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摘 要] 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职业素养为切入点,根据应用技术大学及现代社会对学生实践性、创新性、国际性等职业素质培养的新要求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192-01
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发展背景
在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3年开始,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并加入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开启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二)概念界定
1.应用技术大学
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地方本科高校可统称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一种类型,两者主要区别为: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以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在治理结构上注重行业企业直接参与治理;在内部运行上,强调真实应用为基础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
2.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概括地讲是指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是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应贯穿到职业活动的全过程,除要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外,更要对学生实践性、创新性、国际性等综合素质进行渗透式培养。
二、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求
(一)职业知识技能
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牢固掌握各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按照面向應用、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关键点在于专业面向的行业所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复合性。
(二)职业道德
作为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职业道德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品质,是符合从事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等的综合要求。比如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应用技术大学学生需具备职业一线的职业训练和经验,在真实职业过程中进行技术及管理问题的职业操守训练。
(三)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行为习惯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将良好的心态、技能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将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完美发挥。应用技术大学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可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多种课程,在渗透式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沟通、服务、质量等意识。
三、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一)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应用技术大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功能,需寻求多方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比如,通过对行业、企业定期调研和交流,了解所需并适时调整课程体系;通过共建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共同设计开发课程,双方师资互通,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通过开设企业定向培训班,开设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企业文化、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等课程,结合实地实习,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认知能力和实战能力。
(二)打造校级共享综合实验实训教学共享平台
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实践教学,因此需加强校级综合实验实训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共享平台应以满足学校多种专业的实验实训需求为前提,具有实践教学、项目研发、技术培训等功能,体现跨专业、跨学科资源共享的发展方向。学生在教学中心内可以进行岗前实训、职业技能训练、角色扮演、业务模式等,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实时渗透。
(三)灵活配置教學资源及考核评价方式
应用技术大学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导向,灵活设置学科、专业,符合教育教学体系服从于教育类型的特点,比如,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应以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为宜,讲究实用、实践;灵活配置学制,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区别的设计,学生可选择性地进行各项职业素养训练;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实践实训过程中评价为主,行业企业共同参与。
(四)拓展国际化、开放性合作办学渠道
通过与国际上相关院校开展校际合作项目,比如开展教学改革、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校企合作、师生交流、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达到开阔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阙明坤,张韦韦.应用技术大学:地方高校“升级版”[J].教育与职业,2014(3):22-27.
[2]胡晓敏.对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