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对时代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美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的启示,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平台教育发展路径,以期推进适应当下社会经济背景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14-01
我國面临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样面临着供给侧改革,而创新创业是教育领域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公民责任,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
一、推行人事激励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大学教师作为经济社会的“知识中心”,大学中教育推行的主力军,他们在知识扩散和创新变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本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着这项工作开展的水平。借鉴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经验,在2010年时该校首次将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教师晋升和获得终身教职的标准,要求所有参与晋升或竞争终身教职的候选人提供一份他们发明及这些发明申请专利的情况报告、已注册的版权材料、技术许可证以及其他在创业和创新领域产生过影响的技术转化活动。我国对创新创业逐渐重视,不仅体现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各种利好政策,同样考虑到了高校教师的这一直接参与群体。教师直接参与创新创业不仅是对其自身发展的提升,更可通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来反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我国在鼓励教师创新创业中开始了全新的尝试,这对于组建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丰富创新创业经验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二、开启合作新模式,丰富高职创新创业特殊项目
高职院校在挖掘自身人力资源潜力的同时,可以通过新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创新力量。如纽约大学创新实验室,它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科具有创意的思想者开放。实验室的核心理念就是合作与创新,它接受来自全校所有开发新产品/服务和新商业模型的学生并组建团队,由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职员工、校友、合作企业培训他们,利用专业领域的专业方法流程优化细化他们的创意。实验室有专门的专利和无形资产档案服务项目用来保护他们的创意和参加团队的建立,并且在后期可以协助出售这些资产给工业界,各方从该计划中获益。在高职创新创业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合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三、在校课程管理平台化
正如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导的新媒体联盟所指出的“教育与科技的集合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教学辅助软件的发展让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杀手锏。
1.开放且免费的课程管理平台,让教师在教学技术管理层面、教学学习层面和社会交往层面都能给予教师和学生很好的课程体验。让教师在信息化平台中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课程设计,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并且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培养也不再局限于课程知识的记录和吸收,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2.在保持知识目标有效传播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挖掘,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更贴近于人才创新要求,学生的自助学习、自主探究和自我创新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模块项目化的设计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课程设计再造,让通识课变得更加适合学生,进而更具吸引力。
3.信息化的手段作为突破点来打破传统课堂模式,推动学生探究体验学习,除了通过Moodle网络平台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外,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运用信息化交流在大课堂上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学生在讨论中升华,“头脑风暴”环节结束后,教学进入总结提高环节,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四、“互联网+”助力高职创新创业发展保障体系建立
2012年,纽约大学理工工程学院尝试建立校内孵化器,向原型类创业团队免费提供3D打印机、3D扫描仪,各种传感设备甚至到烙铁、机床等制造设备,这里成为激励学校创新创业的地方,也为参与者提供了相遇与合作的机会。随着“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中心的虚拟租客的增速已高于现场租客,这为高职学院解决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的不足提供了良策,因为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以技术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模式转变,知识社会和数字化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数字化工厂正逐渐将制造业变成另外一种可由网络浏览器获取的“云服务”,通过云技术可以向擁有数字设计和网络支付能力的普通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服务。这样,每个人的创意可以直接转换为产品已不是梦想,而且无须自建工厂或公司成为可能,只要你需要,就可以随时通过少量的工业设备获得。这正是目前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职技术类院校创新创业保障系统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为核心的创业2.0时代的到来将会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春天。
总之,高职创新创业的研究与发展历史不长,还处在发展期,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配合国家创新创业的国家大战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创新变成一种基因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乔玉香.学生评教的理论及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