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钧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及信用社金融改革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基于旧体制与农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暴漏出来,金融风险日渐显现,制约着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并且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信用社 金融风险 防范
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的金融机构,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用社信贷金额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暴漏的金融风险也日渐显现,采取何种措施防范与降低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是当前信用社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金融风险
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员民主管理,服务“三农”市场的运营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管理模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建设,農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与此同时信用社所暴漏的金融风险也日渐显现,信用社金融风险具体表现为:
1.信用社内部流程执行不到位,存在操作风险。基于近些年农村信用社高发的非法融资案例,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基层信用社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内部流程规范执行,最终导致业务操作不规范,具体表现为:一是信用社在审核业务办理人身份时不严格,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工作人员对于办业务人员的身份不严格审查,结果导致冒领现象突出。尤其是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资料弄虚作假的问题,根据调查基层信用社工作人员进行信贷时对申请人的资料审查不严格,结果加剧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二是收取储户存款不入账。工作人员往往是处于农户自己的信任,而以非正式存蓄存款单的形式交付农户,随后其将自己挪为他用。此种现象是基层非法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2015年河北省晋州市发生的“中茂创投非法融资”就是借助信用社工作人员开展的。
2.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占比较大,存在信用风险。贷款管理链条上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风险,从目前信用社的贷款规模看,信用社贷款额在不断提高,但是不良贷款比例也在日渐提升:首先资产质量不实,偏离度较大。由于信用社贷款对象主要农业产业经营者,贷款对象风险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根据近些年的数据显示,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多头授信、多头贷款日益严重;其次信贷投放行业面窄,加剧金融风险。偶才能够风险监测系统监测的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信用社的大额信贷授信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等行业,而科研教育、文体体育等行业占比较少,这样一来加剧了信用社信贷风险。
3.客户拓展乏力,存款流失严重。根据信用社存款额不难看出,信用社的存款额度相比其他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大中型客户上存在劣势地位,客户拓展乏力现象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客户资源不稳定,缺乏存款大户;二是存款架构不合理,信用社的存款对象多为农村农户,而且存款方式为定期存款,但是对公存款相对较少,影响资金的流通性;三是金融创新不足,业务服务单一。
二、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等,导致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信用社旧体制因素。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带有政治任务,其主要是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因此给其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也导致其资产质量低下,负债成本比较高等等;二是员工金融风险防范理念缺乏。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就是金融工作人员树立金融防范意识,但是从农村信用社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看,部分工作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存在“吃大锅饭、小富即安”的观念,这样必然会导致工作相互扯皮、推卸责任问题的出现。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信用社高端金融人才的匮乏也是导致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因素;三是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加剧了风险管理难度。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而农村客户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加急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四是信用社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方面是信用社内部控制不健全,尤其是缺乏对领导行为的约束机制,这样容易出现领导一支笔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信用社的经营体制不灵活,按照信用社运营体制的要求,信用社实施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模式,但是实际上信用社的运营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的自主经营,尤其是信用社自主权的缺失妨碍了其业务发展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加急了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具有特殊性,基于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风险,信用社必须要立足于自身,制定符合自身的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以此促进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1.建立完善的风险机制管理体系。随着农村信用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强化其风险预防与化解能力是当前信用社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结合当前工作需要信用社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推进股权改造。股份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能够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因此一方面信用社要提高法人持股比例,增强资本金。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有增加“三会一层”的透明度,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实现经营权、决策权以及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机制落实到位。基于信用社存在的信贷风险,信用社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以此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在信贷投放上坚持对大额贷款的审查实行风险审核一票否决。
2.严把信贷管理关。一是严格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在授权授信上做到了城乡有别、农牧区差异化管理。对于限制行业和跨区跨片贷款,一律不准发放;二是完善贷后跟踪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信用社彻底改变以往发放完贷款归档便相安无事的老做法坏习惯,信贷岗位相关责任人定期不定期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风险苗头及时收回化解。同时严格执行贷款授信年检制度;三是要进一步拓宽对借款人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收集渠道,定期了解借款人、担保人的经营情况和资金投向,加强对抵押物的管理和检查;四是坚持民主科学决策,最大限度规避决策风险。信用社在信贷业务开展中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有效规避信贷风险。
3.提高科技投入,创建“互联网+金融防范”平台。一是要加快信贷系统上线运行、全面启动财务管理系统、资金运营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事后监督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省联社搭建的金融IC卡、“村村通”自助服务终端平台,为新农合、新农保业务提供服务。二是加快构建全覆盖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金融全覆盖成果,实现乡镇服务全覆盖。三是确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银行卡应用功能全面推广使用,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4.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是降低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前提:首先信用社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面向社会,通过市场化招考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金融人才,提高信用社人力资源队伍的素质。除此之外信用社还要加强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综合考评、根据工作性质、难易程度、工作时间及劳动量等因素,制定能够体现出个人智力水平、能力技艺、价值的工作机制和竞争机制;其次加强对信用社领导的监管,并且提高他们的金融风险意识。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此信用社领导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石亮,浅谈我国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J].人力资源管理 2014年6期.
[2]索杏利,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成因及监管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15年06期.
[3]曾艳,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金融经济 2013年09期 .
[4]张智富,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概况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展望 2016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