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探索

2016-06-06 09:18陈新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发展困境

陈新,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探索

摘要:西方哲学从古典发展到现代,关于主体性的探索已经步入了新的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由认识论的哲学转向了语言哲学。这一转换过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表明西方哲学由主体性的哲学向主体间性的哲学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尤其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间性的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关于主体间框架的建构也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主体间性的讨论存在于西方很多哲学流派当中。可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由于其本身理论的局限性都不能够对此进行真正全面科学的说明。这也是西方哲学发展至今所面临的一个困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哲学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发展困境;历史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004-03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背景

上世纪初,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认识论哲学演变为语言哲学,这也标志着主体性哲学的退隐和主体间性哲学的产生。要明晰主体间性理论的内涵,必须对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机制有所了解,对其进行系统和多层次的剖析,这样才有可能解决主体间性的一些难题,探索出关于西方哲学新的批判视角。[1]需要明确的是,上述的哲学转向不仅是哲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而且也与当时西方社会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是西方社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主体间性的问题需要明确个体主体性是其基础和本原这个前提,有了这个前提,讨论主体间性的问题才有其实际意义。主体性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古代的哲学体系中没有明确的主体性反思,自我意识没有明显的表达,所以古代的哲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西方哲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商业文明和战争的洗礼,逐渐脱胎换骨,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自身和他人以及世界是单独存在的。在这一思想意识的基础上,西方哲学才有了探索主体间性的可能。[2]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命题西方哲学有很多的争论,但是主体间性的问题是西方哲学经过漫长的发展和积累才开始讨论的问题,并被赋予了重要的哲学意义。

其次,西方哲学在讨论主体间性问题的时候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来讨论的,而在此之前,主体性理论也诞生于西方哲学的逻辑当中。当主体性理论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而穷途末路时,主体间性理论便应运而生,有了存在的空间和价值。近代西方哲学的主要讨论对象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哲学将主体的理性推向了神圣的殿堂,认为主体性是世界的根源和精神力量的来源,结果发展到最后,造成西方哲学界普遍产生了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对当时的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主体间性理论随之被提出来,认为个体存在的主体性推向更高的层次,把语言这种超越客观体系和结构的事物作为更高层次的主体。[3]由此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西方哲学家们认为主体间是可以沟通的。主体间性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现象学运动的发展,接着各种解释学兴起,西方哲学由此开始普遍探讨主体间性问题,促使其成为了显学。

再次,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思维方式的变化。近代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起始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但是由于牛顿力学不能解释世界运动的终极原因,所以很多哲学家不得不依靠上帝的力量来弥补其理论的漏洞。哲学中的绝对主体就是其表现。另外,近代西方哲学的研究离不开对自然界探索的发展。当时西方关于自然界的认识虽然进步明显,但是仍然不能够改变哲学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事物的运动过程和发展过程没有被哲学界应用到研究当中,这势必会影响其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对立问题。自爱因斯坦提出其相对论之后,哲学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哲学家们的研究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多元化的视角,所以主体间视角必然替代以往的单一主体视角。[4]

最后,西方哲学提出主体间性问题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近代的西方社会由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境,导致哲学领域的研究也止步不前。当时主体性哲学甚嚣尘上,为机器化大工业社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突显了人类的力量和精神。但是发展到后来,生产力过剩,资本主义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频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这时哲学领域的研究也步入到了困境,思想贫瘠,理论枯竭。在人们的反思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主体作用于客体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会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单向主客体关系造成了扭曲的价值取向和片面的思维方式,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发展并不能为人类创造真正的福祉。在这一背景下,多元化的主体间性思维逐渐受到西方哲学界的重视,以往单一的主体性理论由于不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走向了没落。

二、围绕主体间性的西方哲学讨论

当前各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关于主体间性理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阐释,其深度和广度不一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流派都以这一理论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各种哲学分支都明确地划分除了主体间性的范畴,并且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这些哲学流派和分支的理论构成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其中,现象学和生存论哲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哲学对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尤其深刻,下面一一进行介绍。

第一,现象学的主客关系研究。西方哲学在近代以来形成了认识论哲学,当时各个流派都将个体的主体性作为理论的基础,在此之上建立了关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认识论。可是当时的西方哲学无法超越主体之间关系来进行哲学研究,所以主体间性理论一直没有被发掘出来。上个世纪初,语言学的发展让现代哲学家们将其目标锁定在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上面。因为语言不是先验主体,对语言的探究能够帮助哲学家寻求客观有效的知识。现象学家们对语言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主体间性的理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胡塞尔,他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对主体间性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在他的现象理论中,主体间性和自我意识是共同存在的。主体的客观性体现在世界的客观性上,除了自我之外,他人也存在于世界这个客观事物当中。现象学理论的优势在于这一理论可以充分排除唯我论的干扰影响,有效地解决了他者的主体性问题,并且提出了各个主体之间具有明确的交互性,从而将其理论推到了主体之间和客体关系的层面。具体来说,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主体性的先验问题,主体间自我主体和他人主体的认识是如何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自我主体如何来看待他人主体的性质。二是主体之间的交互问题,在世界这个客观事物之中各个主体间是如何进行认识和交互活动的,以及各个主体间是否存在共同的特性。

第二,生存论哲学的主体生存状态研究。现代的西方哲学流派中生存论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该流派传承非理性主义思想,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进行批判。上世纪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和危机,生存论哲学得以提出其相关的理论。从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来看,该哲学流派的主要理论围绕两个层面来讨论哲学问题。一个层面是人的生存问题。人在社会中如何存在,存在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认识存在危机,这些都是该流派的主要研究问题。另外一个层面是研究个人如何与他人以及外部世界共同生存,三者之间有何关联等等。生存论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他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各个主体和“此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充,超越了胡塞尔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理论,通过本体论来探讨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他认为“此在”是主体存在的根本,自我和他人这两类主体的关系可以通过“此在”和“共在”来体现。“此在”的概念指的是实际生活中的主体,同时也存在于他人的生活环境当中,由此可以看出自我主体本身就包含着他人这个主体。自我和他人这两类主体通过语言这一桥梁进行交互式的活动,这一活动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地域当中。简明来讲,海德格尔提出的主体性理论从实质上来看是共主体性的理论,是对主体间性的新型的探究。然而其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表现在海德格尔没有说明共主体性中他人主体存在的价值,而是从对比的角度谈论了他人主体在生存中因所处的困境而思考该主体存在的意义。这一点和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差不多,都错误地从先验论出发来思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主体间性理论所蕴含的交互性特质。

第三,社会批判理论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上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各种危机的降临,社会中的某些力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哲学界出现了反思的热潮,很多社会理论家开始关注社会批判理论的建立。在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者当中,一个著名的学派即法兰克福学派对这一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该学派在主体间的认识上达到了新的层次,由之前的认识论和语言分析转向了现实层面,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关于主体间性问题的探讨就是以社会交往理论为基础的。他将哲学中的主体间性问题纳入到社会历史的范畴中来进行研究,而其社会交往理论并不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历史和现实来说明主体间交往的意义,并且探索出了达成主体间交往活动的条件。他的理论的提出为挽救当时危机严重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中,现代社会随着逻辑和科学的发展,逐步迈入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道路,而这些工具的产生就是危机的根源。没有这些工具,社会分工不会那么明显,贫富差距不会如此之大。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需要实现主体间的“交往理性”,摒弃资本社会大发展以来的“工具理性”。这一理论实际上要求将主体的理性转变为主体间的理性。这需要在普遍语用学的基础上创造一个理想的言语环境,从而将话语的交往理性化。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深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的目的是将异化的交往状态转向合理的交往状态,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近代西方的原有哲学,把交往理性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然而,他的理论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其理论认为社会交往是通过语言符号为媒介来进行精神上的交往,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交往的观点背道而驰。非常明显地,主体间的交往如果不以物质交往为前提,是很难实现交往活动的,因为交往的主体间缺失了交往的根基。其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劳动在主体关系中的现实作用,只想通过云符号的力量来实现社会交往,忽视政治和经济对社会交往的深刻影响,因此其理论难免空洞。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困境和参照对象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后现代哲学。二者的理论基础都是主体间性。不过二者在研究的角度上有所不同。尤其对于后现代哲学来说,主体间性的问题成为了首要的研究问题,关于主体间框架的建构也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然而,从当前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完满的地步,任何流派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存在其缺陷,其原因存在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背景和社会历史环境当中。

第一,现代西方哲学中典型的流派无论是现象学流派还是生存论哲学流派,它们关于主体间性的研究都陷入了先验主义。胡塞尔通过类比和移情等方式来建构其他的主体,海德格尔的“共在”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先验性地将自我主体和他人主体统一到主体间性理论当中。主体间的关系并不以物质交往为前提,而是主观地认为主体之间通过精神和意识进行交往。这明显地将主体的物质性和实践性排除在外,从而形成理论的缺陷。

第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在探究主体间性的问题时都是主观的意识,利用“自我意识”虚构出一种联系,将规则强加于主体上。受到西方哲学中主体和客体二分学说的影响,很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形而上学地将主体间性的问题静态地进行研究。虽然社会交往理论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其理论中涉及到了不同主体间的地位关系问题,但是他始终没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来分析主体间的关系。他的理论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造成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很好地说明了主体间的关系问题。

第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主体性的研究都将主体看作是单个主体,虽然哈贝马斯在其社会交往理论中认为主体是交互性的,主客体在交互中存在,但是仍然没有摆脱主客思维的束缚,导致其理论不能说明他人主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形成了主体和客体形式上的交互性而实质上的对立性。当自我主体存在时,他人主体的存在是主观的,依附于自我意识。虽然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的讨论存在各种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社会性,认为个体活动离不开社会实践生产关系,人是社会的主体,考察主体间的关系必须纳入到社会生产范畴中来。虽然目前关于主体间性的理论没有定论,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生产实践理论能够为其研究提供有效地参照。

四、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主体间性理论的背景,然后围绕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的问题及参照对象。然而,从当前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完满的地步,任何流派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存在其缺陷,其原因存在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背景和社会历史环境当中。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一方面有重要的进展,另一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关于主体间性的讨论始终未达成定论。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个体的主体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这一环节,关于主体性的讨论必然会出现偏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生产实践做出了科学的阐释,而主体间性理论只有在这一维度中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解答。

参考文献:

[1]扎哈维.胡塞尔先验哲学交互主体性转折[J].哲学译丛,2001(04):2-9.

[2]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02):119-122.

[3]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张锦智,秦永雄.主体间性理论与马克思交往理论[J].理论探索,2005(04):21-22.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发展困境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