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静
【摘 要】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不断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其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因此,必须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找到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施工人员控制
施工人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实施者,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决定了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安排施工人员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具体工作内容、工种,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具有相应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上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技术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了解工作任务,掌握相关技能后方可开始施工作业。
(二)施工材料控制
只有使用质量达标的施工原辅材料才能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原辅材料的供应商应具有相关资质,产品品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材料的运输应安全、妥当,落实防范措施以免受损。在施工现场安排专用厂房堆存材料,材料应进场检验合格后再入库进行分类堆存。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再次检验材料是否变质、受损。
(三)施工设备控制
运行良好的施工设备时施工质量的技术保障。根据具体的施工任务、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施工现场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并由具备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提供。操作设备时,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设备不使用时,应停放在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进行看护、管理、保养、维护。
(四)施工方案控制
施工方案,具体包括施工工艺、工序步骤、组织计划、防范措施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选择,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能顺利完成。施工方案设计时应根据项目建设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先进的、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方案的工序安排,不能因工期紧张或图方便、省事而任意更改技术方案。
(五)隐蔽工程控制
隐蔽工程返修困难,且维修成本费用较高,故应将其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完成后,工程遮蔽、掩盖前,施工方应先进行自检自查,符合要求后再通知发包方、工程监理等建设参与方进行现场检查,并签字验收。若隐蔽工程不具备验收条件,应立即整改修复,并进行再次检查验收,直至完全达到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其承包施工的工程范围内建立,并统一协调管理。各分包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分包工程的范围、特点,以及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子体系。目前,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自身质保体系不完善,缺少专职检查人员,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具体工作没人管,出现互相推诿,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亟待扭转。
(二) 严格管理制度的执行
当前,我国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并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只有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
(四)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建材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择使用不当,均会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事故。建材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应选择国家许可认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既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又可降低材料的成本。针对目前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筑工程上。对于进场的材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五)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
施工质量检验方式主要有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和交接验收,即前后工序或施工过程进行施工交接时的质量检查。 施工质量检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监督检查等。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施工依据、施工结果、整改落实等。施工质量检测试验简称“测试”,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质量是工民建筑的生命,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实际施工中,我们必须加强材料、施工队伍、施工环节方面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并针对基坑、墙体等这些关键施工工序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地下水处理措施、墙体裂缝预防措施实施重点控制,尽量避免由质量不合格引发的安全事故,对建筑行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当然我们还应善于总结经验,积极创新,最大限度满足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要求,将我国工民建筑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磊,魏爽.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2(12).
[2]陈国强.对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
[3]蒋慧萍.工民建施工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