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飞龙
新型城镇化的循环经济实践
The Circular Economical Practice of New Pattern Urbanization
本刊记者/张飞龙
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循环经济应该拓展一体两翼。前端向生态农业拓展,后端向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拓展,使循环经济从生态领域向流通、消费领域自然延伸。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绿色循环”理念成为贯穿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关键所在。
2016年5月19日,由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指导,《北京参考》《中国名牌》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共话循环经济与新城镇化建设。
近年来,中国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强化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数据显示,每提高1%城镇化率,意味着增加城市用水17亿立方、 6000万吨标准煤和总重量达6亿吨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有鉴于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在论坛上表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彻底摒弃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城市化道路,实行以人为本、经济生态、“五为一体”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程会强认为,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是从小循环到中循环、大循环逐渐演变的过程。通过产业集聚实现资源、土地的集约,以及人才、信息、装备、服务设施的集约发展,在集约的基础上实现优化组合,最终从生产型的循环经济到服务型的循环经济,对新城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从2011年-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1.0173亿人,预计到2021年左右,城镇化比率将从50%升至60%。当前,我国在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循环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循环经济效应不仅可以推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产业和城市的转型。”程会强说,“循环经济强调上下游的关系,特别强调通过产业链的适度延伸提升附加值,无形中对产业的提质增效起到了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循环经济的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多赢和资源环境的协调;与此同时循环经济的协调效应也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群建设成为可能。
新型城乡可持续发展“新”在哪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思维?面对这样的提问,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总监夏青认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新”必须体现循环经济,也就是资源利用最优化的问题。
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循环经济应该拓展一体两翼。前端向生态农业拓展,后端向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拓展,使循环经济从生态领域向流通、消费领域自然的延伸,实现循环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常态化。
多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索中,各地也产生了优秀案例。此次论坛上,一些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城市获得了“2016中国循环经济十佳发展城市”称号,均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取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展示了绿色发展的新希望。
陕西省铜川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大为表示,一直以来,铜川这座资源型城市走着传统的发展路线,然而逐渐感觉到步履维艰。由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铜川成为了“在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郭大为感慨:“直到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城市建设才回到健康的发展道路,流失的人才又回来了,很多新型产业愿意选择这个城市。”
与铜川相似,拉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胡洪也表示,在构建循环经济主导体系的同时,拉萨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普及绿色循环文化,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提高城市资源节约效益、环境友好水平和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设定的目标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和资源环境投资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投资的重要方向。海绵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顺利推进,成为城市现代化、智能化、便利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格局、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结构,对世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王珏林认为,未来需从供给侧改革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以提升竞争力。即在“十三五”框架下,新城镇化建设需要根据工业、农业不同领域的要求,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路,即循环经济理念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并迅速实现产业化。
当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都已开展向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废旧物品回收、空气质量监测、土壤修复等众多环保相关领域积极渗透、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正在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上图:观众观看图片展下图:论坛现场认真聆听发言的观众摄影/王楚天
《中国名牌》杂志社社长税立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引入‘互联网+’理念,用全新的技术和模式突破瓶颈。《中国名牌》杂志等作为新华社权威媒体,希望通过循环经济论坛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业务互动的交流平台,分享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沿理念,传播城市和企业代表的先进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模式,也希望更多城市和企业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