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说有效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16-06-08 04:13李治英
速读·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有效教学初中语文

李治英

摘 要:小说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从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实践来看,所走的还是传统的讲授式路线,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小说文本中,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把握不到位,小说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指导中,要注重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多读多交流,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有效教学;方法

小说阅读不仅仅要抓住情节,更要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以人物形象分析为重点,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探究小说的主题,挖掘其内涵。为此,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实践,就小说阅读教学的方法作简要分析。

一、课前任务导读,初步了解

要让学生能读懂小说,小说的创作背景、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小说的情节是基础。结合初中学生的情况来看,对于生字词等可让学生提前借助工具书读、认,这样才能为课堂中的探究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实践中,可采用课前任务方式引导学生初步阅读,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需要注意,课前任务一定要明确,即要学生了解什么、知道什么一定要说清楚,甚至在方法上也要给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后,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给予相应的评价。

在自主阅读中,首先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这是理解小说的基础。如《变色龙》的阅读中,如果不了解当时俄国的社会情况,对民意党、洛雷斯·麦里可夫等部了解,也就难以体会作者所要揭露的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其次,作者简介、作品中所设计的人物等要提前了解,尤其是人物关系,在自主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同时,对于小说的情节,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归纳。虽然自主归纳中学生不一定做到精准,但却可让学生理清小说的脉络,为理解奠定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情境创设是小说阅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一直以来这个环节都被很多教师所轻视,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创设情境麻烦又耽误课堂时间,直接导入小说而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如此,学生在小说阅读中的兴趣不高,阅读中参与也就不积极,阅读效率难以提升。创设情境虽然占用课堂时间不多,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文本的感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说阅读中,要注重结合小说内容而采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这样可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小说文本阅读过程中。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较多。一是谈话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安恩和奶牛》等作品的阅读都可用这种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中,先以“我的童年生活”引导学生回忆,再由自己到作者,形成对比,这样可让好地让学生感受百草园之所以成为“乐园”的原因。二是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如《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作品的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或视频,围绕小说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从而引入阅读。在情境创设中,要注重采用问题方式引导学生由生活或活动而过渡到文本阅读过程,这样的情境才会更加有效。

三、提出问题导读,合作探究

小说阅读,一是要把握情节,二是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但是要能探析小说的主题,获得感悟。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中,对于上述内容,更多的是由教师告诉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效果不是很少。在小说阅读中提倡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问题启发下通过阅读而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可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小说阅读教学效率。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提问,要注重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以《变色龙》中先以问题“本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案件”而引导学生读后明确“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在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探究中,引导问题可如“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变化依据是什么?”由此,先引导学生阅读并找出相关句段,说自己的感悟,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感悟进行点拨,可让学生真正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如何设计问题是关键,教学中定要考虑目标的设计,结合目标而提出问题,且要做好课前预设。

四、教师精讲点拨,培养技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探究中如脱离的教师的指导,探究就可能偏离主题,甚至变成自由的谈论。如此,在学生探究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但需要注意,教师的指导不等同于讲解,更多的是要先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再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和精讲。

以《范进中举》中对胡屠户形象的分析为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并梳理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的称呼、长相的形容、贺礼、动作的对比变化(该过程由学生阅读并梳理,教师借助板书或幻灯归纳),接着追问“中举前后这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放映出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在此问题引导学生下尝试概括后教师就要精讲,如胡屠户趋炎附势,那么,文中哪些词语或哪些情节可以表现出来,在讲解中就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在对人物形象分析后,要追问造成胡屠户这样性格的内在原因,由此而对封建科举制度和追求功名富贵的世风进行说明。

小说阅读重在读,关键在理解和感悟。就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而言,只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小说阅读活动中,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探究主题,这样才能让小说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力平.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新探[J].学周刊,2015年9期

[2]立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淄博师专学报,2009年2期

[3]梁茂芬.中学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有效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小说教学,将对比策略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