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辰
[摘要]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代学者罗家伦始终坚信大学应以学术独立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基点,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作为清华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始终认为教育可以复兴民族文化,文化可以拯救国家命运。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育人观念的载体,罗先生的大学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学术独立;青年教育观;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25-02
在民国群星璀璨的大学校长群体中,23岁的罗家伦就已经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亲本撰写的《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中就已显现出以民族为本位的思想。罗先生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和中国首任驻印度大使。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筆名毅,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陈寅恪曾评价“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即不论这点,像志希这样的校长,在清华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虽然罗家伦是站在政府的立场来理解大学治理,致使他的言行会让一些学者误解。但是,他担任校长的时候,正处于中华民族国难深重之际,他的观点基本上以教育救国为出发点。因此,罗家伦提出学术独立,为复兴中华民族的基础的主张,把“学术独立”与“民族独立”放在一个维度上来衡量,“学术独立”要为民族独立服务,大学为国家建设服务。这种教育理念更加贴切实际。
一、大学应以学术独立为目标
学术独立就是,中国的学术要不依附于西方,实现知识的自主;学术要独立于政治,不受政府的随意干预和束缚;学术要独立于“致用”心态,大学不应有急功近利的要求。
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大学多是外国教会大学,或是由清代洋务派、维新派为培养现代人才而创办,中国大学首先面对的是学术上对西方的依附。作为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就以《学术独立与新清华》为题,阐述其办学理念,“中国要国家在国际间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必须中国的学术在国际间也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我今天在就职宣誓的誓词中特别提出学术独立四个字,也正是这个深意。……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国家民族树立一个学术独立的基础”他多次强调,“国立清华大学”六字是学术独立的开始。国立清华大学的确立,奠定了清华大学实行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础,标志着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转变而为国家完整大学生命的开始。罗久芳曾回忆道:“父亲在清华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虽然后人都对罗家伦政客的身份大加贬低,认为是他人生的污点。但是,在罗家伦先生十三年的校长生涯中,他一直认为必须任用教育、学术界人士办理教育,学术不应受政府的恣意干预和束缚。“国家办理教育,应该任用懂得教育的人来主持。任用不懂得教育的人来干涉教育,其结果必然失败。”罗家伦充分利用人脉资源,请求戴季陶和陈果夫两先生在国民政府会议上提出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变为国立清华大学的提案,取消董事会,将清华基金委托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保管,将清华大学直属教育部,摆脱外交部的束缚。这一举措奠定了清华大学学术独立发展的坚实基础。
罗先生认为当时的青年多倾向于应用科学,太急功近利,而忽视基本理论科学,不具备那种追求纯粹真理的精神。应用科学的发展是依赖于新的原理产生,归根到底还是从基本的科学原理产生的。在教育领域中,理论科学是非常重要的。罗先生说:“若是截头去尾的片断提倡应用科学,是很危险的。科学的精神在求真理,当求真理的时候,并没有计较到他的功用。”“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才是科学的精神。为求知而求知,为探索真理而探索真理,不被名利所驱使,不被舆论所动摇。当青年们执著于追求真理,不拘泥于个人利益,便自有无穷的“利”,无穷的“功”产生。
二、大学应以人才培养为基点
中国的前途系于青年,青年的蓓蕾,要靠教育来培养,才能为民族创造独立有机的文化。罗家伦的青年教育思想是理想、知识、人格、体魄四位一体的。
理想是人生的启示,也就是悬在人生前面的灯火,照耀在人生努力的过程上的光明。人生最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先生就对当时青年心理中所谓的“现实主义”,提出青年立身处世之道。青年学生要有理想,应去追求真理。人生在世,从自身出发,就是要使自己达到充分的发展;从国家出发,我们生在国家民族中,受到国家民族的培养,应当对她有所贡献。罗先生认为,中国要走现代化的道路,青年人要打破现实主义,要有理想。人生不可把自己的生命埋葬在碌碌无为,拜金享乐中。“有深信才能发生内燃的力量,而为这种深信来奋斗”才是青年学子的处世之道。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罗先生提出:在求学的过程中,不可一知半解。若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理想很可能沦为幻想。但是有些事实是不能回避,罗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正是国民党极力推行“党化教育”之时,罗先生也公开发表自己维护其国民党当局的观点。因而,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阐发过程,难免会流露出某些政治倾向。
“知识”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学问”和“智慧”。我们求知识不仅在获得学问,还要像蜂蜜采蜜一样,将所获得的学问造就智慧之花。罗先生曾直陈当时大学的缺点:一是大学缺乏通才教育。一般的学生只知道专业知识,对于普通常识反而茫然无知。二是大学不重视工具知识。工具知识,就是本国文、外国文和数学。当时一般学生没有课外读物,只有几本教科书,工具知识落后也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大学重理工和经济,轻文、哲、教育。固然理工和经济对社会发展十分重要,但是为了国家的前途,不能忽视文、哲、教育。罗先生反复提倡通识教育,不可只学习专业知识,要造就通才。其次,强调学生要树立科学的求知理念,注重基础理论科学的学习。他提到“应用科学是从基本的学科原理中产生出来的…不然徒学到他国的某项飞机样式,如法炮制,终究是无源之水。”最后,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可偏向应用科学的学习,而忽略基本科学的学习,不能过于计较某一学科的功用。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发展理工和经济学科,也很需要发展其他学科。不可为求舒适、报酬,而忘了学习的初衷。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在他看来,中国的危机,不仅是政治社会的腐败造成的,更是因为没有振奋整个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大学存在的意义之一是创立民族文化,高等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否健康成长。在罗先生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他撰写的校歌歌词为:“国学堂堂,多士跄跄;励学敦行,期副举世所属望。诚朴雄伟见学风,雍容肃穆在修养…”罗先生的“理想人格”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诚、朴、雄、伟。“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它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作无目的的散漫动作,守着认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走去;“朴”,就是质朴和朴实,力避纤巧浮华,反对拿学问充门面,“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雄”,就是无惧无畏的气魄,改变中华民族柔弱委靡的颓状,善养吾浩然正气,男子要有雄风,女生须无病态;“伟”,就是伟大崇高,力避门户之见,敢做大事,能成大器。
体魄即身体素质。古希腊人就信奉“健全的心灵,寓于健全的身体”,身体不健康,心灵容易生病态。健康的体力,是一生努力成功的基础。罗先生多次讲到体育和军训的重要性。体育就是对体魄的训练,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在运动中养成人生的正大态度,政治的光明素养,以陶冶优良的民族性。青年人应当有任重致远的体力。体育亦可培养公开竞争的精神,青年应有“运动家的风度”。“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次,其争也君子”也就是这种精神。罗先生认为“军事训练的生活是以军队的纪律、精神,及生活习惯,来改变中国民族衰颓浪漫、骄夸偷懒的恶习。这种改革是应当从青年开始。”青年学子身体健康,是民族复兴的征兆。军事训练既是对体魄的训练,也是对精神的训练。在他看来,军训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更可以改变青年学生的懦弱形象。
三、大学应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在近代中国复杂多变的历史条件下,罗家伦坚持认为,大学应当负起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罗先生把民族的构成条件分为精神上的条件和物质上的条件。物质上的条件主要是指地理、人口数量、人种等。精神上的条件主要分为政治法律、语言文字、宗教和精神方面的教育。教育是传授民族性的工具,没有教育就不能保持民族性,没有民族性就不能实现国家富强。
七年的留学生涯,为罗家伦的教育救国的思想播下了种子。他深信,没有学术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功效,一个民族就不能生存于现代的世界。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就曾十分钦佩德意志民族的知识欲、教育热和刻苦奋斗的精神。在德国,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殿堂,更是民族文化的中心。这对罗家伦的触发非常大,民族要生存,国家的学术事业的长久发展,民族精神充分振发,需让国立大学担负起民族文化的使命。罗家伦指出了大学要担负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一是要具有复兴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二是要使各方面的努力协调在这一共同意识之中。罗家伦着重强调的是唤起青年的民族意识以及凝聚民族向心力、建立民族文化。在担任中央大学校长期间,他选择“诚朴雄伟”作为中央大学的校训,以此来创造新的精神,养成新的风气,完成大学对民族的使命。学问、文化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在“诚朴雄伟”之中相互呼应,以此“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反映出他的爱国心及其教育救国、文化救国的理念。这对于现如今大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拼搏意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罗家伦坚持教育救国、学术救国、文化救国的理念,突显了国难当头,知识分子为保家卫国做出的贡献。虽然他的理念有些夸大教育的作用,但是國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罗家伦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于高校培养人才至今仍有可借鉴之处。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