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娜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我国高校的每年毕业生持续增高,这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更多的不便。尤其是社会上出现了“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现象,这给企业的招聘成本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个人自身的原因。本文从网络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从而能够在网络背景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21-02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概述
从人的出生到人的生命的结束过程,每个人都要经历各个阶段,而在大学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择业问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对于职业生涯的定义界具有不同的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西方出现时被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有部分学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的目标和就业机会有很大的关系,是为了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针对未来的工作情况而做出的计划和选择,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的过程。
本文将职业生涯界定为:与未来的工作相关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包括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任务等等。但是在职业生涯中,人们的生理需求、智力以及技能等多种因素都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大学生根据个人自身优势条件和外界职业环境状况,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行动的过程。
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一)个人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
在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人的因素考虑的观点也不同。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教育活动前提是了解对象的特点,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实效性的可靠保障,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职业生涯规划会显现出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因此,从自身的个人分析上主要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如包括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社会环境的分析,要明确好自己想要的生活环境,这包括对于环境的认知、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等等,这才能够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能够更加环境的变化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缺乏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了解,个人的职业生活规划只能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广大学生才能更好践行自己的规划,在实践实习中体验专业知识,并不断地向自己的职业目标迈进。
(三)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
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核心环节,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职业目标的基本前提,而对于职业生涯的目标规划主要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目标就要有行动,为了实现具体的职业生涯目标,要设计具体的行动方案,才能够运用自己的行动来作为保障以此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才能够将理想变为现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受到个体兴趣的影响,在与相关的职业生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肯定和积极的态度都来自于个体的兴趣,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也要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感兴趣的职业才能够为自己生活工作提供有效的动力。
三、网络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一)网络能够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从自我认知的分析基础上要结合社会的信息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比较保守落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自由行和自主性一时还不能完全地适应,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它能够为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梳理和质量决定了大学生的职业目标的明确度,通过对于网络的信息资源比如就业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的需求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够使得个人在网络环境中有更多的资源去分析个人的特点,从而能够积极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二)网络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支持
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条件和信息来源于网络的信息环境,这期间包括数据的分析和提供建议等等。能够得到社会上的支持就能够帮助个人自身了解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通过分析能够明确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在通过网络信息的支持下,能够了解为了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方向,从而能够在社会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达到自我认知的程度。获得更多的网络上资源的支持,比如资金和企业的支持,可以使得个人了解就业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得个体的社会目标向职业目标方面发展,能够明确个人的职业目标。在职业得到支持的前提情况下,从资金和情感方面有利于个人的职业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发展行动。
(三)网络关系强度对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影响
网络关系强度是人与组织之间产生的而一种相互交往的关系理想,在交往的关系中增加不同群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惠程度,从而能够产生不同的关系力量。比如,在教育方面,群体的力量范围越来就能够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网络的传播速度快和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够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增加可靠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加网络与个人职业生涯的正关系,才能够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在社会文化背景发展的前提下,要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行就要关注更多的信息资源,而网络这样的媒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建立校企联合的就业市场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利用网络的发展空间,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才能够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这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发达,每个人都要接触信息的传播,只有为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才能够在学校建立自己的就业平台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将大部分的就业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才能够为创建校企合作的就业基地,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科学的指导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积极鼓励各级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尝试,在尝试中不断的积累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经验。
(二)建立适应网络发展的职业理想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大多数是从个人的利益和目标出发,忽略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这就往往导致大学生对于自己理想目标的设计产生质疑。受到主客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再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候,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在网络背景下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从而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大规模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实践经验。充分利用网络的就业信息平台,和用人单位协调,争取学生实习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现实实践相结合,达到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赢状态。
(三)丰富和发展网络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加强专职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利用知名企业人事主管和知名校友,通过讲座、面谈等形式多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开展职业测评,使广大学生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预测未来工作业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还应依托学生组织、校外实训基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建立起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信息的信息网。
五、结语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十分缓慢,我国目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主要与网络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因此,通过分析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过程,从而能够将社会和高校的发展相结合,采用有效的措施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景。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