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被监督

2016-06-06 09:18张潜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张潜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矛盾及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针对日益滋生的腐败现象及社会问题,党和政府通过不同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制和规范,在诸多的监督方式中,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最为广泛且群众基础最深的一种监督方式。本文主要是在研究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意义入手,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被监督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被监督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22-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与矛盾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国家为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设置了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机构,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体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及发展方向

新闻媒体所拥有的舆论监督功能和作用,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以法制为准绳,以公共生活发展方向为标准,让更多公民了解政府及社会发展的相关事务,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每个人的权力,履行义务。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是依赖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而存在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的相关途径,对国家、社会相关事务进行监督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改进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并鼓励新闻媒体以正确的方式和手段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做好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更好地促进舆论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从最初的小心谨慎,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其监督特点上来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监督形式及表现形式多样化;二是,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能力,能正确地引导人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三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群众影响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和谐,促进法制社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舆论监督体制中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机制体制不健全、不规范,使舆论监督不能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一些新闻媒体为吸引群众视线,报道一些与事实相违背的新闻,错误地引导大众的价值观,这种不实的报道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也对社会发展有害而无益。

(三)如何正确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

一些新闻媒体利用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将不实报道作为扩大其知名度的营销手段,这不仅损害了政府监督公信力,也丧失了新闻媒体作为有效监督途径的作用。如何更加正确地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政府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行业所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行业管理,杜绝恶意性新闻的炒作,新闻记者要保证消息来源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在采访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查证消息的来源,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恶意地新闻炒作,不仅使虚假消息传播,还会使大众丧失对新闻报道的信心,引起大众的普遍反感,这种操作手法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原则,削弱了新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新闻媒体行业要谨记政府及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加强和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二是,强化新闻媒体行业的社会责任感。新闻行业的专业主义精神是一种源自于美国的“公共服务”信念,新闻媒体行业专业性的突出特点在于以客观事实为基准,以真实性、自由性以及独立性为原则,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质疑精神,让新闻媒体为更多的群众所信任。

三是,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民族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注重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舆论监督自由权等方面的维护,这样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质。

舆论监督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有效实施途径和方法,人民群众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相关事务的建设中,对政府决策进行广泛的论证和评议,为政府提供更加可靠的民意参照,使政府的决策能更加顺应民意,顺应时代及社会发展需求。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为一个最为有效且直接的平台,其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丰富,以网络作为基础,搭建大众信息知情权的平台,新闻媒体对及时收集社会信息,随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客观、准确地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合法维权的基础和保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将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作为发展目标。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意义及监督原则

(一)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意义分析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和途径,对整治社会腐败现象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以新闻作为媒介,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矛盾进行报道,并以此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以强大的舆论压力,将负面、消极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基础和保障。

1.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防治腐败现象滋生

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西方多党制及专制独裁国家的政治模式,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参政议政及民主监督的权利,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政府做出的决定和政策提出建议。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对腐败滋生以及官僚主义都能起到一定的克制作用,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大多为党员,而个别党员干部经受不住金钱、权利的诱惑,逐渐滋生腐败,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为更好地紧密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就必须通过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这条可靠且便捷的途径。

2.有利于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媒介,能有效.di帮助人民群众实施参政议政的权利,一些新闻媒体专门设置了《市长热线》等一类的栏目,以群众的来信对政府工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充分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对于一些关系到民生根本的问题,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监督政府工作,还能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改正工作的失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通过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能,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作为舆论监督中的重要手段,批评能使人们在诸多的实例中吸取教训,明确是非观念,杜绝丑恶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将这些消极方面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披露和谴责,能起到正确引导、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

(二)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分析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实质在于揭露社会弊端,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新闻行业工作者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以客观、准确、真实的报道为原则。新闻报道的基础在于它的真实性,这也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基础和前提。若新闻报道不真实,不仅会给新闻单位带来声誉上的损失,还会错误地引导大众的观念。要想如实报道新闻事件,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手资料的掌握,切不可捕风捉影,使报道失去真实性,新闻评价要在严格遵守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评价。

二是,新闻行业工作者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民意识。新闻行业是为民行业,要时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以社会发展的大局为重,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途径尽快解决。在诸多的新闻工作者中,不乏存在着一些为谋私利而利用舆论导向的人,这不仅影响到了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介的信任,还影响了新闻媒体监督的健康发展。

三是,对待错误积极改正,不断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党和政府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赋予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对舆论监督及开展评论的权利,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并珍惜这种权利,坚持真理,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腐败现象,要通过新闻批评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予以制止。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相对于其他监督方式的影响力是较大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报道的过程中如出现失实的现象,要及时予以更正,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同样需要法律和道德作为规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能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客观地开展。

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被监督”缺失及“被监督”视角的新闻舆论权威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被监督”缺失

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以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方面的调查显示,虚假消息不仅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还会给人们提供错误的方向引导,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虚假新闻屡次发生且屡禁不止的原因是,新闻媒体中的“被监督”缺失,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极少数新闻工作者缺乏基本的自身素养和职业道德,跟风炒作现象日风正盛,甚至于一些新闻工作者被贪名图利的人所雇佣,传播制造虚假新闻;二是,新闻媒体监督对象因自身原因放弃对媒体行为的监督,这就导致了一些为私敛钱财的人利用媒体的空子,制造假新闻来迷惑大众。为更好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进行解决,让新闻媒体行业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被监督”。以新闻界的反面教材为例,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吸取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要求新闻工作人员维护、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在每一次的新闻采访报道中都能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工作者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要明确掌握并合理应用法律,明确法律底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树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和权威。

(二) “被监督”视角下的新闻舆论权威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以及人民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逐渐加强,人们对新闻媒介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人们更多地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将党和政府的要求及心声、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传达给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揭露社会现实及腐败现象。相对于其他的监督方式,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更能为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无形中已接受了来自大众的“被监督”,这也为新闻媒介在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之间的权威性创造了基础和前提。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样也是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整合,这种监督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来表达群众意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一种政党权利的拓展和补充,新闻媒体在对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常常会被认为是党政机关及政府的意图,这也就赋予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强大的影响力及权威,这往往会造成被监督者较大的精神压力。党政机关在下发文件时,由于下达范围的局限性,需要新闻媒体的配合,这也使得一些人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理解成为传媒与政权相结合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政党行为和政党性质。

在实际的社会化生产与生活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舆论监督方式。如央视的理论思辨性节目《焦点访谈》等,通过对社会发展实际案例的分析,揭露消极黑暗的一面,颂扬社会正能量,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由于新闻媒体的覆盖面较为广泛,使得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在媒体介入后也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以其覆盖面广、群众基础较强以及时效性快等优势,相对于其他民主监督方式来说,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三) 建立有效的“被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及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有效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制度和规范,首先要考虑的是确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节目选择,对节目中因不符合要求而撤销的稿件,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后,由相关负责人以正式文件形式签字即可生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稿件进行撤销。对于群众的来信,新闻单位要及时转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未答复的,媒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曝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配备专职新闻发言人,并明确其工作职能和工作规范。新闻发言人要对媒体所提问的民生相关问题及社会公共信息进行解答,通常情况下,新闻发言人不能拒绝新闻媒体的采访以及提供相对应的资料和信息。

新闻媒体要对新闻媒体监督的稿件进行一个大致的选择,采取正面宣传和鼓励媒体开展新闻批评的两种方式,实行有效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确定正面宣传与负面报道的大致比例,将新闻舆论监督控制在一定数量内,防止人民群众话语权的失衡。新闻行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根据法律的要求实施监督,接受“被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防止在监督的过程中出现谋取私利、职权滥用的现象发生,坚决制止和杜绝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以人民利益为先。

四、结语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加,使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更上台阶,监督水平和监督手段不断提高。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开展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能够拉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改进党和政府的相关工作,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为人民办实事,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与司法公正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地方广播舆论监督要“活”起来 更应“动”起来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