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环雨
摘 要:《神思》作为《文心雕龙》下篇之首,刘勰自视作“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甚至认为其重要性仅次于《原道》, 研究热度也可想而知了。但关于篇题“神思”的含义,学术界一直莫衷一是。本文从《三国志·管辂传》与《晋书·刘寔传》勾稽出两段重要的材料,辅以其它文献佐证,认为在刘勰的时代,“神思”即是“精神”之义。
关键词:《三国志·管辂传》 《晋书·刘寔传》 《文心雕龙》 神思
一、学术界对“神思”意义的研究现状举要
许多学者深感对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范畴界定的困难,而《文心雕龙》所以“体大而虑周”[1],正因刘勰有意识地创造和使用了大量的概念与范畴,这突出反映在下篇创作论上[2],不少篇题本身,即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或范畴。如:“神思”、“体性”、“风骨”等。虽然对这些概念、范畴的界定尚面临各式问题,但若要深入研究《文心雕龙》,这却是不二法门。有学者说:“近现代《龙》学基本上是在范畴研究的推动下形成和深化的”[3],明乎此,固宜也。而关于什么是“神思”,虽见解歧出,仍可大致分别部居如下:
(一)、名(或动)词——想象(力)之类:
安东谅:“译释这个概念,我国(指日本)的研究者则有使用原文‘神思和‘想象力两种情况。”[4] 王元化:“这是刘勰对想象所作的定义。”[5]杜黎均:“(神思)正是指文学的想象。”[6]
(二)、名词——心思之类:
周振甫:“‘神思就是心思。”[7]李曰刚:“所谓神思,指人之心神思想而言。”[8]
(三)、偏正词组——神妙之思之类:
王更生:“彦和名之曰‘神思,以为思如神助。”[9]李曰刚:“使构思想象若有神助,故篇名曰神思。”[8]张国庆:“(神思)是一种神妙的思维活动。”[10]
(四)、主谓词组——精神(心灵)的思虑(活动)之类:
陆侃如、牟世金把 “神思之谓也”译为“这里说的就是精神上的活动。”[12]陈拱:“神,谓心也。心有其灵,神妙无方,难可穷究,故曰神也。思者,活动之义。神思云者,即所谓心灵之活动也。”[12]
(五)、动宾词组——驰神运思之类:
罗宗强:“神思,就是驰神运思。”[13]
二、 “神思”一词在刘勰之前或同时的史籍用例举要
关于“神思”一词的语源,杨明照考索甚详:
按,曹植《宝刀赋》:“摅神思而造象。”《三国志·蜀书·杜琼传》:(谯)周曰:“……由杜君之辞而广之耳,殊无神思独至之异也。”又,《吴书·楼玄传》:“宜得闲静,以展神思。”《晋书·刘寔传》:“平原管辂尝谓人曰:‘吾与刘颍川兄弟(寔与弟智)语,使人神思清发,昏不假寐。”《宗炳别传》:“万趣融其神思。”《南齐书·文学传论》:“属文之道,事出神思。”[14]
杨明照所未见者,拾遗如下:
《周髀算经》卷上:“是智有所不及,而神有所穷。”赵爽注:“言不能通类,是情智有所不及而神思有所穷滞。”[15]《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引太子舍人张茂上书:“陛下可无劳神思于海表,军师高枕。”《魏书·陈思王植传》:“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魏书·管辂传》裴注引《管辂别传》:“然后知神思遐幽,灵风可惧。”《吴书·骆统传》:“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闲,少留神思省补。”《吴书·陆凯传》:“愿陛下留神思……愿陛下重留神思,访以时务,各尽其忠。”[16] 《高僧传》卷八:“释僧印,姓朱,寿春人,少神思沈审,安苦务学。”[17] 《宋书·乐四》:“建号创皇基,聪叡协神思。”同书《王僧达传》:“陛下神思渊通,亦当鉴之。”[18]《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伏愿特留神思。上答曰……”[19]
三、由史籍用例看“神思”的词性与意义
刘勰之前或同时,“神思”所可见者,以上网罗殆尽。条分缕析之:“摅、展、融、劳、扰挂、留、协”皆为动词,其后紧接“神思”,审句意可知《宝刀赋》、《楼玄传》、《宗炳别传》、《明帝纪》、《陈思王植传》、《骆统传》、《陆凯传》、《乐志》、《豫章文献王》中“神思”应为名词,作动宾结构宾语。《杜琼传》、《刘寔传》、《周髀算经》、《管辂传》、《高僧传》、《王僧达传》中,“独至、清发、穷滞、遐幽、沈审、渊通”或为动词,或为形容词,而“神思”在前,察语境亦可知皆为名词,作主谓结构主语。惟《南齐书》一条,殊难判别。但“事出神思”,与《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20]上句绝类,萧统此序骈俪,“翰藻”既为名词,“沉思”必同之,挹彼注兹,萧子显所谓“神思”,亦应与此不差。要之,由语源看,刘勰之前或同时,“神思”解为名词,信而有征。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裴注:“《辂别传》:裴冀州、何、邓二尚书及乡里刘太常、颍川兄弟……常归服之。辂自言与此五君语使人精神清发,昏不假寐。”[21]此与上引《晋书·刘寔传》,所记乃是同一人、同一事、同一语。故“精神清发”、“神思清发”,文字虽异,而语义必同;则“神思”正是“精神”之义。且以“精神”解会上引各条文献,合若符契,无不熨帖。
四、“神思”一词在刘勰之后的史籍用例举要
稍后于刘勰,“神思”一词,大量见于《文选》六臣注:
卷十一《游天台山赋》李善注:“《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济,曰:见此山灵验,神思遂往。”吕向注:“挥霍,变易貌。言驰骋神思,有若执辔而游。”卷十七《文赋》李善注:“燥,干也。吻,計也。谓神思驰逐,皆得干計也。”卷十八《啸赋》李善注:“神,谓人之神思。”卷三十《时兴诗》张铣注:“万物形变,随时而化;神思感之,因时而作也。”《玩月城西门廨中》吕延济注:“澣,谓洗濯神思也。”卷四十五《答賔戏并序》刘良注:“亘,犹终也。言常用神思,潜然默记事,以终年岁也。”卷四十六《王文宪集序》张铣注:“义理积于心,所为必决,则神思无忤往也。[20]
《文心雕龙》五十篇,刘勰呕心结撰,篇题命意,亦可得而说。枢纽论五篇,《序志》自述:“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是可知“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均为动宾结构。《神思》、《体性》两篇,《序志》说:“摛神性。”也即“摛神思、摛体性”,由此可见,刘勰本就以“神思”为名词,用例与篇中“神思方运”相同。其实,篇中“澡雪精神”(本《庄子·知北游》语)也已点破“神思”之义。其句法、语义与上引吕延济“洗濯神思”如出一辙。如此,“神思”或即名词“精神”,在《文心雕龙》内部也是有迹可寻的。
五、“神形分殊”的时代风气与“神思”之义
汤用彤说:“神形分殊本玄学之立足点。”[22]而神不灭更是佛教一切理论的前提。围绕这一问题,范缜著《神灭论》反佛,沙门群起而攻之,慧远、宗炳等均有《神不灭论》,梁武帝也曾颁《敕答臣下神不灭论》诏。如宗炳《明佛论》(一名《神不灭论》)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矣。若资兴以造,随形以灭,则以形为本,何妙以言?夫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于天,下盘于地,圣之穷机,贤之言微。”此段文字中,后半段所说的“精神”,与开头“神”乃是同义,不言而喻。且“精神四达,并流无极,上际于天,下盘于地”,与《神思》篇 “神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命意何其相像。通观《神思》,可发现“神形分殊”正是全篇立论的基石。这既是玄学的主流观点,也同刘勰的沙门立场一致。故而,将“神思”解释为“精神”,不惟有文献佐证,更契合时代风气。
六、结语
众多文献可证,“神思”并无半点“神秘”之处,只是当时用与“精神”同义的习语。将“神思”解释为偏正词组的观点,未免失之穿凿。且终古之世,“神思”语义并未见明显变化。明清两代《文心雕龙》虽注本众多,却无一人释译“神思”,或正因习语人所共知,并无必要。《神思》篇内容的确是在讲“驰神运思”,但这绝不等同于“神思”就是“驰神运思”;篇中也的确涉及到“想象”,但这些终究仍属于“精神”范畴,从文艺学的角度把“神思”理解为“想象”,并不符合时代语境。而将“神思”看成主谓结构,与《序志》篇和众多语源文献又相龃龉。综上,无论从语源文献看,还是从时代风气看,或者从《文心雕龙》本身看,将“神思”理解为名词“精神”,都是说得通的。
参考文献
[1]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中华书局,1985.
[2] 《文心雕龙》的创作论究竟应包括哪些具体篇章,学术界未有定论,此非本文论述关键,故不赘述.
[3] 《文心雕龙的范畴系列[A]//涂光社,著.文心雕龙研究[M].(第6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学苑出版社,2005.
[4] 围绕《文心雕龙——神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1).
[5] 王元化,著.文心雕龙讲疏[M].上海三联书店,2012.
[6] 杜黎均,著.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研究和译释[M].北京出版社,1981.
[7] 周振甫,著.文心雕龙注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8] 李曰刚,撰.文心雕龙斠诠[M].(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
[9] 王更生,著.文心雕龙读本[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7.
[10] .张国庆,著.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 陆侃如,牟世金,著.文心雕龙译注[M].齐鲁书社,1981.
[12] 陈拱本义.文心雕龙本义[M].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9.
[13]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罗宗强,著.中华书局,2006.
[14] 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中华书局,2012.本文所引《文心雕龙》文字、标点,均以此为准.
[15] 程贞一,闻人军,译注.周髀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6] (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
[17] 高僧传[M].(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中华书局,1992.
[18] (梁)沈约,撰.宋书[M].中华书局,1974.
[19]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M].中华书局,1972.
[20]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等,注.六臣注文选[M].中华书局,2012.
[21] (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
[22]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