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陋室铭》英译文

2016-06-06 08:15张怡云葛畅
现代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陋室铭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张怡云 葛畅

摘 要: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韵律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也可以体验到诗歌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大有益处。本文试图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将《陋室铭》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能让译本读者了解原诗意蕴且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阅读体验的译本。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翻译界的一个重大突破,自诞生之初就受到了翻译界的高度认同。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一直是译者进行翻译实践的指导思想。功能对等理论强调首先关注原文意义,减少原文表达方式对翻译实践的限制。本研究对《陋室铭》三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哪一个译本更加符合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原则。

一、功能对等理论与中国古诗英译

(一)功能对等理论简述

尤金A.奈达(1914~2011)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Oklahoma),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理论主要是建立在符号学、信息论、传播学和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基础之上。”①奈达基于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曾对翻译进行过描述性研究,并且深入思考翻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不断修正和发展他的翻译理论观点,其翻译理论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功能对等理论是指“译语读者和译本之间的关系一般应等同于源语读者和原文的关系”②,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实现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体四方面的动态对等。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③。功能对等理论适用于英汉语的互译,肯定翻译的相对性和灵活性,但也为译者制定了合理的目标:强调先忠实于原文,再以功能对等提高译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扩大了原文的可译性,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科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他把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主要标准。奈达认为,“翻译就是交际”④。在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奈达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代替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⑤,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动态对等”会让一些人误认为只强调译文效果,而忽视形式对等;二是因为使用“功能对等”可以突出内容和形式的对等,避免概念误解。

(二)中国古诗的英译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吸引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来学习交流。西方人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绕不开中国古典诗歌,大量古诗古籍被翻译成各国语言,承载着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历史使命。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在措辞、句法、韵律、形式等方面都不同于中国古典散文和现代诗歌。一般情况下,英译者首先要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译成英文。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与文明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成为诗歌翻译实践中的障碍,进而降低了诗歌可译性限度。诗歌翻译不仅仅是追求语言的传递,也力求重现诗歌的意象、神韵、节奏和艺术效果。古代汉语的翻译面临很多难题,客观上存在着不可译性,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应将原诗的意义、形式和意境传达给译语读者,不仅要反映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深刻内涵,还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理解能力,赋予语言以完美的形式。

二、《陋室铭》的英译文

《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他进士及第,心怀报国热情参加了永贞改革。改革失败后,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受人刁难,生活窘迫,于是作《陋室铭》而轰动一时,《陋室铭》成为至今脍炙人口的名作,也是最早翻译成外文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陋室铭》的英译文主要有三个知名版本。

译本1:罗经国《陋室铭》英译文

An Epigraph in Praise of My Humble Home

A mountain needn't be high;it is famous so long as there is a deity on it.A lake needn't be deep;it has supernatural power so long as there is a dragon in it.My home is humble,but it enjoys the fame of virtue so long as I am living in it.The moss creeping onto the doorsteps turns them green. The color of the grass reflected through the bamboo curtains turns the room blue. Erudite scholars come in good spirits to talk with me. And among my guests there is no unlearned common man. In this humble room,I can enjoy playing my plainly decorated Qin,or rea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quietly,without the disturbance of the noisy that jar on the ears,or the solemn burden of reading official documents. My humble home is like the thatched hut of Zhuge Liang of Nanyang,or the Pavilion Ziyun of Xishu. Confucius once said:“How could we call a room humble as long as there is a virtuous man in it?”

译本1出自罗经国教授之手,是迄今为止使用较为广泛的版本,译文在充分表达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符合原文的断句形式,且用词较为贴切,译文简洁清新。

译本2:X.L.Woo的《陋室铭》英译文

Eulogy on My Humble Abode

Known will hills be if fairies dwell,no matter high or low;and charmed will waters be if dragons lurk,no matter deep or shallow.A humble abode though this is,my virtues make it smell sweet. Verdant are the stonesteps overgrown with moss,and green seems the screen as the grass seen through it.I chat and laugh only with great scholars and have no intercourse with the ignorant.I can play simple zither and read Buddhist sutras;no string and bamboo instruments to grate on my ears and no government documents to weary my mortal form.That's what like Zhuge's cottage in Nanyang and Ziyun's pavilion in Xishu as Confucius quoth,“How can it be humble?”

译本2来自于精通中文的美国译者X.L.Woo,忠实于原文,用简单准确的词汇重现原诗内涵,且押韵符合诗歌的文体特征。

译本3:许景城的《陋室铭》英译文

An Inscription to the Humble Hut

Renowned a mountain is not for its height but for the immortal who lives in it.Ensouled is a sea not for its depth but for the dragon who entrenches in it.It's true of my humble hut where I see my morality,virtues,and happiness but shames.Lichens are creeping up to the stone steps which are coated in green while grasses are shinning through the bamboo portiere of my room where is echoed blue. Coming to my house and conversing to me are the persons who have great knowledge not illiterates. From time to time,we can play the lyre,or read Buddhist scriptures,never troubled by noisy string and flute sounds or the heavy official documents. Thus,my humble hut is like the thatched shed where Zhuge Liang from Nanyang lived and the thatched pavilion where Yang Ziyun from West Shu Shire dwelled.Just as a saying from Confucius goes like this,“Is it humble?”

译本3是知名译者许景城的作品,他在散文翻译方面尤为擅长。译本3在遣词造句方面也颇为用心,语言平实易懂,译语读者读来也能感受到诗人的高洁品质。

哪一个译本更能够实现译本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哪一个译本能使译语读者和译本之间的关系等同于源语读者和原文的关系,需要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

三、《陋室铭》英译本分析

本文对比的这三种译本比其他的译本更具代表性,也更为人熟知。这三种译本都体现了译者对原诗的欣赏与认同。

(一)韵律的功能对等

“韵律”能集中体现诗歌旋律和节奏的美感。和谐韵律和生动节奏也能够反映诗歌的风格。中国古典诗歌一般都要求做到声调抑扬顿挫、押韵、对仗工整,双声叠韵等等。在英语诗歌中,没有平仄但有抑扬格,在节奏和押韵方面有头韵、谐音、内韵、谐音等。因此,英汉诗歌不同的音韵规律,使得翻译难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韵律对等。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翻译应该达到最大程度的韵律对等,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最贴近原文读者的艺术感受。

译本3是一篇散文。译本2是符合韵律的,如low/shallow,sweet/it/ignorant,is/moss/scholars/sutras/ears。押韵使句子色调更加清新明快,让读者感觉像游离在世界之外。译本2的意境与原诗相似,可以很好地实现最大限度的文化传递和功能对等。而译本1押的不是标准韵,不符合原文的尾韵,读者很难从中体会到节奏感。根据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要求,译者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与译语的韵律对等,英译本至少要符合诗歌韵律。

(二)词汇的功能对等

“铭”是一种实用的写作文体,这首诗颂扬了陋室和户主超脱的性格特点。译本1中将“铭”译为Epigraph(墓志;铭文,碑文),指出诗的主题是赞美“我简陋的家”,只是较好地实现了中英文化对等。译本2中将“铭”译为Eulogy(颂词,颂文),更好地指出作者要颂扬的是这个简陋的小屋。译本2基本上可以达到文化传真,更加简短、意义明确,但一些更加细微深层的文化内涵没有表达出来。译本3中将“铭”译为Inscription(碑文;题词;献词等)。Epigraph比Eulogy更加贴近词义,但Inscription是最符合诗歌含义的。译本3的题目与原文更加相近。

“山”和“水”是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译本1使用lake(湖),比译本2的water(水)和译本3的sea(海)更加恰当。译本2用hills(丘陵;小山),译本1和3中都用了mountain(山脉;山岳)。比较这两个单词,hills更加能体现“山不在高”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的含义。

在译本1中将“仙”译作deity(上帝;神,女神)。在译本2中将“仙”译作fairies(仙女),在英文中“仙女”通常指代“有着翅膀的小人物”。在译本3中将“仙”译作immortal(神仙;流芳百世的人;不朽的作家)。诗歌中的“有仙则灵”中“仙”是泛指任何一个神仙。很显然,译本1中的deity能更好地再现原诗含义。

东西方文化中“龙”的内涵是不同的。西方人认为“龙”是邪恶的,是会带来灾难的,而东方特别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是一种图腾信仰。有学者提到,用“long”来代替,或者标注出这种文化差异。就这个层面来说,这三个译本用“dragon”都不是很恰当。

这三个译本中用“bamboo curtain/screen”都是很好的翻译尝试。但相比较而言,译本1和译本3中的“bamboo curtain”更能突出竹文化,比译本2中的“screen”要好很多。

对于great scholars/erudite scholars/the persons who have great knowledge,the ignorant/unlearned common man/illiterates,unpleasant music/ noisy tunes/noisy string and flute,official documents/red-tape/official document等的翻译,能准确翻译出诗的象征意义,实现翻译的文化功能对等。

在译本1中,“qin”显然是用拼音代替翻译。在译本2中,“lute”(琵琶)是一种弦乐器,音箱呈半梨形,上面有四弦,古代常用丝线作弦。在译本3中,lyre(小竖琴;七弦琴;里拉琴)是古希腊的一种乐器。在译本1和2都比较恰当再现诗歌原义。

在译本1和3中,Buddhist scripture(佛教经文)是一种广义上的的佛经,可以很好地再现原文并且容易被读者所了解。在译本2中使用“sutras”诠释佛经经典,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原义,但它并不符合文化对等。

三个译本在选词方面都很考究,各有可取之处。

(三)文体的功能对等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严谨而清晰的结构和模糊而舒适的意群。英语诗歌并不总是遵循正式的诗体结构,如节、句、韵和律。英国最杰出的诗歌都遵循空白格。

三个译本以句子为基本单元,保留原诗标点符号,不合并或拆分句子,基本保持原有诗歌风格。译本2使用了许多方法来描述原文,译文简洁、明了,很好的做到了押韵,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与译本1和3相比,译本2更像一首诗,并且能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文化。

四、结语

译本2在韵律和遣词方面,特别是在韵律上达到了功能对等。可以说译本2是符合功能对等翻译要求的译本。在韵律上,译本1无法与译本2相比,但其使用书面语、复杂句式,实现了诗歌整体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层次感。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篇很好的译文。译本3属于散文,并不符合诗的文体要求,但译者用简单的语句描述诗文原义,符合西方文化的特点。

语言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相应的文化积淀,可以说语言是一种文化模式。由于汉英语言不同的发音和文化内涵,二者有各自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相同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也千差万别。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基于文化意蕴的转换。“译者应具备跨文化语境,创造性地进行语言系统本身和语义文化的编码和解码,力求突破文化障碍,获得内容信息、文化信息和审美信息,并根据语境转换成目标语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真。”⑥译本是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读者的沟通桥梁,译者只有具备了建构“桥梁”的能力,才能使译文读者体验与源语读者相似的阅读感受。

注释:

①Ding Xiaoping.O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Eugene Nid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J].Jian Nan literature, 2010,(6).

②Jan de Ward & Eugene Albert Nida.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ng[M].Nashville:Thomas Nelson Publishers,1986.

③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67.

④转引自陈慧.解读奈达之翻译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

学).2009,(1).

⑤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⑥马敏.论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哈克贝利·费

恩历险记》两种中译本为例(英文)[J].海外英语,2014,(17).

参考文献:

[1]Ding Xiaoping.O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Eugene Nid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J].Jian Nan literature,2010,(6).

[2]Jan de Ward & Eugene Albert Nida.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ng[M].Nashville:Thomas Nelson Publishers,1986.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转引自陈慧.解读奈达之翻译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

学). 2009,(1).

[5]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6]马敏.论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哈克贝利·费

恩历险记》两种中译本为例(英文)[J].海外英语,2014,(17).

(张怡云 葛畅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陋室铭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陋室铭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刘禹锡与《陋室铭》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浅谈
李玉洁徐高双胡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