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八子财政传奇

2016-06-11 12:47史卫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6年1期
关键词:商鞅变法秦国

史卫

近日电视剧《芈月传》热映,引起了人们对战国时期秦楚历史的关注。看着电视剧里的热闹,突然一个“芈月财政传奇”的题目从脑子里蹦出来。和朋友说起,朋友称有哗众取宠之嫌,但如果能借着这个热闹来关注一下芈月时代的财政改革也不是什么坏事吧。

后商鞅时代

芈月,实际上历史上没有这个名字,只是小说家为秦国宣太后芈氏杜撰的一个名字。古代很多女政治家的名字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留下来,芈氏也是如此,只知道她姓芈,是楚国王族,嫁给了秦惠文王,被封为“八子”(妃嫔的封号),所以被称为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后,其子即位为王,她被尊为太后,所以又称宣太后,其本名已经没有记载了。在秦惠文王时期,芈八子的情况虽缺乏历史记载,但从其弟魏冉已是手握重兵的重臣来看,她已经有了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在其子嬴稷幼年即位后,芈八子以太后身份主政,统治秦国长达36年(也有说是41年)之久,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人,也开启了太后主政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其夫即位的公元前337年,商鞅被处决,秦国走向“后商鞅时代”。而正是秦惠文王和芈八子前后主政时期,继续贯彻商鞅新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配套方案,使商鞅新法的精神真正在秦国落地,推动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到公元前265年芈八子去世时,秦国已从落后的西陲小国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秦王一度在公元前288年稱帝。财政改革难,将财政改革真正贯彻落实更难,既往的历史学家多将目光聚焦商鞅变法,而忽视了其后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芈月传》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后商鞅时代。

财政改革是项艰难的事业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调节社会财富的总枢纽。任何改革都是对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调节,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各集团的根本利益,损害最大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抗。由于他们拥有的巨大财富和权力,这种反抗力量非常巨大。商鞅变法之前,在芈氏的楚国就有了吴起改革。吴起提出“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就是剥夺贵族的有余,节省费用来供养更多“选练之士”。在支持吴起改革的楚悼王去世后,贵族们进行疯狂反扑,吴起被乱箭射杀在楚悼王的棺木之旁,楚国又恢复了贵族专政。此外还有魏国李悝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但在贵族的抵制下,都只是昙花一现,未能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仅“商鞅变法”最终推行下去,将秦国推向强盛,最终统一中国。商鞅遇到的反对一点不比其他改革小,究竟是什么使商鞅改革能突破贵族的干扰取得成功,并能持续下去,最终将秦国推向极盛呢?

商鞅变法相对也是比较讲究策略的,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次变法,通过建立编户齐民、奖励耕织和军功等制度,让人民得到好处,获得人民的支持。6年后,商鞅才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废除井田制、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开始直接触及贵族的利益。商鞅的第二次变法,虽然严重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旧贵族的顽强反抗,但是他先一步已经打通了底层人民通过耕战的上升空间,为秦国奠定了新的统治基础。商鞅更是把改革诉求直接摆在百姓面前,寻求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商鞅曾在国都南门外立了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如有人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后来宣布将赏金增加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不怕事的人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将五十金的赏金给这个搬木头的人。通过这样夸张的行为,商鞅极大地扩大了人民对改革的关注度,也表明了政府的信用,树立了新法的权威性。

有贵族指着商鞅说:“秦国人把你恨透了,你的寿命像早上的露水一样,长不了。”有贵族对他说:“你现在只是有国君为你撑腰,国君一旦死去,秦国会重重地收拾你的。你的灭亡,翘着脚就能等到。”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命运和新法的命运又将如何?

巩固商鞅变法的成果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赢驷即位,即惠文王。赢驷在太子时曾经违法,商鞅坚持按法律处理,后来考虑到太子身份,就让挑唆赢驷违法的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代为受刑,对他们执行了黥刑(在脸上刺字并涂墨),后又对公子虔执行了劓刑(割掉鼻子)。赢驷即位后,公子虔等就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五马分尸)。赢驷虽然非常残酷地处死了商鞅,但是并没有废掉商鞅的新法,不仅继续推行,还逐步对各项制度进行了改造,使其适应新法推行后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需要。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打破贵族世袭统治,让底层人民能够通过耕战取得利益和地位的上升,激发人民为国家努力拼搏。旧的世袭贵族制打破了,就需要一个新的统治系统才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秦惠文王和芈八子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为秦国打造了一个新的官僚统治系统。公元前328年,秦国置相;前307年,开始设将军。在相和将军之下,先后设置了尉、御史、郎中令、太仆、内史等一系列官职,初步奠定了此后“三公九卿”官僚制的基础。相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官僚首领,其设置对官僚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将军之前也有设,但都是临时性的,只在征战时才临时征集贵族担任。芈八子主政时,才设置专职的将军,打破了原来的贵族兵制。当然她任命的第一个将军是她的异母弟魏冉。

商鞅变法通过建立县制,打破了原来地方行政系统的贵族采邑制。通过乡里什伍组织,重构了以编户齐民为基础的基层组织系统,为实现君主专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惠文王和芈八子进一步在上面设置了郡级组织,形成了中央—郡—县—乡四级政府层级,建构起完整的国家征税系统。此前在其他国家虽也有郡的设置,但秦国设立的以郡统县的制度却是一个重大创新。

以前的官员是世卿世禄制,是以血缘为基础进行世袭,在分封的土地上自行征收赋税作为官俸。现在官吏不再是世袭,而是君主任命,也不再有世袭的封邑,就必须有按月固定发放的工资。为了方便发放方便使用,就得用钱,于是惠文王创造发行了圆形方孔的铜钱,这种形式的钱特别方便使用和流通,流行了二千多年。李家浩先生曾考证楚国较早发放供廪食和支付佣金,还有楚国较早在边地设郡,我们不排除芈氏借鉴楚国经验的可能。

在分封制下的财政体制下,君主将土地和附着于土地的人口都分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这些诸侯定期缴纳贡赋,战时自备军需出征。国家支出有限,基本以君主自身开支为主,被称为王室财政或王计财政。变法后贵族分封体制没有了,国家政务开支、官员俸禄、军费开支一下大增,国家直接向地方征税也使相关管理事务大增,这样就有必要重新建构财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经过惠文王和芈八子几十年的努力,设立了内史、大内和少内等财政管理机构,初步实现了国家财政和王室财政的分离,奠定了此后国家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据《青川郝家坪木牍》,芈八子主政第二年就组织制定了田律,推动税收的法制化建设。为了加强地方财政管理,这一时期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并建立了类似后世预决算的上计制度。

惠文王和芈八子除了继续深化商鞅的财政改革外,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较开放地对待其他学说。如邀请荀子访秦,允许墨家巨子在秦地发展,还加以礼遇。据荀子的观察,当时秦国吏治清明、民俗淳朴、市张列肆,十分繁华。

在这一系列制度建设的推动下,秦国国力极速强盛。在芈八子的主导下,秦第一次称帝,宣示了统一天下的意志和实力。司马迁在魏冉传里歌颂了芈八子、魏冉统治集团:“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在芈八子去世四十多年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的制度推广到全国,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曾有诗云:“百代皆行秦政制。”秦始皇嬴政是芈八子的曾孙,秦始皇的养祖母华阳夫人是芈八子弟弟芈戎的孙女。

猜你喜欢
商鞅变法秦国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五张羊皮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瞒天过海
树敌太多商鞅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