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2018-10-20 04:24黄青青
知识文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新闻媒体热议

黄青青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交集部分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网络极为发达的时代,关于人民生活问题的新闻缕缕被曝光,而这恰恰可以促进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发展。新闻媒体的许多素材都来源于人民生活,那么它也要服务于人民,新闻报道要关心民生问题。对此,新闻媒体在策划新闻事件时要从人民的生活状态、生活水平、生活情感等方面出发,要想人民所想,更大程度的为人民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获得人们的关注。由此可知,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事件越倾向于国家公共领域,引起的反响才能够越大。本文结合当前的现状,对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进行了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技水平也逐年稳步前进。在当今社会,电视、广播手机以及新浪微博、微信、QQ这样的网络媒体和各种新闻软件已经成为了我国公共领域各种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与渠道。当然,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媒介与渠道未来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然而,与其他领域截然不同的是,新闻媒体在我国当前公共领域中的构建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典型的干扰信息则是国家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对此,清除种种干扰因素并大力推进新闻媒体向前迈进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笔者虽然还没有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但是从日常的学习和当前现状中可以窥见一二。因此,新闻媒体具备如实反应受众声音问题的功能与潜力,我国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势在必行。

1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关系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相互促进,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如下几个关键之处:

我国当前公共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是民生模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则是民众生活的区域以及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而新闻媒体正好能够对民众们的生活状况进行报道,简而言之,新闻媒体则是一个能够反应民生问题的平台,在此项问题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

当前的各类期刊、杂志、电视以及网络等都有着极强的扩散信息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当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等不满意时,便可以通过它们进行观点表达和提议,这便可以更能后让人民当家做主,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凝聚力。

新闻媒体是国家政府以及行政单位等施展信服力的一个舞台,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它来让百姓所了解,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影响。所以,只有新闻媒体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够让社会更加稳定与和谐。

2 新闻媒体在我国当前公共领域中发展的现状

当前的新闻媒体倘若要想长期稳健的发展下去,就要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具体做法则是找到自己在社会、国家政府以及民生中的平衡点,并能够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尽管中国的新闻媒体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但依然具有局限性。对此,新闻媒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定的为舆论提供场所。

3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3.1尽量选取民生热议话题

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在新闻素材方面一定要结合近期民生热点问题,即是尽量选取民生热议话题,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要对所报道的内容加以观点性的评判,例如,批评的态度,或是赞同的心声等。除此之外,也要对国家发生的变化进行宣传,例如,当下实施的新政策等。在闲暇之余,更要对民生情况进行采访与慰问,大到公共场合,小到挨家挨户。这样有助于新闻媒体对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真实状况的了解,使得报道更具有真实性,这一点对于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来说难能可贵。

3.2报道时注重互动环节

新闻媒体在报道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事件时,要能够更大程度上的与人们进行互动,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艰巨的任务草草了事。具体做法则是采取后台留言或者官网评论等方式,让人们真正的能够参与到其中,在对事件进行解析时,不要太过于官方,而是要从公正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新闻媒体在我国当前公共领域中的良好发展。

3.3关注舆论点

新闻媒体通过长此以往的对我国当前公共领域中各类事件的曝光,会增加人们对它的信任度,也就是说,新闻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较为特别,对人们而言,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对热议话题进行报道后,要大力关注百姓的舆论点,并找出他们所表达的重点之处,然后加以整理,争取在下一次播出的时候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与延伸,这样不但可以阻止谣言的扩散,还可以提升新闻媒体在我国当前公共领域中的形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对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来说意义重大,对此,新闻媒体更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各项工作,争取为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新闻媒体热议
雪中放牧新风景
总书记回信引发的热议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论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角度的塑造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