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中的骑竹马活动

2016-06-10 20:54王增明石友权
东方收藏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竹马竹竿儿童

王增明 石友权

骑竹马,儿童游戏。玩法是,以竹竿当马,跨骑在竹竿上,一手握竹竿粗头,另一手握鞭,向前奔跑,形似骑马。

据史料记载,此项活动汉代已开始流行。《后汉书·郭伋传》记载:“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名骑竹马,于道次迎拜。”这段记述是讲郭伋此人传奇故事中的一个插曲。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今陕西省兴平市),身处西汉哀帝、平帝、孺子,王莽和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因做官公正,讲究信用,做事多次获得成功,不仅受到百姓爱戴,也受到皇帝重用,官至太中大夫。

光武帝时,任命郭伋做并州牧,到任不久,郭伋开始去下属处巡视时,途中到达西河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以北),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公事办完以后,孩子们又欢送他出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郭伋告诉别驾从事史(官名,类似今天的随从秘书),算好日子告诉返回时间。郭伋很守信誉,巡视后返回时,比预计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孩子们,决定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约定日子时进城。郭伋这种做官不失民心的美德,不仅受到儿童们的爱戴,也成为后人世代传颂的典范。

长干行二首 (选一首)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 羞颜尚不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是作者讲述一位少妇爱情和离别的故事,首先在开头的两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把中国古老的两项民间体育活动,即斗草、骑竹马风趣地告诉了读者。随后,讲述了少妇对出外经商丈夫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们从小在一个街巷玩耍,她十四結发出嫁,到十六岁丈夫离家远行,始终牵挂着自己的丈夫的感人故事。

从这个汉代能用儿童骑上竹马参加到欢迎贵宾的行列,证明骑竹马不仅仅是个在汉代出现的问题,这就使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是否在汉代以前,骑竹马这项活动业已产生了?到底源于何时,这只有等待新的资料出现了。但是,有学者对骑竹竿项目的起源,也进行了不少艰辛的探索,还是有所收获。诸如,有学者提出,探索骑竹竿起源,首先要探索马的出现时间;其次要探索大人骑马在先,还是小孩骑竹在先等等。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也记述“小儿五岁日鸠车之戏,七岁日竹马之戏”。同期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方正》中也记述“帝日,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这里的“竹马”,也可证明当时确有骑竹马这项活动。

唐代,骑竹马活动更为盛行,从而引起了诗人们的参与兴趣,以及对骑竹马活动的歌颂,写下了大量有关骑竹马的诗歌。诸如,杜甫在《清明》一诗中的“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白居易在《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的“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老过占他蓝尾酒,病余收得到头身。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韦庄在《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中的“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荆榛已失当时路,槐柳全无旧日烟。远自嵇山游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新春阙下应相见,红杏花中觅酒仙。”还有赵嘏在《淮信贺腾迈台州》中的“凋瘵民思太古风,上贤绥辑副宸衷。舟移清镜禹祠北,路转翠屏天姥东。旌旆影前横竹马,咏歌声里乐樵童。遥知到郡沧浪晏,三岛离离一望中”等等。看来唐代李贺在《唐儿歌》诗中描写的“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这可在宋代白地黑色骑竹马陶枕上画一小孩右手高摇马鞭,左手拉住马缰绳,胯下拖着很长的带竹叶的长尾巴,马头形象逼真,得以印证了。再以金廷标《戏婴图》为例,作者描绘一群儿童玩骑竹马打仗的游戏场面。画面上是两位主将骑竹马对垒,一个儿童持矛进攻,另一个儿童挥槌应战。此时竹马已有鼻、眼、耳和鬃,与真马相似,但没有马身。骑“竹马”的两个儿童,腰上各系一根绳子用来拴住马头,后边各人身后再接一根长竹竿,象征马身。竹马尾端安装双轮,以便进退方便。比赛时,双方队员轮番上阵作战,气氛格外热闹。

观儿戏

白居易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

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 不知谁是痴。

三四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七八岁小孩,一天到晚高兴地在草地上玩斗草游戏。厅堂上有年长的客人,耳鬓间已有了白丝。一看到孩子们在做着骑竹马的游戏,就回忆起小时那不懂事的时光。童年时不懂事总是游戏作乐,年纪大了以后,总是有许多忧愁悲伤。

这首诗表明儿童斗草、骑竹马的游戏,在盛唐已经很流行了。

敦煌晚唐第九窟东壁门南供养人行列中,一贵妇人的右下侧画一穿红色花袍,内着裥裤,足登平头履的童子,竹竿放在胯下,左手扶竹马,右手执一带竹叶的竹梢,作为马鞭,童子抬头,催马奔跑。敦煌不仅有骑竹马壁画,也有骑竹马的文字记载。《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记载:“婴孙渐长作童儿,两颊桃花色整辉,五五相随骑竹马,三三结伴趁狷儿。”

唐代以后,“骑竹马”活动经过演变、发展,还出现了“竹马戏”、“竹马舞”和“竹马灯”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中曾广泛流行,随即成为中华民族文艺与体育相结合的一束鲜花。

嘲小儿

卢 肇

贪生只爱眼前珍,不觉风光度岁频。

昨日见来骑竹马,今朝早是有年人。

这首诗一方面写了小孩子们爱玩骑竹马的游戏,另一方面也感叹时光的飞逝。

宋、金、元时期,骑竹马活动仍有开展,特别是当时的诗词作家,也写下了一些不朽的骑竹马的佳作。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中写道:“竹马弄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金、元诗人元好问在《寄女严》中写道:“竹马儿时迎阿姨,五更教诵木兰篇。”

宋元时期,骑竹马的又一发展,那就是出现了广泛地把骑竹马融进了戏曲的表演之中,出现有“踏竹马上”、“骑竹马上”的场面。随着戏剧的不断发展、演变,骑竹马对戏剧的又一贡献,就是让戏曲演出中出现了“马鞭”,以示骑马。以至明清时期,还形成为一个独立剧种——竹马戏的出现。

竹马戏的形成,《淳安县志》记载,朱元璋屯兵淳安鸠坑源的谷雨岭,曾遗下一匹战马,这匹战马因思念主人,日夜嘶叫于山岗,乡民不知原因,惧怕是“神马作祟”,为祈祷地方平安,各村皆糊纸竹马,让孩子们骑上,走村串户,边跳边讨“常例钱”,购买成香纸,连同纸竹马一起焚化,藉以超度战马亡魂,后来这种形式演变成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但它却失去了儿童骑竹马游戏的本意。

从唐宋时期的骑竹马游戏资料来看,此时的骑竹马活动逐渐复杂化了。那就是不单单用一根竹竿,而是要用竹子或纸等扎个马头形状,这样骑起来就有一定难度,但却更加美观和形象化了。

明清时期,对前朝出现的竹马舞队又有新的发展。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里,就已有《舞队》中安排男女骑竹马的表演内容。所以,此时各地广泛流行着“竹马灯”,又名“耍马灯”、“踩马灯”、“唱马灯”等。

古代骑竹马游戏,到了清代时,更加流行,诸如焦秉贞的《百子团圆图》、吴友如的《吴友如画宝·比美鹤林》,都有描绘儿童骑竹马的图画。

迎孙刺史

朱 元

昔日郎君今刺史,朱元依旧守朱门。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孙刺史即是孙愿,自贞元后三代为池阳刺史,朱元即戟门门子。这首诗是朱元献给孙愿的,写道:过去的小孩是现在的刺史,我依旧在这里把守大门。现在骑着竹马来回奔跑的小孩,都是当年骑竹马的小孩的孙子了。

猜你喜欢
竹马竹竿儿童
郎骑竹马何处来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爬竹竿
一根竹竿
竹马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探微
长竹竿的帽子
留守儿童
NO.5竹马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