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德育中知行背离归因

2016-06-06 09:18王雪平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归因德育

王雪平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德育在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德育中知行分离是德育进步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通过分析德育的知、行现状,以及二者关系,总结出多方面原因,将有助于改善知行不一现象。

[关键词]德育 知行背离 归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68-01

道德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后天培养出来的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习惯和应该,道德的养成需要自我约束和克制欲望。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德育是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的约束、培养和引导教育,使其思想行为更符合人的社会性,更有利于整个社会关系的发展。“知”“行”是德育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部分。

一、德育知行关系现状

德育的“知”,已略过剩。每个受教育者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不间断的接受德育,分别被称之为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不同点,德育从始至终大多教育受教者相关概念类的知识,比如守法是什么、诚信是什么。虽然受教育者不能说出这些概念的标准解释,但对其理解是烂熟于心的,换言之每个受教育者都“知道”,但是对每个德育对象来说,仅停留在“知道”层面的东西,距离“属于”自己或者说“已内化”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直到大学阶段,德育教育者仍大多在教育“知”。

德育的“行”,还多未及。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学生使之有道德的行为。就目前的德育效果来看,小学德育的知行统一程度大于中学和大学。比如,小学生大都诚实、诚信、友爱,且会监督周围的人是否知行统一。中学生和大学生则不然。造成两者不同的原因之一是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更容易被培养教育。中学生、大学生则相对独立,有自己的思想,正面德育会受多方面负面教育的影响,影响德育的“知行合一”。但是,这也从一定角度更加证明德育对象在有判断能力、行为能力把德育的“知”转化为“行”的时候,反而没有达成目标。

存在“知”的内容难转换于“行”。对德育对象来说,把德育的部分“知”转化为“行”不是难事,比如待人友善、孝敬等,这都是力所能及的“行”。但是也有一部分德育内容“高高在上”,对德育对象来说做到它显得有心无力,比如生活要艰苦朴素,这是德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现如今的经济条件、学生的成长背景都已不比往年,当代学生应该被允许在这个社会大经济环境中有适当的生活享受,这时多进行“不奢侈、不浪费”的德育教育,将促进德育内容的与时俱进,知行也更容易统一。

二、德育知行分离的归因

(一)学校教育过程不完善

这是德育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首先,德育理论与实践长期脱轨。人类的一切学习、认知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德育更多的是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其目的是使人的实践活动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借用荀子的一句话说:“学至于行之止矣”,就是说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目前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注重德育理论学习,缺少德育内容实践,只告诉你是什么,却不说怎么做,学生只有接受没有内化这显然不符合德育目的,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使理论与实践接轨才能实现知行统一。其次,德育内容“大、高、空”。德育是指导实际生活行为的,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泛泛,也应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古语“夏虫不可语之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不良利己,利益驱使所致

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使其最终有道德行为,可以说德育也是对人的一种约束教育。道德的本质告诉我们只有某件事存在利益,才会有道德行为的产生,而人的本性会使人首先选择利己,一般情况下利己的方式有两种:利他利己、损他利己。无疑在利益面前利他利己是最好的结果,也是人们最愿意追求的结果,因为对双方来说这不存在对利益的争夺和抢占,这时德育的“知”会在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中自觉的转化为“行”,因为“知”在转化为“行”的路上没有障碍。相反在一件事中,如果人只有通过损他才能达到利己或利己更多的目的,那么转到从德育的知行层面讲,这必然会导致即使“知”(比如要诚信、要助人),也不会让它成为“行”(比如作假、不扶人),即这是受教育者有意的使自己“知行不统一”,根源就在利益所致。

(三)学校、家庭、社会的不良示范

这是知行分离的一个突出原因。人类从出生到学会其本能之外的社会生活能力,都是从模仿开始之后才逐步内化掌握的,包括语言、技能、生活方式等。德育由知到行是一个把知识内化,最后落实到行动上的漫长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是“他律、效仿、自律”的过程。“效仿”是知行统一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换言之,学生养成德育行为是需要循循善诱和积极的榜样做引导的。但是,学校、家庭、社会中并不都是对德育的积极行为示范。家庭中,家长会忍耐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社会中各种不良示范也颇多,如诚信问题。这些行为示范如何让学生做到“知”必“行”。并且不良示范要比优良示范更容易模仿的多,因为不需要约束或克制自己。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归因德育
神奇的归因工具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