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循环经济的实施及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受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并由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正确合理的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测度,是衡量某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而对区域循环经济进行评价的前提是合理的确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物元模型
一、物元模型确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
本文采用可拓理论来选取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可拓学以有序的三元组R=(N, C, V)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物元,其中N表示评价事物,C表示评价事物的特征,V反映了要评价的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
1.物元模型经典域的确定。VOj=(aOj,bOj)为事物特征Cj的取值范围,RO为经典物元,NO为评价目标层,Cj为决定目标层NO的影响因素。
2.待评物元。根据调查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评价目标层的单元Ni的特征值做出评价,根据给出的选择标准进行评价,获得待评物元的结构。待评物元表示为:
其中Ni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待评指标,vi为具体评价指标ci的取值。
3.关联度函数。本文选用的关联度函数为:
Ri=f(ci,vi)为物元关联度函数,为指标ci出现的次数,vi·为指标ci的统计频数总和, 为评价集Ni的评价指标总数。
1.4 指标选择标准
根据上面的关联度函数结果,得出保留的指标。指标的选择依据为:
二、辽宁省循环经济统计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以资源消耗子系统为例,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查阅相关文献,对资源消耗子系统的初始指标进行筛选,列出了初始的10个具体指标。对这10个指标进行物元可拓分析,过程如下: (1)列出资源消耗子系统的初始指标体系;(2)根据调研和问卷的实际情况,对资源消耗子系统指标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3)构造物元函数对资源消耗子系统指标进行选择。根据物元分析过程形成资源消耗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如表6-1所示。
根据指标的取舍原则,资源消耗子系统最终的评价指标保留了6个,分别为煤炭开采业能源消费比例、亿元GDP消耗资源量、原煤总产量、资源增长消耗率、燃料购进价格指数、能源加工转换率。根据同样的方法对经济发展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环境保护子系统、资源再利用子系统四个部分的初始指标进行选择。这样得出的辽宁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6-2所示,该指标体系由5个子系统和29个具体指标构成。
三、结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系统工程,为了全面、客观、合理地体现辽宁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本文在遵循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考虑统计指标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测性和可得性,并结合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和主要产业的具体特点,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目标的层次级别,将用于评价循环经济系统的指标形成由总体目标层、系统控制层、基本指标层组成的层次结构体系,在物元可拓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包括资源消耗子系统、资源再利用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环境保护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一个覆盖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1]王新民,康虔,秦健春等.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模型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2455-2462.
[2]向来生,郭亞军,孙磊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76-78.
[3]王慧敏,仇蕾,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诊断预警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曾艳芳,何庆光.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3(15):92-94.
[5]张庆文,张文彬,程丽波.基于统计指标体系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评价[J].中国矿业,2009.(8): 53-56.
作者简介:李士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3-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