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熊熊
明亡清兴之后的几十年间,瓷画中有一个类别的题材是寄托对亡明的哀思。这类题材数量很大,画意有的明显,有的隐晦,不断出新,不绝如缕。以唐代杜牧的名诗《清明》立意创作的连环瓷画,是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
《清明》诗意连环瓷画主要画在一种小碗的外壁。碗的外壁上下等高,将它展开,大致是个长方形的画面,类似书画中的卷轴,可以横着画许多内容。而碗壁环形需转动几次才能看清全幅的特点,又有将画面区隔成几个部分的作用。这为画连环画创造了前提条件。
本文研讨的这只小碗,生产年代估计是康熙二十年(1663)左右。清初因战乱影响,顺治时期的民窑瓷器大都粗陋,康熙前期开始逐渐改进,到中后期社会安定,瓷器质量达到相当好的水平。结合这个背景看小碗,它有胎薄、器型规整、青料亮丽的特征,但画风不够严谨,应属康熙民窑生产处于转折期的产品。再从底款看,这种伪托前朝“大明成化年制”的款(图1)曾十分流行于清早期,但康熙二十七年(1688)后就消失了,因为这一年曾有过一次“奉旨禁革”瓷器上乱写文字的运动。据《阅世编》卷七“磁器”条说:
“向来底足下或一盏内,必书某朝某年精制,逮坏后沦落污泥溷堑中,或践蹈于马足车尘之下,而朝代年号,字画宛在,见者怵惕,而莫能救挽。至是(注:康熙二十七年)建言者遂以为请。奉旨禁革,积年流弊,一朝顿洗,斯真度越百王之盛典,非特窑器之精已也。”
据此可以判断,这只小碗应是康熙二十七年之前的产品,碗上瓷画体现的是此时此刻汉人对明王朝的怀旧情感。
杜牧《清明》诗是七言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四句诗虽短,但情感浓烈,既能够表达清明时节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哀思,也可以用来表达明遗民对前朝的思念之情。故以此诗意入瓷画,是一种内涵丰富、分寸恰到好处的选择。
《清明》诗意是如何入瓷画的呢?我们可从小碗瓷画中的一株柳树(图2)看起。这株柳树枝叶茂盛,是用来象征春天的,在此表示诗的第一句中的“清明时节”。柳树为全画定下时间和氛围的调子,可以看作是连环瓷画的第一幅。
然后从右往左看,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个赤着脚、背着包、打着伞的男人,正在匆匆地往前赶路(图3)。此人、此景正是诗中描写的“雨纷纷”和“路上行人欲断魂”。赤脚、打伞是“雨纷纷”的示意法;背上的包袱、大步的走姿是赶远路行人的特征。图6、图7是另外碗器上表现这一场景的残片,皆可见雨中行色匆匆之人,刻画“欲断魂”的心境绝妙。其中图7的人物手指前方,似在心急地与人交流着什么,也有特定的含义。
接下来,通过一座桥过渡到桥的另一头,展开第三幅画面(图4)。这是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朝着行人方向走来。可以想见,他们将在桥上相遇,然后就发生了那段著名的对话:“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这只小碗的画面看,对话是在还未发生的将来时。这样的表现方法,有利于瓷上连环画将诗意展开,更加细腻地加以表现。图7是残片,它所在的碗上画法可能略有不同,已将行人与牧童的相遇放在了当下,所以才有行人手指前方的动作。
在牧童身后是第四幅画面:“杏花村”(图5)。这“杏花村”是怎么画的呢?从画面中可见,左侧主体是一座山峰,上有一株大树;山峰左右有大大的欄杆;山背后露出半个屋顶,屋顶有两个醒目的角檐;屋周边奇怪地长出两根树枝,树枝上有叶和果实;屋的角檐上还挑着一盏灯,周边有几只飞舞的昆虫。这样一幅画面,如何与“杏花村”联系在一起呢?这需要有些解释。
“杏花村”有“酒家”,说明它是个有旅馆、饭店的大村镇。瓷画篇幅有限,不可能真的去画全景式的村镇。它采用的方法是画一座长着大树的山,让山遮住许多的东西,只露出两排象征有人居住的栏杆和一个大屋的角檐,表示山后面其实有个大村镇。
然后再分析画面中存在的另外几样物体。这些明显夸张的物体,其实是作者要强调的东西,目的是取其谐音。其中:一是“屋”,谐音“五”。二是屋的“角”檐,谐音“谷”,这是南方某些地方方言的读音。唐宋时有一种身上装饰有很多尖角的明器,就是取其谐音叫“多角(谷)瓶”。三是枝条上的“果”,也与某些地方方言中的“谷”谐音。四是飞舞的昆虫,应是“蜂”,谐音“丰”。五是高高悬挂着的“灯”,则与“登”谐音。综合起来说,这些物体是要表示“五谷丰登”的画意。图8是另一块瓷片上的“五谷丰登”,画意更加明确。图9是“五谷丰登”的另一种简明画法,省略了“果”和“蜂”,以灯的摇曳表示有“风”,以“屋角风灯”谐音“五谷丰登”。
“五谷丰登”与“杏花村”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杏花村”以酒好出名,《清明》诗中行人问牧童的也是“酒家何处有?”而酿酒的原料正是“五谷”。“五谷丰登”可以酿出香醇的好酒,是“杏花村”兴旺的象征,所以牧童让行人找它歇脚。此外,用“五谷丰登”来表示“杏花村”,还有对太平年景向往的含义。
最后我们看一下小碗内底的画面(图10)。这里画的是一位从山中走出来的策杖游人,正伫立小桥边,面对宽阔的江河在凝思。他在想什么呢?观赏瓷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画面的意境其实与外壁的《清明》连环画在遥相呼应,都是清初汉人精神状态和文化归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