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宇菁
循环经济向第一第三产业延伸
Circular Economy Extends to The First and Third Industry
本刊记者/王宇菁
业内人士认为,循环经济正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摄影/王楚天
循环经济离你很远吗?其实并不远。循环经济已渗透到个人出行旅游、家居建筑等领域,你甚至已经可以像碳排放企业一样参与“碳交易”。
“目前,循环理念除渗透到能耗较大的工业领域外,正逐步延伸到第一、第三产业。”北京市农业局农村能源生态处处长王宇在第十一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期间表示,“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绿色建筑的资源置换、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容,都反映出循环经济已产生了较高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投资回报。”
“在原始社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下的农业,产量不高,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大。近现代以来,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化肥、农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随之而来的是土壤的酸化、盐碱化等问题。”王宇指出,“在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同时,应当注重农业产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据悉,北京市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涉及循环农业的技术,如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循环利用技术。“北京德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沼气工程技术,将农业的粪污作为肥料供周边农村使用,已经能给延庆县30个村提供沼气资源。”王宇说。
北京市密云区旅游委主任郭生海介绍了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据介绍,山里寒舍项目积极响应国务院允许房屋出租转用及发展第三产业的相关指导文件,发展当地特色民俗旅游产业,也使村民得到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和项目效益分红。
“铜川市将包括王石凹煤矿在内的老工业基地和老矿井打造为重工业遗址公园,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及文化创意理念,将已停产的煤矿点‘变废为宝’,再次焕发生机。”陕西省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维佳介绍。
北京市农业局农村能源生态处处长王宇表示,在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同时,应当注重农业产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解决土壤的酸化、盐碱化等问题
“中国现在的既有建筑达到480亿平方米。据统计局相关数字显示,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280亿平方米。未来,消费者将倾向于选择那些对自身健康有帮助的、对人居环境更有裨益的居所,因此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认为。
张鹏强调,城市的改造与更新、城中村建设的形式正变得多样化。继续加大绿色建筑的比例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不断创新绿色技术。
“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天干冷、夏天燥热。而利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全新风置换的智能建筑,可以实现一年365天市内恒定温度20—26℃、湿度70%。采用的主动节能技术全新风置换系统,将使室内的PM2.5维持在10μg/m3,同时每平米增加40元,设备花费并不高。”张鹏介绍。
所谓“碳排放交易”,就是通过排放许可证等形式,让环境资源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北京市作为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已吸纳1000多家企业(主要是能耗较大的工业企业),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592万吨,成交额超过2.56亿元。
除企业外,个人也可以参与“卖碳”。2014年12月30日起,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已结向个人开放。市民可登录北京市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开设交易账户,像碳排放企业一样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助理王颖说:“区域碳市场正不断扩容。目前,北京正计划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开展水泥和电力行业的碳交易,未来可能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展碳交易,从而实现更大区域的协同碳减排。”
据悉,2017年第三季度,将实现碳市场的全国统一运行。为此,有关部门将于2016年对地方的碳市场及参与碳市场交易的企业进行核查和配额的初始分配。王颖认为:“根据预测,全国统一碳市场将涵盖一万家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准入门槛是年消费一万吨标准煤以上。”
郭生海说:“为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瓶颈,山里寒舍项目践行循环经济的理念,就地取材、改造农民宅院,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将农民手中闲置的资产、土地作为股金流转到合作社,再与合作社谈落实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