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霞 李相军 李春燕
心理护理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王晶霞 李相军 李春燕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及依从性、血糖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FBG、2hPG、HbA1c分别为(5.9±1.2)mmol/L、(7.8±1.3)mmol/L、(6.8±1.1)%,优于对照组的(7.8±1.3)mmol/L、(9.7±1.7)mmol/L、(7.9±1.2)%,观察组血糖控制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5.7±3.8)分,SDS评分为(39.4±4.1)分,低于对照组的(47.4±3.9)分、(49.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护理干预;首诊;眼科;2型糖尿病;依从性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中老年性慢性代谢异常疾病,患者需终身用药,因此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问题,治疗依从性下降[1]。本文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诊断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组男
18例,女14例,年龄46~75岁,平均(63.4±5.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5例,高中8例,大专及以上者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63.6±5.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8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者1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运动控制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口头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护理内容如下:(1)加强沟通。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其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认知,积极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感受。患者在住院期间,受疾病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其讲解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和自身健康的危害,最大程度让其用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2)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随后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可通过一对一指导、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播放视频资料等多种途径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发展及预后,让其清楚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性,让其积极主动的接受疾病治疗。同时也需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其了解家庭支持对患者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并让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护理工作中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 h血糖)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2)采用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2]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量表中,50~59分属于轻度焦虑,60~69分属于中度焦虑,69分以上属于重度焦虑;SDS量表中,53~62分属于轻度抑郁,63~72分属于中度抑郁,72分以上属于重度抑郁。(3)治疗依从性[3]。患者可严格按照医嘱治疗,坚持规范 治疗,可视为完全依从;患者能够基本尊重医嘱,但偶尔有不规范治疗现象,可视为部分依从;患者常不按照医嘱治疗,可视为不能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FBG、2hPG及HbA1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x±s)
2.2 2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x±s,分)
2.3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10例,不依从2例,依从率为93.8%(30/32);对照组完全依从14例,部分依从14例,不依从13例,依从率为68.3%(28/4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高血糖为主要疾病特征,患者长期在高血糖状态下可引起全身多项重要脏器受损,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4-5]。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后,其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其心理问题也较为严重。临床在加强血糖控制时,需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最大程度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其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也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心理护理是现代医院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现代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可很大程度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让其用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7-8]。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张玲.首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综述,2013, 19(5):942-943.
[2] 陈国爱.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73-2874.
[3] 田平.心理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4):434.
[4] 刘云萍.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5):120-122.
[5] 李翠琼.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1,17(7):127-128.
[6] 张微.综合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14-116.
[7] 陈飞.降糖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达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3):128-129.
[8] 苏华,李明.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9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102
吉林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王晶霞李相军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