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红”趋势下的“经济”体制分析

2016-06-08 01:50龚家丽
速读·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红经济经济体制网红

龚家丽

摘 要:近年来,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促使了“网红经济”节节攀升。从最早的夸张表演形式搏取关注度接广告到如今实现资本投资,一步步的跨越,促使网红经济呈现多样化。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在网络经济里不断创造新天地。

关键词:网红;网红经济;经济体制;发展

社会的发展促使网红行业的爆红,他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原本形式上的进一步表现。当购买力不再局限于货币购买的能力而转化到了粉丝这个庞大的实体,我国经济体制的进步与包容性,促使这一现象成为必然。

一、网红形式分类

当网络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各交流平台和视频播放网站逐一“培养”出了极具代表性的活跃分子,即网络红人。独特的表演形式夸张的言谈举止深深地抓住了网络群众们的眼球,有关注度后(如今,都是论几十万多者上百万的数量计算粉丝群)随即产生了“Fans Economy”。

(一)个性化人群

网络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表现自己,在一群非一般大众化的人中,显然有“杰出”人物的出现,所谓的 1.0时代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凤姐。她们大体上相同,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自信感,分别通过图片视频或者言语让人大跌眼界却让看见的人不由地关注她们的一言一行,笑笑也好吐槽也罢,显然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成功了,达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对于一些广告商或者房地产商急需关注度与曝光度时,对于片酬过高的明星却是可望而不可及,这些网络红人无疑不成为最好的人选。他们具有一定关注人数量的基础,却不像常规的明星那样要求过高,同时产生着不可比拟的商业价值。

(二)影响力人群

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网红经济”研讨会上,“网红生意经”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参加此次研讨会的6位“网红”美女,平均下来每人每年的净收益都是上亿元。据淘宝提供的可靠数据,在6.18大促销中,销量前10的淘宝女装店铺,有7家是网红店铺,最突出的一个名字便是“雪梨”。她的微博公众号上的粉丝多达90余万,除了一张高颜值的面孔加上对时尚敏锐的嗅觉,当然作为女性对于追求美永远是无止境的多种原因,她成功地虏获了一大批忠诚的年轻粉丝。现如今开实体店的成本远远大于网店,所以以这种潮流的形式经商无疑不成为这些有人气也低调的人群获取利益的绝佳途径。这类新型经商者,通过网络这只无形的手,借着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顺利地开着自己的店铺,年销售额直逼近两亿。作为消费者的你看不到整个消费过程,却做着消费的实际行动,而且基本是无终点的。

(三)创新型人才

来自2015年<<互联网周刊>>网红综合排名,这份话题性大于权威性的报道,让王思聪稳居第一的宝座。王思聪,是谁?相信接触网络的人都对这个名字至少不陌生。且不先谈他万达董事的身份,更值得关注的是在2015年9月5日他正式向外公布出任视频直播平台熊猫TV的CEO。作为第一大网红,人气不用过多的修饰,88年出生的他用参与直播的新型模式形容年轻一代人自我展示的方式,他看好直播行业的巨大潜力于是顺水推舟熊猫TV诞生了。这位网红敢想敢做,在竞争对手“斗鱼”、“战旗”、“龙珠”等游戏直播平台的顺利运营下,让熊猫TV更多地连接游戏、娱乐、体育等产业,力争成为最娱乐的直播平台。

“我是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这是一个在不久前获得A轮融资1200万,市场估值达3亿的2015年第二大网红-Papi酱。半年内,微博粉丝破400万,现直逼千万惊人的人气,让她实现了第一起网红收到资本投资的案例,随后的广告招标似乎又给出了一个新鲜途径—广告模式。她通过原创短视频里对日常生活进行种种毒舌的吐槽,在习惯了欣赏美的世界里,换个方式看风景的这种非意料之外的走红形式,却创造了出乎意料的经济效益,在网红行业里,她实现的价值足以吊足人们的胃口。

二、网红趋势下的经济体制改革

时代在进步,生活质量不断地提升,人们对新新世界的自由度与创新思想勇敢地追寻,白领的生活模式不再是唯一的梦想,告别传统媒体在多媒体世界的独树一帜变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且愿意挑战的行为。同时,经济体制的转变给予了网红市场更无限的潜力,网红经济也不再如之前单一的模式,不断地扩大与创新。

(一)智能化经济

麦肯锡研究,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指数为3.3%,低于先进国家。然而到了2013年,即提升到了4.4%,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数据的变化中,可看出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然而当国内的网络经济蒸蒸日上之时,何尝不可把视角扩大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地方。2015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当国民都在对国外奢侈品和普通商品的求购心理极强时,同时也可利用网络把我国的商品大力地推销出去,努力做到优进优出。不同于往常出口的电子商品、机械设备和农产品等大型商品,推进大众创业让国外的民众也有机会可品尝或者购买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小众商品。

(二)信息化经济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断地拓展着人类所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2015年7月4日,国务院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行动,让国民的创新能力不断地激发,更好地培养新兴业态。让本是信息化的企业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不断地促进量的发展以及质的提升。同时,也为了新人创业者,通过网络信息化,让更多的客户可直观非当面地形式了解所想购买的产品。网络是“网红”的直接幕后推手,当然也可借他们成功的案例,运用到更广泛的范围。比如:村干部可通过网络聊天平台和各类APP通过图片、视频积极介绍自家特色农产品和秀丽的农家风景,不断加强外来客的购买力和新增游客量。农户也可同时成为自家产品的代言人,为它们的质量作保障的同时不断地增加向外销售额。信息化的世界总是自由而开放的,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不可预测的,然而对于信息化经济的管理也是十分有必要,无论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如何变化,基本的设置范围还是要遵循,不可越线,不可忽视。

(三)多元化经济

《圣经》中提道:“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可见追求物质的丰富并不是人生活的全部。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便会带动娱乐消费的兴起。近几年,随着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娱乐消费的提升空间巨大,这也是“网红经济”可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在狭义上,文化被定义为“学术、文艺、艺术、体育、生活文化等具体的活动”。在基本的生活形式下,这些文化类的活动变成了日常生活的润滑剂,所以参与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比如文艺类,一场演唱会、一场话剧表演,带动的不仅是一个团队的盈利,还有很多背后衍生产品的大量生产和销售。然而,Papi酱这类网红的存在,也带动了网络文化经济效益的很大一步的提升。在经济发展中,总是伴随着交通和通讯网络的发展,同时让与文化相关的信息得以广泛地传播,这也让文化经济可以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没有文化的经济便没有生命力,它们两者总是密不可分的,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却各种文化因素,更需重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总之,在网络的这个虚拟世界里,有着通过各种方式而赢得关注的红人们,他们的存在带动着网络经济的不断攀升和盈利手段的改革。在整个大经济的范围内,网络经济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在这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也将越来越成为大众可追求的时尚获利途径。当然,对于“网红经济”只是泡沫经济,还是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加规范的市场,它需要时间与实力的双重考验。

参考文献:

[1]叶开: 《粉丝经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第86页

[2][日本] 駄田井正, 浦川康弘:《文化时代的经济学》,尹秀艳 ,王彦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第134页

猜你喜欢
网红经济经济体制网红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关于“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ВаНхУН»
“网红经济”的阴影
“网红经济”是种社会病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