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注重创造各种外部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69-01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虽各有差异,但他们有着一种共同的心理需要,即尊重的需要,这一需要不仅贯穿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一生发展当中,也是他们各种需要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需要。只有当这一需要得到满足时,小学生才会有更高的追求。在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我重视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入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注重创造各种外部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努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学习等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领域。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少年以来,许多教育家都充分肯定了兴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并指出兴趣的主要职能就是使学生爱学习,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呢?
1.1尊重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愿意学习语文,愿意参与教学过程,常常受到教师的影响。我想,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单单看成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枯燥的活动,这其中充满了师生互爱的情感交流。教师尊重学生,才可能从心底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当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教师的爱给他们带来了知识的丰收、思想的充实、能力的提高时,他们才会真正表现出对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才愿意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1.2抓好开端,培养学生喜爱语文心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事情往往成功了一半。"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移。所以我特别重视开学初的日子里,每个第一次。比如,学生第一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课文,第一次写作文,第一次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一次完成作业,第一次看教师板书……在这所有的第一次中,我最喜欢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游览,例如,介绍九册教材时,我这样给学生作导入:同学们一定很喜欢玩吧,那么老师可以带你们到海上看日出,远望庐山瀑布,在山里行走,把船停在枫桥,去济南欣赏趵突泉,到钱塘江去观潮,去金华的双龙洞,北京的颐和园。祖国的壮美山川,我们一览无余。
1.3多种方法,使兴趣贯穿课堂始终。小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新鲜,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新课开讲时,或用几句精练贴切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拉开帷幕,或向学生提出问题,用问号打开新课的大门,或出示挂图,或是在黑板上简要地勾勒几笔,吸引学生,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注重文学教育,加强人文陶冶
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部分。为此,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文学教育,训练小学生的具有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增强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文化内涵,使小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那些与他们年龄相符合的优质文学作品。时下,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名家著作。而此类文章的教育价值比较大,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给小学生的情感、思想、语言等方面提供较好的审美价值。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对小学生渗透、启迪与熏陶,让小学生在与文本文字的密切接触的同时感受文学文字的独有魅力,体验文学篇章的内在美。
2.1提升教师文学素养是关键。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文学教育的关键是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这种文学素养是指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文学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涵养。目前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中,人文内涵比较丰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也很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唯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学素养,方能够领会出教材中的编排价值,才能挖掘出教材中含有的意蕴,掌握各种体裁文章中不同表达形式中的相关特点,积极为小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大桥。笔者认为,增强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有:改变文学理念、提升阅读量、增强写作能力。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教育作为导向,创造性开展各种文学教育活动。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的增强,最终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
2.2加强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培养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小学生体验文学的形象以及感受文学语言以及艺术技巧,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技能。让小学生切身体验到文学形象中的独有的感受以及构建起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情感,这才是最重要的文学培养目标。想要达到文学培养的最终目标,那么就应该引导小学生充分的"读"。一般来说,文学修养的高低往往与自己所阅读过的文学读物的多与少、阅读过哪类文学作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了一定量的阅读积累,阅读质量便无从谈起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文学阅读为先导,加强小学生的文学熏陶与文学教育。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语文知识与灵活运用语文这门工具,训练学生迅速阅读文学作品、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的技能。此外,小学生自身的文学熏陶与教育得到加强,则其人生境界会更加广阔、更加高远。
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表现出来的微小变化以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其次,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情感性,教学手段还要有策略性。总之,教师要灵活把握课堂节奏,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
4.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必须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确实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让学生真正深入学习。教师作为语文学习的参与者,作为文本的对话者之一,也可以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通过交流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阅读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加充分和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改浪潮下推广高效课堂的今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打造出适合当前教育实际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