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喆
[摘要]在长春这片肥沃的土地上,4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的繁衍。在古代,长春被称为“喜都”,这时的长春人口约有千户。到了近代,长春占地5万平方公里,人口已达到9万余人。后来沙俄入侵,在长春的土地上建起了俄国人的居住区。又因日本的侵略战争,长春开始建设中长铁路并建设长春站,同时开辟了商埠。到了现代,长春市建设极快,发展迅速,人口极上升,已达上百万人,区县地区划分有序,建筑呈现出现代化的时尚风范。
[关键词]建筑 高层次 空间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08-01
长春是一座富有朝气的城市。早在7000年前就有这个地方建制,但那时的长春叫做“喜都”。在清朝嘉庆年间出现了最早的地方机构——“长春厅”。“长春”这一词来自于乾隆皇帝,是乾隆诗词中“长白千载古锡州,春光无限在宽城”的头两个字。在光绪年间长春厅升级为长春府,由此长春就规模化地发展起来。在历史上,长春也是个农业特产丰富的城市,最显著的特点是其为殖民化傀儡政权的首都,是中国少有的完全由规化师设计出来的城市。今天的长春以第一座汽车厂而闻名世界。
一、长春市建筑空间历史的分析
1951年,在长春地区的榆树市发现了古化石,证明早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当时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初期。后在农安县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址。而在长春地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是辽金时代,在农安境内设有“黄龙府”,辽代的古塔至今犹存。清朝初期,长春是蒙古郭尔罗斯的封地。1644年清军入关,东北因是它的龙兴之地,是满族的故乡,所以在清朝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了政治特区和文化特区,设立了长春厅。到了1901年,因为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俄国武装占领了东三省,俄国人在长春修建了第一座火车站——宽城子火车站。后来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人修建了长春火车站,1907年,长春开始了满铁附属地的规划和建设。这时的建筑基本以日式的风格为主,现今,日式建筑在长春地区多处存在。建国后,长春市就开始有了标志性的建筑,如长春地质宫、鸽子楼、长春市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到了现在,长春市的建筑设计趋于时尚,多是线条化、简约的风格,如香格里拉大酒店建筑外观简洁明快,室内空间设计上也采取时尚化的现代风格。
二、长春市民的状态分析
历史上的长春人是以游牧人群为主。日本人在长春建设了多个日式建筑,那时的长春市日式风格的建筑居多。解放后,长春市成为了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长春从教育到建设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20年来,长春市民的思想观念、居住状态都有所变迁,原来的只知道早退学早上班的思想转变为必须上好学、懂得高层次文化的思想。
三、从80年代到现在长春建筑空间的变化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长春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长春虽然不是个大型城市,但它的建筑也有一定的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出来,长春建筑空间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低住宅建筑到高层建筑的演变
在上世纪80年代,长春人的居住面积基本不大,那时的长春人正在从乡村走向城市,一些城市周边的农村居民纷纷在城市的周边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起了自己的房屋,那些居民住宅建筑基本以平房为主,以胡同式街道为主。随着20年来居民文化水平和城市的发展,到2000年住宅建筑普遍为砖混结构的小7层楼房建筑。这时基本都以单位为中心,是以单位福利房为主的居民建筑住宅,又因为政府采取棚户区改造政策,使居民逐步告别了平房,基本都住上了小楼房。到了21世纪,长春居民生活水平呈直线上升,因为80年代出生的人已基本成人,有了好的工作,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他们更加追求物质精神的满足,对住宅的要求提高,居民住宅需要以小区形式出现,小区中要有植物绿化,居民建筑需要高层次化,建筑外观设计化,内部空间合理化。
(二)商业建筑空间的变化分析
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商业空间的多少。80年代的长春永昌商场,跟当时的居住建筑面积差不多,只是多了窗户和楼外的招牌装饰而已,基本没有外建筑装饰,颜色也单调统一,墙外没有广告装饰。随着长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上升,商业空间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好看的商业大厦、商业街,再到现在的商业圈。楼体装饰也从颜色统一发展成了多种颜色,由原来的没有装饰到现在的精美装饰,建筑外墙开始设计有霓虹灯点缀,有商业广告的搭配,再加上不同装饰材料的搭配,并提升商场的档次,如长春欧亚商都已具备了高档次的商业建筑形式。
从80年代到现在,长春市的建筑空间变化显著,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形象陈旧到形象时尚,这些都体现了长春市建筑的大进步,也证明了长春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相信以后的长春市建筑空间会越来越时尚化、现代化,以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刘爽.吉林新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