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百病”习俗浅析

2016-06-06 08:13李娟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现状

摘要:“游百病”习俗是一种正月十六出行,以驱除病疫的传统民俗活动。我国典籍中关于“游百病”习俗的记载比较多,且集中在明清时期。现在“游百病”习俗仍然遍布在我国南北地区,但又形式不一。因此,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游百病”习俗做一探讨,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民俗活动的演变与发展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游百病;历史记载;现状;文化内涵

“游百病”习俗盛行于笔者的家乡武威,是一种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进行的传统习俗活动。查阅资料发现,早在古代当地就有此习俗,清代张绍美修的《五凉全志》所记“自十三至十六日,竞张灯火,设为新供,放烟花火炮,童子歌舞游戏以庆元宵,十六日出游除百病[1]”可以作为佐证。此外,这种习俗并不是武威所独有的,还流传于四川阆中、安徽全椒、江苏南京等地。只是习俗名称并不一致,有“走百病”、“溜百病”、“跑百病”等说,有的地方更是直会其意,叫做“走百灵”、“走太平”等。

一、史籍上的“游百病”习俗

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中关于“游百病”习俗的记载较为详细,“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处,三五相率一过,取渡厄之意[2]”交代了正月十六日夜里游百病,主要为妇女结伴出游,目的是祈福消灾。跨过有桥的地方,更有度过厄运的意思。书中还记载说“暗中举手摸城门钉,摸中者,以为吉兆[3]”,是说当夜妇女们一定要摸一摸城门上的铜钉,因“钉”与“丁”谐音,意为添丁。以消灾、度厄、添丁为目的的“游百病”,体现出古代人们的一种诉求。清代对于“游百病”习俗的史籍记载较多,见于徐釚《词苑丛谈》和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等。这些关于“游百病”习俗的记录,与明代是相似的,体现出在清代游百病习俗已经被当作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于正月十五夜,妇女出行,摸门钉,走三桥为主。

由于这些记录多出现在明清著述中,又以北方城市为主,后人根据这些相关记载,认为“游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当然这并不足以为信。清甘熙在《白下琐言》提及“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4]”《白下锁言》是晚晴时关于南京的著述,书中出现“走百病”。可见这一习俗并不局限于北方。若一例不足以为证,清道光年间顾祿记载苏州社会史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亦可作反证。因此,“游百病”是明清时期北方习俗这一点自然存有疑问。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记录已经反映出“游百病”习俗最基本的内容与特点。一天时间内游乐,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实效,“游百病”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它表明古代妇女希冀来年身体健康,全家平平安安的美好心愿。联系明清社会背景,封建王朝达到鼎盛,缠足习俗限制着妇女的出行。正在这个时期,没有男子而妇女自发相伴夜游却得以风靡。所以明清时的“游百病”也可以理解为是妇女打破束缚,放松身心的行为,体现出妇女对外出、自由的向往,“游百病”也因为充当着这样的角色而成为一种广泛的体育活动。

二、“游百病”习俗现状

“游百病”在我国各地的城乡盛行,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进行。是日,平时忙于农活、工作而无暇闲逛闲游的人们,忘却了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早早起床,与亲朋邻里相约,举家出门,出外游逛一番。在这其乐融融的景象背后深藏着人们的期待,认为这种游逛可以起到预防或祛除病灾的作用,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

这是从广泛意义上目前常见的“游百病”活动,但实际上各地却大同小异。比如,我国南京地方有“正月十六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的说法。鲁西南一带有“走出门庭,心灵手灵”,故前往孔庙、孟庙烧香许愿,祈祷心灵手巧。河西走廊武威地区的人们有“逛海藏,游百病”,因海藏寺有一口名为“药王泉”的井。吴江地区将“走三桥”习俗在2011年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着“元宵节走三桥,上桥走走,万病无有……”的民谚。四川阆中地区更是将“游百病”申请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日全城出动观看文艺演出。

“每一种文化都是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果,……面对一个社会的某种特殊习俗时,只能从适应社会的特定环境的角度来加以判断[5]”,现在的“游百病”习俗正是这样。正月十六出行,目的在于消灾祈福,但是各地的形式又不完全一样,具体看来则是每个地区都根据会自己的特色,过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是一种文化适应的结果。民俗活动在传承的同时又有着变异的迹象,而这又是一个民俗在某一地方得以流传、存在的理由,因特殊而欲显重要。

三、“游百病”习俗的文化内涵

若对游百病习俗的现状与相关文献记载加以对比,其实不难发现如今各地“游百病”习俗实际上是历史上习俗的一种延续,但保留延续的同时又具有独特性。作为延续,“游百病”在明清时期妇女当中盛行,目的在于消灾,现在人们依然选择正月十六日出行,也都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老一辈都在这么做;消灾的观念或许有所淡化,出行的理由却依然如此,这显现的是传统习俗的传承。说是独特性,从表面上来看,已经由原来的妇女扩大到男女老少,夜里出行改变为白天出游,消灾的说法只是挂在嘴边,而从本质上来讲,时下“游百病”习俗在逐渐的演变中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表现在:

(一)多层次之间的互动

1.人与人的互动

宽泛的层面来说,古代“游百病”习俗是在元宵节前后,妇女相伴,祈福求子的活动,它是属于妇女的节日。而放眼当下各地“游百病”习俗,它似乎成为一个社会集体的需求,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表现为不同家庭、不同家族、不同职业,以至于延伸为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迫于生计的人们只能小范围活动,对于其他的事情变得漠不关心。这就使得人们亟需一种缓解压力、联络情感的活动。正月十六“游百病”,理所應当的放下手头的工作,相约出门,随心所欲的选择日常活动;同时,“游百病”习俗又几乎牵扯到家家户户的人,家家户户的人在这一日有着同样的行为。人们在行为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心灵的共鸣就变得格外容易。

2.人与自然的互动

人类生存必然依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然环境却是最基础的条件。“游百病”就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一直是该活动的承载体。最初的“游百病”习俗是妇女在夜晚走出家门,或走城墙边、或走桥,以禳灾驱祸。这是对封建时期要求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礼俗的超越,也是妇女出外与自然亲近的重要机会。现在看来,每年正月十六,人们走出家门,各地习惯已经不一致,人们或四处闲逛,或参加集会,为来年的身体健康祈福。同时,在为祈福这一表层目的之后,“游百病”已经更像是一家人的一次远足郊游。正月十六处在二十四节的立春与惊蛰前后,正是萬物复苏、生机勃勃时节,人们结伴出行,将生活、工作中的烦恼搁置,只为呼吸新鲜空气,心中自然有无限的喜悦,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在沿袭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和谐安定的社会互动

古代妇女在生产劳动、操持家务、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支撑整个家庭的作用,固定的一次出游都带着趋利避疾的朴素的愿望,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意识。现在来看,这种意识也被完整保留下来。繁琐的日常生活让人们有迷失自我的感觉,而参加集体活动才能看到自我的存在。“游百病”习俗,是一种闲适的、全民参与的习俗,让大家在活动中认识到自我与他人共存的现象。但这种共存不是在竞争之中,而是在一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当中,体现的是一种良性的社会互动。

(二)崭新的文化符号

古代妇女“游百病”出行的路线往往有事先的筹划,在有城墙、桥、吉祥的门第处, 现在“游百病”习俗最初的活动方式也是全家出门同去一个地方闲游以祛病消灾。现在该活动在人们的努力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变得越来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虽说正月十六已经是春节的尾声了,但这一日的活动却仍然异常的精彩。烧香祈福的人聚集在大家所熟知的寺院里,一些偏远乡村的老人则会参加当地镇上的庙会;当日一些单位还会借此机会做一些宣传、促销活动,引起消费者关注;一些地方则会在每年为民众一些特色文化演出。所以说,从出门闲游、烧香祈福、观看文化演出、到参与物质消费等这一连串的活动,这已不再是人们最初的朴素的消灾愿望,它已经逐渐演变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尤以四川阆中、安徽全椒盛名。

“游百病”习俗,是保留历史民俗而形成的地域性民俗。简单来说,“游百病”就是在每年正月十六集体出行,带有“祛病消灾”这样的美好愿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这种习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积极的生活心态,而且是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因此,我们决不能用陈旧的眼光,把“游百病”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祈愿”,那样将丧失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绍美修,曾钧等撰.五凉全志[M].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749.

[2]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167.

[3]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167.

[4]甘熙.白下琐言[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9).

[5]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

作者简介:李娟(1991-),女,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俗与性别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现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