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对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了解大学生成功素质现状很有必要。为了更好地开展成功素质教育工作,针对高职大学生的成功素质现状进行一些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成功素质 高职大学生 调查与分析
成功素质,是指实现成功目标所必备的优秀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社会普遍对高职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高职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自制力、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较差,对其根本谈不上成功素质的培养,但我们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特长,创造更为宽容的差异化成功导向教育环境,使学生良性地融入专业学习中,最终收获属于每个个体的成功。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按照职业人才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方面,学生是否成功是看其专业是否考高分,获得多少技术等级证书、资格证书等。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号或理论研究上,具体实践方面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我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有计划、有监督、有考核、有评价,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调查目的、范围等基本情况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我院于2016年2月提出了德育工作的“一系一品”工程,要求结合本系学生工作特点和专长,以专项课题等形式进行创新开发,为此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并获批。为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2016年9月对全院所有系部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涵盖了7个文、理、工科系40多个专业的近50个班级。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对近150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
二、调查问卷分析
1.大学生思想观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上党课、入党的目的,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同学表示是为了提高觉悟,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进取心,大多数坚信党的领导,29%的同学是为了就业时有企业会看中这一点,当然,还有5%的同学是随大流。关于“你的思想追求是什么”,60%的被调查同学选择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值得欣慰的是,近40%的被调查同学表示人需要(奉献等)精神支柱,说明我们的教育在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还是有效的,只有几位同学以追求金钱为目的。47%的大学生最关注的热点是就业难,13%的同学关注高房价,只有10%的大学生关注腐败问题,说明通过多次集中“打老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还有30%的大学生关注其他热点问题。近一半被调查同学对我国经济、政治局势的发展表示很乐观,还有近一半被调查同学表示一般,当代大学生基本都对祖国前途、命运有信心,只有几位同学对当前经济表示不太乐观。15.5%被调查同学表示经常关注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一半同学偶尔关注。只有9.5%的被调查同学认为社会竞争主要靠关系,43.5%的同学认为靠能力,41.5%的同学选择的是“综合”,但还有个别同学认为竞争靠不择手段,认知上还有欠缺。
2.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3%的被调查同学表示喜欢本专业,10%的同学不喜欢自己学的专业。看好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的同学占32.5%,只有几位同学不看好或不清楚。只有20%的同学课余时间看看书,10%的被调查同学表示课余时间主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多数喜欢上网。有42.5%的同学表示自己有职业生涯规划。11%的被调查同学认为周边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只有32%的同学将来就业一定要从事本专业。这些都是因为不关注自己的专业,或平时缺乏这方面的宣讲,或实验实训设备等原因,导致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
3.大学生诚信等品格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对现在大学生经常跳槽这种现象认为很正常,大学生对别人要求很高,企业实际执行过程中情况有点变化,若与宣讲的有所出入(有的同学断章取义),马上认为企业不守诚信而跳槽,更多的是因为累、找到了工资高一些的其他单位、听老员工说没前途等,频繁跳槽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只有26%的被调查同学认为周边大多数同学的诚信现状较好,大多数同学的诚信一般,不太诚信的大有人在。只有22%被调查同学认为周边大多数同学的责任心较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一般,有待提高。7.5%的被调查同学认为周围很多同学的劳动观念、文明程度、吃苦耐劳精神不太好。
4.大学生能力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35%被调查同学认为周边大多数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只有29%的被调查同学认为周边大多数同学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较好。16.5%的同学有一定的冒险、创新精神。一半同学的心理素质一般,需要锻炼,只有19%的同学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较好,大多数同学需要加强。
三、基本结论
1.多数大学生思想素质较好,今后还需要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每个大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素质。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希望成功,但成功的关键首先要有较好的思想素质,这是基础、是核心,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竞争意识、组织纪律等都很重要,需要我们每个老师正确引导,不仅仅靠思政老师,德育工作者更要以人为本,转变理念,通过每学期精心准备的党课内容、定期的主题团日、主题班会、针对近期大事的研讨、举办论坛等,弘扬主旋律,力求影响到每个人。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干预、正确引导,通过移动网络发布一些正能量,让同学们通过手机媒体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人生态度。
2.大学生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可能也是高职学生特点决定的,只有33%的被调查同学表示喜欢本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力开发、规范专业社团,提高指导老师的待遇,让社团不再是少数人偶尔参加一下,将专业知识竞赛、专业论坛、专业技能竞赛等有关专业的活动常态化,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从被动变为主动,因为高职学生最终还是要体现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这一特点。
3.大学生诚信等品德还有待提高。责任心、劳动观念、文明程度、吃苦耐劳精神等都很一般,特别是对待经常跳槽等怪现象,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忠诚教育、吃苦耐劳教育,通过定期请企业家、学长等讲亲身经历的事会更有说服力,当然更多的在平时,教育无处不在,需要点拨。大学生的人格、诚信、毅力、性格、修养等素质也是成功的必备素质,而且也是关键素质之一,一个专业技能再高而品格不好的人最终不是一位成功者,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但目前的教育体系还是注重教学,教师一系列的奖励、职称评定等都倾向于教学,没有做到两条腿走路都要硬,全员育人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并体现在现实教学中。
4.高职大学生的各種能力还远远不够,譬如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的问题、沟通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素质,除了各种活动锻炼少数同学外,更多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锻炼每个同学,譬如教学中采用真正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的问题、团队精神等。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中国高教研究,2006,3:52.
[2] 谭旭,邓果丽,陈宝文,刘颖,高职学生成功素质培养实践探索——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职业教育研究,2015,2.
[3]计建洪.基于苏南化工类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探索.经营管理者,2014.6:117.
[4] 计建洪.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调查问卷分析与对策.文教资料,2015.4(672):90-9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2016SJD7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