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2016-06-06 21:39曾芸
北极光 2016年4期
关键词:尔登哈姆雷特互文性

曾芸

摘 要:互文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异质性,研究互文性的重点在于研究文本之间产生的异质性。互文性中提到,异质性产生于读者与剧作家的对话之中。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互文性研究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本文的主要运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观念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汤姆·斯托帕德;互文性;异质性;《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

1 研究背景

汤姆斯托帕德是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他一共获得了一个奥斯卡奖和4个托尼奖,并于1997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位。他的名作包括:《跳跃者》(1972)、《怪诞的效仿》(1975)、《每个好男孩都该得恩宠》(1977)、《乌托邦海岸》(2002)、以及他的成名作《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1967)等。《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此后简称《罗》)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此后简称《哈》)。它的标题“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在《哈姆雷特》中是一句台词。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在莎剧中只是两个小人物,他们是哈姆雷特的老同学,老朋友。他们在别人看来同时还是国王克劳迪亚斯的爪牙。他们的悲剧不同于《哈》剧所表达给观众的那种悲剧感,因此他们的悲剧更值得当代人去品读与赏析《罗》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舞台之下”。

2 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首先,这种对话性并非一次性的。这里说的并非一次性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同一部作品之中,读者与作者的不断磨合;另一方面是指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互换。以斯托帕德为例,他即使作者(《罗》的作者),更是读者(《哈》的读者)。米哈伊尔·巴赫金曾在他的著作《小说的美学与理论》中提到了对话理论。其中曾提到过一个概念,巴赫金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由表达片段的粘结而成的,文本重新排列并交换了这些语言碎片。这种表述有一定的极端性,但是不可否认,没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不会有汤姆斯托帕德的《罗》。

《罗》对于它的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观众们知道整个故事的开始与结尾。他们知道罗斯和吉尔出现之前的故事;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命运;甚至知道他们在剧末注定死亡。观众眼睁睁看着罗斯和吉尔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死亡。但是观众们不知道的是“舞台之下的故事”:那些没有在《哈》剧中讲述的细节。对于《哈》剧的观众来说,他们仅在国王的召唤和命令中出现。但是在《罗》剧中,罗斯和吉尔被召唤到丹麦这一情节就被斯托帕德扩展成了一整幕。整个《罗》剧共有三幕,而其中有十一个《哈》剧的片段在其中穿梭。观众就跟着斯托帕德的思维不断地在《哈》剧中进入和抽离。斯托帕德首先和《哈》剧进行了对话,在情节的进入与抽离中,加入了自己的话语。例如罗斯在剧中曾抱怨过他所需要的只是连续性(《罗》p39),这既是斯托帕德自己对生活的诉求,更是他对《罗》创作的要求。他要求自己的改编要对观众来说有连续性,这样看似荒诞的改写才能不至使人像剧中的罗斯与吉尔一样感到莫名其妙、一无所知。罗斯对连续性的渴望,正反映出了《哈》剧中连续性的缺失。他们总是在别的角色需要时出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又会立刻消失到不知哪里去了。

克里斯蒂娃认为互文性可以分为三种,强制性、选择性和偶然性。而斯托帕德也从不避讳谈及自己作品与《哈》剧的关系,甚至这种关系能够直接从《罗》的标题中看出。因此,这种强制性互文性促使学者不断将两部戏剧进行分析对比。相信最让观众感受深刻的是罗斯和吉尔对自己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所知甚少。他们唯一知道的一点点信息还有可能是假的,比如他们被召唤到丹麦的原因,以及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罗》的第三幕场景一中,罗斯和吉尔偷听了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的对话,他们以为他们知道了哈姆雷特是为何发疯(为了女人),但其实这也是谎言。罗斯和吉尔偷听的这一情节并非在《哈》剧中提及,这幕戏就是一个对话的出现:观众可以在罗斯和吉尔的对话中听到斯托帕德的声音,这让我们想到了复调理论。斯托帕德通过罗斯和吉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不符合客观规律性的抛硬币游戏,这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莎士比亚时期戏剧中的情节。

但是互文性要比我们之前介绍得更加复杂。她结合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使文学理论的分析又有了语言学的客观性。而对话理论是一个阐述关于多重含义的理论,它认为一个文本、一句话甚至一个单词都可以有多重含义。例如另一个使观众们记忆深刻的情节是当罗斯和吉尔在通往英国的船上,一开场便开始抱怨周围为何那么黑,什么也看不见。这里是一个双关,它既代表了罗斯和吉尔一直所处的境地,是如此被动,又是如此对周遭情形一无所知,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同时它还代表了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感。斯托帕德作为一个当代人,也同样是此感受。这就是作者和自己创造出的角色之间的对话。虽然混在了一起,但是观众仍然能从中区分出来。这就是作者表述自己思想的小说的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作者自由发挥,阐述自我意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话语总是在作品中人物交谈之中表达出来。这也就是异质性产生的意义。

3 结语

正是这样的小人物才能更加触动当代戏剧的观众们。因为高速发展的社会使得人们渐渐都变成了无名氏,英雄的传奇已经成为了过去。为了唤起人类的认同感,小说中的英雄渐渐被小人物们所替代。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斯托帕德选择了罗斯和吉尔作为他戏剧的主角的原因。而这也是为什么这样一部看似荒诞的戏剧在1967年第一次上演就引起轰动了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陈红薇,王岚.中心与边缘:当代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邱佳岭.汤姆斯托帕德戏剧中理想与现实二元模式的消解[J].戏剧文学,2009年第7期.

[3]邱佳岭.英美当代戏剧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邱佳岭.论汤姆斯托帕德文人剧[D].上海戏剧学院,2009.

[5]Tom Stoppard,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7.

猜你喜欢
尔登哈姆雷特互文性
奇怪 真奇怪!
奇怪 真奇怪!
奇怪 真奇怪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试谈新疆蒙古族沙吾尔登音乐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