有的学生提起教师就害怕,不想上学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因此,教师在教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有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情感层面上去关怀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在洋溢着春风的环境中,接受教师的关怀和教育,愿意与教师交流,大家平等如同朋友,教学气氛活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语文学习中。
2.探索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形式
语文教材中有反映自然事物与自然美景的内容;有反映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现实;有令人崇敬、赞叹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等等。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要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
2.1运用对比,领会感情。对一些相对或相关的场面、人物进行对比,可使事物更加清晰,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学生也在对比中获取了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的感人力量,从中领会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进行三个对比:(1)将富人的阔绰和小女孩的穷苦进行一系列的对比;(2)将小女孩悲惨处境的现实与她在火光中产生的美丽幻觉对比;(3)将小女孩所幻想得到的东西与现在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相对比。由这些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进而使他们感到了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学习的安逸,增强了努力学习的自觉性。没有思想教育的语言文学训练是片面的,脱离语言文字训练的思想教育更是无稽之谈。因此,教师要把思想教育融进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使"文"与"道"同步进行,以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
2.2正序教学,发展感情。对于教材中描写自然美的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运用正序式教学,按作者的观察顺序或游览顺序,让学生随作者的所见新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由于作者是亲眼看到大兴安岭的一草一木,所以全文围绕兴安岭展开叙述,即写了大兴安岭的岭——岭上的林——林里的花,又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它对祖国的建设的作用。我在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大兴安岭景物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作者看到千山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良材,甚至桌椅,越看越爱大兴安岭,觉得它美得并不空洞,从内心感到"亲切、舒服"。进而作者看到林场人们在劳动、科研、歌唱,看到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联想到兴国安邦的深远意义,所以更加感到"亲切、舒服"。然后,我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沟通起来,和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2.3变序教学,深化感情。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叙述的比较直观、平淡,表面看来没有跌宕动人的情节,但在平淡之中隐藏着较为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采用变式教学,能变平淡为曲折有味,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能深化思想教育的效果。如《一夜的工作》在文字上是浅显易懂的,但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表现了周总理平易近人、辛勤工作的伟大革命精神。如果教师按平直叙述的顺序去分析,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就比较困难。若有安排、有计划地改变文中的叙述,从导读中心句入手,扣住题目,抓住"劳苦"和"简朴"两个中心词,有选择地阅读课文,让学生找出作者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方面,即审阅"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在审阅时"他一句一句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哪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想";彻夜工作后,只喝了一杯茶,吃了"可能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这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步步深入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而且会感受到周总理鞠躬尽瘁的崇高形象,为国为民竭尽全力的伟大品格,学生自然会产生对周总理的爱戴、敬仰之情。
3.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该激昂,委婉处还他该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只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育改革理念,广泛提取成功经验,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思考,适应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