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伟++杨升荣++刘俭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但同时面临规模小、增速放缓、学历层次较低、管理服务配套滞后以及培养模式缺乏国际化定位等问题。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主要载体,高等院校需要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在招生宣传模式、培养过程、奖助学金体系、管理与服务等内涵发展方面加快推进改革。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从学校层面来讲,高校一方面要主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实现“量”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教育水平,逐步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整体规模变化及增速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自2005年的14万人发展到2014年的37万人,短短10年期间增加了23万人,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根据图1分析,2005-2014年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平均增速为13.19%。但受近年全球经济发展低迷影响,自2013年开始,来华留学人数增速出现放缓趋势,2013年和2014年增速分别为8.58%和5.77%,连续两年增速下滑。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而增速放缓也体现了外部因素对我国留学生教育市场的直接影响关系。
(二) 学历层次分布情况分析
学历生,尤其是留学生中研究生的人数比例,代表着留学生群体的学习层次。[1]分析近10年数据,我国学历留学生比重逐渐增大,但高层次硕、博学历留学生比例仍然较低。2014年我国共有377054名来华学习外国留学人员,其中学历留学生164394人,占比43.60%,比2005年增加近12万人,这说明中国高校学历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逐步得到认同。学历留学生中,研究生层次共计47990人,占来华学历生总数12.7%,比例相对较低。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公布的门户开放报告,2013-2014学年共有886052名外国留学生在美国高校学习,其中学历研究生数据329854,占在美国国际学生的比例为42.3%。我国学位留学研究生规模及比例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未来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扩大规模,还要注重提升教育层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发展来华学位留学研究生教育。
(三) 生源地分布情况分析
来华留学生生源市场有两个重要的风向标,生源市场分布和生源市场占比的变化。以此分析得出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生源地和未来潜在的生源市场。从生源国范围来看,2014年来华留学生源国家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的203个国家,比2005年新增24个,生源国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国际教育认可度不断提高。从图2近五年我国来华留学生生源洲际分布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的来华留学生生源洲际国别分布不均衡,亚洲生源一家独大,近年比例有所降低;欧非生源比例稳步提升,进步明显。美洲、大洋洲生源规模较小,徘徊不定。亚洲国家因地理位置、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认同等因素共同影响人数最多,始终维持在来华留学生人数的50%以上,但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加深,亚洲生源比例逐渐降低。非洲国家人数规模虽小,但增长明显,2014年非洲来华学习学生占总数的11.05%,比2005年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非洲国家生源增速原因,主要得益于中国在非洲国家影响力的加强和中非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合作等多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加深。2015年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也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非洲学生来华学习深造。
(四)来华留学区域选择
分析来华留学生区域分布,对于我国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稳定和持续开拓国内留学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来华留学人数排名前10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湖北、黑龙江。留学生总数为289471人,占全国来华总留学生人数的76.77%。来华留学生的区域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环境、文化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一线城市的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比例有所降低。2005 - 2014年间,一线省市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比由2005年的59.25%,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47.01%,累计降幅超过12%,这也意味着其他省市留学生人数总量占比上升12%,逐步缩小与一线城市差距。[2]相对于东部沿海区域,中西部地区在区域政策、边境开发、文化传承等方面同样具有特色与优势。不同地区的高校应善于因地制宜,在向国际化努力的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培育自身的文化竞争力。
二、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学生教育定位不准确,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但仍然存在定位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2014年我国共有775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接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其中排名前50的高校录取学生占77%,而数量更多的普通高校录取留学生的比例仅为23%,有5成高校招生甚至不足5人,高校发展十分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对于留学生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办学目标趋同。许多“985工程”、“211工程”等国家重点高校在大力发展国际学历教育的同时,也大量招收国际学生进行非学历教育层次的培养。由于整个高校系统国际学生教育高校角色错位、分工不明、布局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高校国际学生市场的无序发展和竞争,导致非重点大学生源的相对不足,造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与整体办学效益的不高的问题。[3]此外,许多高校虽然高喊“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口号,但付诸行动不够,硬件、软件配套投入不足。例如,来华留学网对100所来华留学生招生院校开展的网站调研,有34所学校,学生无法找到英文招生网站,而学生认为能满足需求的高校网站只占31%,高校英文招生网站建设状况不容乐观。endprint
(二)国际学生在校生比例较低
2014年,在我国国内学习的留学生人数达到了377054人,比2013年增长了5.77%。据全美比较国际教育学会(CIES)统计,中国已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大国,占全球留学生份额的8%。[4]而从高校层面来看,虽然过去10年中,来华留学生人数一直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为明显。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校在读学生数量为2732.5万,其中国际学生的比例仅为1.3%。根据《2014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3-2014学年美国大学和学院的国际学生再创新高,达到886052人,而2014年美国高校在读学生的总数为2100万,国际学生的比例约为4%。我国高校在读国际学生比例明显低于美国。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近两年来华留学人数的增长速度出现放缓的趋势,我国2013年和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增速分别为8.58%和5.77%,低于近10年的平均增速13.19%,连续两年增速下滑。
(三)留学生教育学历层次有待提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4年共有377054名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学习,学历研究生共计47990人,占来华学历生总数的12.7%。而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公布的门户开放报告,2013-2014学年,共有886052名外国留学生在美国高校学习,其中学历研究生329854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比例的42.3%。我国学位留学研究生规模及比例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未来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扩大规模,还要注重提升学位留学生的教育层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发展来华学位留学研究生教育。
(四)培养工作缺乏国际化定位,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国内留学生培养高校多采用趋同化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缺乏多样性,培养方式也过于单一。尤其是国际硕士研究生项目,多数高校在学术型学位的专业下开展国际硕士项目招生,将招收的国际硕士项目学生均定位于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毕业标准缺乏国际化定位,培养方式也过于单一,无法适应国际研究生教育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导致很多意向来华读取硕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望而却步。国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教育现状,而是应该立足于国际教育市场需求,向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方式灵活化的教育体制模式转变。
(五)奖学金体系不完善,过程管理缺失
奖学金是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建设并不完善,主要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过程管理缺失以及资助对象不全面等问题。首先,奖学金的来源严重依赖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个别高校虽然设立了学校奖学金,但奖学金的资助力度和来源仍过于单一,未能建立分级分类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奖学金体系。其次,在奖学金资助对象上,奖学金类型大部分针对于新申请的国际学生,而针对于优秀在校生的奖学金非常少,缺少对优秀在校国际学生的激励政策。另外,奖学金生的过程管理缺失或把关不严,奖学金年审制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
(六)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配套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留学生管理部门主要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由学校国际教育学院负责招生管理,各院系负责培养工作;另外一种模式为由学校设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与服务机构。随着高校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招生管理的模式已无法满足来华留学生教学发展、服务保障、日常管理的需求,应逐渐转向由学校层面宏观规划统筹,各招生培养院系发挥主体作用的方式转变。另外,在管理服务规定上,多数高校未针对国际学生情况出台新的管理规定或对现有管理规定做出修订,管理服务规范工作明显滞后。
三、高校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的策略
(一)对接国家战略,明确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与定位
高校要从学校战略布局出发,把来华留学作为学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与学校的学科布局、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相结合,制定长期工作计划。而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规模急剧扩张与教育配套不足、办学思路滞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高校在进入留学生教育市场后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留学生教育建设路径,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较早、科研实力雄厚、教育水平较高的重点高校要注重提高国际学生教育的学历层次,重点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逐步淡出非学历教育;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学科点较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可以先行发展非学历层次教育和本科学历教育,做到分类发展、有序竞争。作为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将其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提高认识、务实推进。
(二)重视招生宣传工作,构建立体化招生宣传模式
1.优化招生宣传模式
改变以往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招生模式,构建学校、院系、导师、在校生、校友等多方参与的立体化招生宣传模式。招生宣传方式上,除了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中国教育展以外高校应对本校生源及生源地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和调研,制定学校的年度海外招生计划,有选择地赴主要生源国和潜在的生源国开展招生宣传。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调动招生院系和导师的积极性,利用院系合作、教授间的项目合作、国际会议、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暑期学校等国际活动不断溢出国际化效应,加大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宣传力度,搭建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招生网络。招生宣传载体上,可通过我国的国外使领馆、华侨团体、合作院校、中资公司、校友会、孔子学院等帮助加大宣传。
2.突出院系、导师主体作用
推行以院办校的角色转变,逐步过渡到以院系为载体,导师积极参与的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培养模式。学校层面抓大放小,统筹管理制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招生政策、流程并提供配套的管理服务。院系层面则具体负责招生和培养工作,成为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培养主体。招生院系成立留学生工作小组,由主管国际化副院长和留学生负责老师共同参与,负责制定本院系的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和奖学金推荐等。endprint
3.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
根据来华留学网《2014来华学生申请意向摸底调查》,有71.20%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直接网络申请,简化申请流程,为学生提供高效的申请方式。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招生没有单独的招生网页和招生报名系统,仍然依托于政府奖学金的申请网站和报名系统。信息化工作滞后,限制了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应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举措,建立一站式的学校招生网站和招生报名系统。在新网站和新系统设计时,还应全面考虑学校、院系、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对信息发布、考生报名、院系复试、学校录取和奖学金评审等步骤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留学生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
4.根据生源类型确定招生策略
发达国家生源。发达国家学生来我国就读偏向于语言学习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济、文化和法律专业等。对发达国家生源,高校应以加快英文课程建设、建立特色的全英文项目为主;积极扩展与发达国家高校签署的合作协议,开展双学位合作,以学科强弱互补的方式,扩大发达国家生源规模。
发展中国家生源。发展中国家来华学习读偏向于学位课程。学校在加快英文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宣传,积极参加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展览会,并组织各院系去学校主要生源国家重点大学开展宣传,面对面交流选拔,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学生更多了解中国高校的机会和渠道,深度挖掘发展中国家优秀生源。
国内生源。国内生源主要包括已在国内就读的学历生和语言生、交换生等。这批生源通常已熟悉我国国内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了解我国教育教学方式,能更快适应国内高校教学和科研生活。部分学生还具有较为扎实的汉语基础,可以接受汉语授课专业。国内生源是学校发展学位留学教育的重要的生源渠道之一,也是各高校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应加以重视。
(三)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奖助学金体系
1.建立分级、分类,符合国际惯例的奖学金体系
在争取政府奖学金和社会资助的同时,高校可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硕士收费项目,结合政府奖学金,设立高校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基金。奖学金资助应倾向于博士研究生,起到拔高和增补的作用。对于已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的优秀博士生提高资助额度,以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对于落选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部分优秀博士、硕士生源,学校另设学校低类奖学金予以资助。分级、分类的资助方式更符合国际惯例,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2.严格进行奖学金年审制,优胜劣汰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奖学金生的过程管理和评测环节缺失或把关不严。为了规范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管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应由学校层面制定《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细则》,对年度考评的考核内容和激励惩罚措施作出明确规定,年度综合考评通常由本人自测、导师评价、院系评价和学校评审组成。通过对获奖学生的学术表现、学业表现、社会实践和奖惩情况综合评测,决定学生是否具有继续享受或恢复享受奖学金的资格。对于年审没有通过的学生,学校应附条件暂停或者取消学生的奖学金资格。
3.增加TA、RA助学金,加大对优秀在校生资助
目前,我国的奖学金资助主要针对于新申请的学生,而对于在校生的奖励政策很少,主要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一次的优秀自费生奖励,名额十分有限。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助教(TA)或助研(RA)岗位鼓励在校留学生通过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过TA、RA助学金的形式,弥补了在校留学生奖学金不足的问题,也为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营造了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4.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联合培养项目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奖学金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需要寻求更多的奖学金支持来源。除了鼓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在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外,学校还应该积极探索寻求与跨国公司开展联合培养学位留学研究生项目,由企业提供奖学金,学校提供教学管理与服务。
(四)关注培养过程,探索国际化培养模式
1.探索国际化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主张对留学生教育采取趋同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趋同化管理不能等同于照搬照抄。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保证质量,又要反映市场需求,符合国际惯例。博士项目,以精英教育的理念指导博士生教育,造就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实务工作的最高学历层次的专门人才。硕士项目,不能仅局限于学术型的培养目标,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国际教育市场需求和国际研究生的特殊性。高校要以特色学科、品牌专业为立足点,积极探索培养目标多元化、学习形式灵活、培养指导方式多样的国际学生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国际学生需求的全英文项目。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全英文项目受到国际研究生的广泛好评。
2.强化学科发展与导师队伍建设
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吸引来华学位留学生的关键。招收来华留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和世界排名。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先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设置上的调整,强调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顺应留学生发展需要设置新的专业。[5]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导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留学生教育培养质量,指导国际留学生也能加快导师队伍国际化的进程。高校应在坚持国内研究生导师标准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水平高的优秀导师指导国际学生,参与到国际化教育过程中。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导师在招生过程中的自主权,增加导师在复试过程中的决定性权重。
3.加强英文课程、英文专业建设
据来华留学网数据分析,绝大多数来华学位留学生会选择英语授课学位课程。为更好地吸引来华留学生,高等院系应该充分重视全英文课程和英文专业建设。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优先建设自身优势学科,加大投入,加快英文课程的建设。全英文课程和英文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学校应鼓励各留学生招生院系稳步推进建设一些符合国际标准、对接国际教育市场需求、培养模式较灵活的品牌全英文项目。
(五)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1.改革留学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国际化教育指导委员会
我国的高校应对涉及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校内部门机构进行重新的建构、优化,建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部门,同时配以立体、有序、责权清晰的管理机制。除日常管理服务机构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国际化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可以选聘主管留学生教育的院系领导和热心国际化教学工作的老师,从宏观方面指导国际化教育改革,参与重大事项讨论,开展教育质量的调查、评估、审议和监督工作,为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科学决策,全面提高国际学生的教育质量。
2.加强留管队伍建设
管理与服务人员配备直接影响学校留学生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高校应采取专人负责、加大培训和注重交流的管理方式,提高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各招生院系应安排责任心强、英语水平较高、熟悉教学管理的人员负责留学生教育工作。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留管人员培训制度,通过英语培训、举办讲座、校内外高校考察等方式提高留管人员的管理技能。另外,还要注重与负责具体工作的老师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2011(1):97-101.
[2][4]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EB/OL].http://www.eol.cn/html/lhlx/content.html,2015-03-24.
[3]杨晓平,韩维春.关于我国高校国际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13-114.
[5]陈丽萍,田晓苗.试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内涵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49-53.
(责任编辑钟嘉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