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字理 快乐学习

2016-06-12 16:27刘欢
教师·上 2016年5期
关键词:构字字理识字

刘欢

众所周知,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汉字的构形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不仅表现在汉字构形所描绘的上古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风景上,更表现在汉字构形所体现的汉民族传统而独特的思维方式上。可以说,汉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主体思维方式,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样的目标,正依附于每一个汉字的学习、每一篇文章的品味之中。就识字写字教学来说,“字理识字”强调“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教育意义。

一、深化一种认识

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其内容包括字理识字、字理析词、字理教学和字理教育。字理识字的基本策略就是分解组合、析形索义和因义记形;运用字理析词要做到“分解析词—组合会意—据文取义—比较品味—运用迁移”。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周瑞宣教授给我们介绍汉字中所蕴涵的十五种文化内容,生动形象地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而且还让我们懂得了该怎样运用字理教学生识字,让学生也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比如,在教学“孝”字时,通过图解让学生明白,“孝”字中的老字头表示一个老人老了走路不方便,于是一个小孩(子)过来搀扶他,这就是有“孝”心;而教“教”字时,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这个走路不方便的老人要叫那个小孩来搀扶一下,可是那个小孩不听,老人就拿一根棍子要打小孩,表示教育,所以“教”的本义是教儿行孝。

字理教学在强化直观指导学生识字的同时,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分析汉字形与义联系的过程中接受大容量的思维训练、在发掘汉字的历史积淀的过程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更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二、坚定一种探索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汉字,其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了这3500个汉字本身,不能仅仅是作为读写的工具来学习,甚至不能以短期的识字量的多少作为衡量识字教学效率的唯一标准。因为,这些都是显性的,是可以以量化来评判的。但是,学生对汉字的情感与态度,他们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孕育与积淀,这些虽是隐性的,也是一时难以评判的,但却从精神深处左右着一个儿童的发展与成长,它延续着民族文化的根基。强调“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字理识字教学,正是能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意义。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用这个方法,那么我们的学生是可以举一反三的,当你把造字能力最强大的那几百个基本字和基本部件讲好了,其他的合体字我们的学生可以自悟就能达到不教而会的目的。譬如月字做偏旁的字,其意义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大部分表示肉体,如“臀、腰、胸、脑、胳膊、脚、腕、膝、肘”等,一部分是与月亮、光明有关,如“明、朗、朦胧”等,当学生知道月做偏旁与肉体有关以后,他们在学到“腊月”一词时,恐怕就隐约知道了为什么“腊月”的“腊”是月字旁了,因为腊月里人们开始做干肉准备过年了,这不是无师自通吗?自能识字的目的将逐渐达到,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能自主识字以后,不是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学生又可以学得更加轻松吗?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落实字理识字,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把最基本的象形字、会意字和构字能力强大的部件从字理方面讲透了,我们的识字教学将变得轻松和有趣,学生必然学得兴趣盎然。

三、催生几点思考

(1)字理教学对教师的文字学识与汉字文化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行之有效地调动教师学习字理知识的积极性,较为全面地了解汉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2)依据字理教学,意味着识字教学中不能违背汉字的构字理据,这必然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我们必须警惕,努力避免那种为追求短期内的识字效果而不惜违背汉字构字理据的做法,因为这势必会误导、制约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发展,甚至造成长期的负面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告诉我们,三千常用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硬任务,教师要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融入民族情感和文化意蕴,而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建特点,体会汉字的形体美,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字理识字教学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吸引着我,怎么样在课堂上去实践和运用才能够让学生更明白,我想这就是我以后要努力和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小李庄小学)

猜你喜欢
构字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
采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