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艳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电子产品的推广和普及,自媒体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与冲击。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创新思政教育的对策是:强化学生媒介素养;运用自媒体优势创建新的教育平台;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宣传思政工作队伍;优化思政教育管理协调机制。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挑战;创新对策
一、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新特点
1、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平民化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交流另一重要途径,教育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和灌输者,转变成先进思想和信息的传播者和引导者。这些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拥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且大多都具备较高学历及较好的专业背景,比如高校辅导员群体,大多具有思政、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背景,他们懂得在思想教育引导中,怎样更好的跟学生交流相处,与受教育者结成平等互动的关系。教育的方式也从单一的灌输教育变成引导教育。这就使得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情味和亲和力,当然也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2、教育形式及内容打破时空限制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时空、技术条件等的限制,主要以集中授课或讲座、面对面说教等形式开展,教育方式和内容单一,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及效果有限。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引发教育模式的变化,除了传统的集中式、面对面的教育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自媒体等开展,这些新载体和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不但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深刻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技术条件限制。原本相对枯燥陈旧的教育内容及单一的教育模式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更有针对性,相对开放的教育空间,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在网上迅速查找和共享信息,也可以即时进行思想、学习等交流,教育实效更明显。
3、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大学生是自媒体使用的主力群体,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实时动态和真实的想法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表达、交流,教育者可以借助自媒体作为中间媒介,方便、快捷的了解到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近况,及时地给予引导和教育,将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借助自媒体的独特优势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拨、直观的信息,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去感染和激励大学生。通过网络和自媒体平台,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缩短了心理距离,也让被教育者卸下心理防御,真实的表达自我。
4、受教育者学习自主化
高校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或自媒体平台进行自学或个性化的学习是新时代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之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及职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增强学习效果,有效的促进个人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在自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相互交流。因此,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利用自媒体接收教育,从而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二、自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自媒体时代受教育者权威性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话语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掌控者和组织者,也是唯一的教育主导思想的代言,受教育者虽然也会主动参与,但仍是被教育对象。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宽泛,传统教育模式中主导教育活动的教育者,不再是唯一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教育者的权威角色受到了挑战;同时自媒体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学生有可能成为新意见阶层,甚至意见领袖,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人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迅速传播及分享,所以在工作中可能出现很多,学生先于老师知晓信息,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在自媒体这个平等交互的平台上高职思政教育的模式势在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疏远,没有教育对象,教育者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才能改变方式去吸引被教育者,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更新知识结构,掌握自媒体运用技术,提升自我的素质和能力。
2、自媒体时代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受到挑战
网络时代及自媒体的出现改变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环境,传统的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起着教育主导的作用,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和引领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同时大环境下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通过传统的媒体传递主流思想,但是随着自媒体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冲击,各种信息资源通过自媒体涌向大学生,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自媒体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大多是通过讲授、座谈、谈话、灌输式教育等方面开展,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形式及内容的不断创新,逐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渠道,如何很好地运用自媒体优势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自媒体信息传播无屏障使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受到挑战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也具有“三无状态”的特点,即“资讯无屏障”、“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在网络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正是由于网络传播存在的这种交互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不乏谣言、虚假信息、毫无理性的胡言等,海量的网络信息给大学生道德认知和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自媒体所具有的负面影响,增大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功能和效果主旋律受到冲击、不良信息泛滥、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三、自媒体时代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1、强化学生媒介素养
学生在大学期间,思想和价值观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网络上的部分信息不能做出很好的辨别。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及家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网络文明礼仪、案例分析、专题宣讲等形式开展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让大学生在利用自媒体的同时,明白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所必须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并具备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理性地判断的能力,从而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媒体素养。
2、运用自媒体优势创建新的教育平台
(1)构建网上网下联动教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将自媒体与传统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的立体化,形成网上网下联动教育模式,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育者开设专题辅导员微博客,利用微博、微信等开展教育,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同时通过学生在自媒体平台的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动态,一旦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疏导。此外,同时采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开展主题活动及专题实践教育,实现网上网下联动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也更加多元,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
(2)主动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高职院校辅导员、学工人员等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占领官方百度贴吧、微博、微信、APP等思政教育新阵地,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任何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具备强烈的阵地意识,成为新事物、新观念的接纳者及推广者,从而更好接近并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的开通专门的学生思政教育微博、博客及微信,经常性的关注官方贴吧、热门论坛等,通过这些渠道,跟学生主动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还应强化阵地意识和新媒体应用技术,熟练地驾驭网络语言与网络技巧,善于从自媒体中选取有用信息,针对性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网宣思政工作队伍
(1)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主动参与自媒体平台成为学生思想领袖。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高度的开放性和自由性,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的使用率和关注度也非常高,在这些平台自由选择关注的对象,久而久之会逐步有他们自己心中的“思想领袖”,如很多学生喜欢马云等成功典型或创业典型人士的微博,关注并互动这在无形中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受到这些“思想领袖”的引导圈。
所以,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者,通过微博微信开展常规学生事务管理之外,同时借助这一平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把握身心发展要求,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给学生做出较为明确地指导,把自身的先进理念和思想通过自媒体平台很好地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引领者。
(2)以团学骨干为主体组建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高职院校除了要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之外,面对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三无状态”特点,我们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建立一支以团学骨干干部为主体,综合素质高、逻辑思维能力强、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引导他们在QQ 群、APP、微信平台、微博等平台,主动参与或发起同学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及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讨论,在类似讨论中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同时将团学骨干在现实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到网络平台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之间网络交流之中,增强教育实效。
4、优化思政教育管理协调机制
优化自媒体时代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协调机制,学校各部门形成良好的配合协调机制,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实效,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控、信息分析、研判及危机处理机制;这样才能全面有效的把握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保障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姚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金媒体,2014(2).
[2] 黄永斌.自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战及其应对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3(4).
[3] 刘超.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3 (19)57.
[4] 赵若淇.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5] 林伟荦.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
【作者简介】
覃 艳(1983-)女,湖北利川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