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普通话”

2016-06-07 20:25金边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普通话课题论文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好像是2004年。那一年的“师陶杯”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颁奖活动在宿迁市实验学校举办,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林宣龙老师以《自由,教育现象的哲学诘问》一文斩获当年“师陶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当时一等奖为最高奖项)。活动组织者安排林老师在大会上做交流发言,谈他研究、写作和专业成长的体会,并要我做一个现场点评。当时我说了些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记不起来。但林宣龙老师本人和一些有心的听众写成了博客及回忆文字在网上流转(现在依然可以在网上检索到),说是那天我讲了大意如下的一番话:判断一个人的研究取向和写作追求,既可以看他写了什么,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他没有写什么。根据我对林宣龙的观察,他这些年有两个方面的东西是从来不去写的:第一是“普通话”,第二是“别人听不懂的话”。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写论文也好,交流发言也好,都要少说“普通话”,少说“别人听不懂的话”。我确信林老师和一些听众的回忆和记述是真实的,因为我向来反对在论文和发言里说“普通话”和“别人听不懂的话”。

所谓“普通话”,只是借用,是指那些已经被大家多次、反复说过写过,听起来看起来已经普普通通、毫无新意、不痛不痒的大话、空话、套话、废话。我做教育学术期刊的编辑二十多年,接触过大量中小学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科研论文,发现用“普通话”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还真不少,于是才有“少说普通话”这样一贯的想法。

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写作教育科研论文的时候,如何才能避免少说乃至不说“普通话”呢?我支出的招是:多“打井”,少“挖池”。

所谓“打井”,就是切口小而开掘深——题目小而实,研究细而深,取得的成果实在、有效。2010年6月18日《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整体推进校本教研把课改引向深入”的经验,其中提到两个很好的“打井”的例子——

桃园小学英语教师冯敏在教学时发现,高年级学生看图能说英语单词,但是真正拼写时却经常出错。于是,冯敏向她所属的课题组报了“英语单词拼读拼写研究”的课题。

双西小学数学教师梁丽霞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小学生经常把5写成3,把13.12写成1.312,这种因粗心导致的计算失误发生率在20%左右,于是她有了“小学生计算粗心的心理成因分析”课题,并提出了6项解决措施。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改观,9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计算准确。[1]

这样的“小课题”从教师在实践中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切入口小,便于一线教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教师研究这样的课题而写出来的论文,就不大可能说“普通话”,而比较容易说有根有据、掏心掏肺、别人很少说过、能给人以借鉴和启迪的话。

反之,我们也曾经收到一线教师这样的来稿,题目是“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或“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挖了多大的一个“池”!这样的题目,范围太大,如同方圆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一个大池,别说一线教师无法驾驭和把握,就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也难以“深挖”下去,挖出“宝物”。最可能的结果是浮皮潦草地浅挖几锹便大功告成、扬长而去,很难取得真正有价值的、令人信服的成果。我们读这样的文章,感觉里边说的话句句正确,句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有议论无研究,通篇都是正确而流畅的大话、空话、套话、废话,尽是些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被人说过了、说滥了的“普通话”。

——尽量少说“普通话”。

——为了尽量少说“普通话”,不妨多“打井”少“挖池”。

这是我对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搞研究、写论文的两条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亮,高耀彬.轻负高效源自活力课堂——太原迎泽区整体推进校本教研把课改引向深入[N].中国教育报,2010-6-18(1).

(金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课题论文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