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娜
【摘要】高职教育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针对目前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笔者就高职院校如何加强职业英语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英语 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的教学要求是“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英语教育,逐步实现由“基础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过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高职毕业生在将来的职场中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英语教育,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英语教学早已不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观,更不适应现代职业市场的需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加强对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树立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观和人才观。进一步明确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在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必需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教给学生真正“实用”的英语,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新生入学时要对他们的英语水平进行一次评估摸底,针对不同水平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一学年就可以开设职业英语;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第一学年开设普通英语,加强其基础,到第二学年再开设职业英语。
其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提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重视“读写”却轻视“听说”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主题活动,模拟学生将来在职场中可能碰到的口语交际情景,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敢于开口,勇于表达,积极参加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
三、改变考核方式
英语考试不能只是片面地考核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加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卷面笔试形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语言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却很差。因此要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增加口语和听力的考核比重,真正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功能,帮助学生走出“哑巴英语”的困境。当然,口试内容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其专业特点。比如,针对学前专业,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幼儿园课堂活动,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针对航空服务专业,教师可以设定一个航班飞行的情景,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航班情况及跟乘客交流。
四、完善教学设施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设施,增加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设备等的投入使用。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语言实验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语言实验室学习。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超越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等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完善师资结构
高职教育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保证。然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类院校,他们往往有着扎实的语言基础,却缺乏特定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
一方面,学校要做到“请进来”,那就是不断引进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完善师资结构。同时,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来,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如:商务、建筑、机械和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培训。
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到“走出去”,那就是鼓励教师深入到各行业企业去学习锻炼,熟悉各运作环节,增强其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分批让英语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中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最前沿、最实用的信息。这样,回校后他们才能将各行各业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
六、合理选择教材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参差不齐。在选购教材时,首先要注重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让学生掌握适量专业词汇的同时,更要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将来的职场中恰当地运用英语。
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人才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筛选,编写出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校本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剔除教材中相对滞后的部分,合理添加与各个行业最新发展相符合的内容,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芹,段春明.浅谈职业英语教育[J].继续教育,2005,(12).
[2]梁燕.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英语教育的改革[J].南方论刊,2008,(7).
[3]王鹏,宋敏,吕丹.高等职业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