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娟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结构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问题。钢结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有关钢结构工程的专业知识与管理内容,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以质量求生存、切实做好钢结构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 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
1.1 制定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力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二是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可以说,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每个工程都有其特殊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工程施工前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1)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2)特殊工程的培训。(3)新工艺的应用。(4)工程项目的针对性。(5)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6)施工计划(工期)的安排。
1.2 安装质量的控制
钢结构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安装人员须仔细阅读施工图,认真计算工程量,作出工程进度计划并编制钢结构工程各工种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钢结构安装指导性文件,施工前首先需对各种安装机械进行调试和检测,如扭剪型高强螺栓电动扳手的校验,高强度螺栓及磨擦面抗滑移系数的现场试验,栓钉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穿透焊、非穿透焊),现场气体保护焊接速度及工艺控制等,其次会同监理对进场的各构件进行质量检测,在吊装前再对各构件变形、几何尺寸、孔位及偏差作详细的检查并作好记录,及时将有关质量问题反馈给制作厂,做到有问题的构件决不安装,以确保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
1.3 钢结构除锈及涂装工程
钢结构除锈和涂装是目前钢结构工程最易忽视的环节。钢结构除锈分为人工除锈和机械除锈,施工人员要根据图纸要求以及除锈等级采用不同除锈方法。涂刷工程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在钢结构涂刷前,涂刷的构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涂装材料必须有合格证,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必须由消防部门批准的施工单位施工。
1.4 做好验收工作,注重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但要真正做好各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检测,特别是对隐蔽部分的检查,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做好质量交接记录,这样才能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和扩大,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出现质量问题后,首先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专门的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再次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对有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的部分,坚决拆除重新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
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2.1 施工组织设计
在吊装前应进行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计算钢结构构件和连接件数量、选择起重机械、确定构件吊装方法、确定吊装流水程序、编制进度计划、确定劳动组织、构件的平面布置、确定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措施等。
2.2 基础的准备
钢柱基础的顶面通常设计为一个平面,通过地脚螺栓将钢柱与基础连成整体。施工时应保证基础顶面标高及地脚螺栓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基础顶面高差为±2mm,倾斜度为1/1000;地脚螺栓位置允许偏差,在支座范围内为5mm。施工时可用角钢做成固定架,将地脚螺栓安置在与基础模板分开的固定架上。
2.3 构件的检查与弹线
在吊装钢构件之前,检查构件的外形和几何尺寸,如有偏差应在吊装前设法消除。在钢柱的底部和上部标出两个方向的轴线,在底部适当高度标出标高准线,以便校正钢柱的平面位置、垂直度、屋架和吊车梁的标高等。对不易辨别上下、左右的构件,应在构件上加以标明,以免吊装时搞错。
2.4 构件的运输与堆放
钢构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分单元成套供应。运输时,应根据构件的长度、重量选择车辆;钢构件在运输车辆上的支点、两端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保证构件不产生变形,不损伤涂层。钢构件堆放的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堆放时应按构件的种类、型号以及安装顺序分区存放。钢结构底层应设有垫枕,并且应有足够的支承面,以防支点下沉。相同型号的钢构件叠放时,各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防止钢构件被压坏和变形。
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3.1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实施,监理工程师应熟练掌握各种条件下安全施工的正确方案,掌握方案验算过程及步骤。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已通过审查批准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3.2 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各项安全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拟定的方案施工,须加强该方面的巡查和必要的旁站;对实际施工作业人员的资质是否与申报的人员相符合要进行现场核对,并对现场的安全生产设施进行不定时检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暂时停工令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站)报告。
3.3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严格审查工程安全技术保证措施。要求施工单位以高起点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同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现场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此外,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并以此同时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生产管理业务水平。
3.4 定期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机构、制度和设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专职安全人数、素质、布局是否合理;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是否落实;安全警示牌及安全宣传是否齐全完整。具体而言,安全管理工程师一是要求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特别是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二是要求对高空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严禁带病进行高空作业;三是要重点检查高空作业人员是否正确带好安全带,拉好安全绳,作业现场下部是否挂好安全网等。
4.结语
总之,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在我国刚起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是其得以普及推广的关键力量,这促使建筑施工单位对建设项目产生更高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把质量管理与安全施工放在第一位,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状况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