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其中,丰富的绿色森林资源能够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相对匮乏,在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有关地区管理部门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有效措施促进改革创新,加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关键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在逐渐减少,我国森林资源也在逐渐减少。加上人类对森林无节制地砍伐,导致土地沙漠化、生活环境恶化、气温升高。所以世界各地人民应该高度重视起来,注重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加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林业经济是指林业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包括正确处理林业生产和再生产中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1]企业在发展林业经济时,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各种产业,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林业经济发展依旧进行传统的发展模式,经营规模小、较分散,资源被浪费,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关地区企业与人民应该注重改革创新,节约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
一、林业经济发展方向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林业经济发展应该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长远目标,在利用林业资源的同时,必须加以保护和建设,对原生林的利用要合理有序,对次生林要以护为主,稳妥利用,讲效率还要讲效应,要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获得持久发展。
2.长线与短线的结合。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长线与短线的结合。长线着眼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短线着眼于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只有两者相得益彰、长短互补,才能协调人与林、人与环境的关系。
3.有效结合科学技术。利用人工力量发展林业经济,速度与工作效率往往较低,并且其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有效结合科学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技术能够加快工作速度、创新种植维护手段、解决地理问题、节省人力资源等。所以有关企业应该注重科技与实践的结合。
4.注重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不仅包括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包括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1.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水平低下,片面追求灭荒速度及数量,忽视了对林木培育目标及市场前景分析和判断,树种、林种趋同化现象严重;对提高林木质量特别是种苗及抚育工作重视不够种植前期大量培养,后期不注重培育与管理,导致树苗存活率严重下降,林木管理跟不上,火、病虫害等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经济效果差。久而久之林业资源逐渐减少,质量不高,生态平衡被打破,最终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的发展。
2.经营规模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的差距比较大。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小型乡镇企业,以造纸为例,我国的平均造纸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同构化,使各企业间彼此关联程度低,许多企业不具备产业传导规模和市场带动效应。[2]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它们往往以谋取自身最高利益为目标,相互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比较分散,经营规模小,将整个林业资源划分开来,最终不利于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3.林业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它的林业树木种类也不同。有关企业在发展林业种植时,往往重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有些树苗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环境,有关企业在种植初期对树苗进行管理,种植后期则没有实施科学护理与培育,导致树苗死亡,林业资源逐渐减少。并且林业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相对来说,东南部地区发展最快,中西部则次之。还有就是有些企业强制性地安排当地农民种植树苗,农民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出有效措施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有关企业林业经济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企业领导和员工应该高度重视起来,注重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下面提出一些政策和方法来加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企业从主观上忽视了环境效益,只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破坏了更多的植被,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并且难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转变发展模式为集约型,企业创新管理理念,改善经营规模,加大投资力度,更加注重技术的力量,实现长线与短线的结合,最终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林业经济时,不仅可以利用树木开发其他产业,也可扩大市场,发展生态旅游业。林业企业应该以生态林业为基础,可以逐步开发旅游、原料、果品、花卉等不同的林业产品,并针对不同的林业产品进行分类管理。旅游业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民去旅游,刺激消费,促进当地人民经济收入增加,同时对森林的破坏力大幅度降低,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获得更高的收益。
3.合理运用科技进行林业管理。科学技术往往能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解决人类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发展林业经济过程中,有关企业应该合理运用科技进行林业管理,比如加大投资力度,壮大企业林业科学技术研发部门,以科技为导向,可以积极研发新的林业产品,针对当前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对林业进行管理时也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容器育苗技术,大大提高树苗存活率;水利灌溉系统,节省水资源,促进树木增长。林业企业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林业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4.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所以有关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滥砍滥伐等现象进行更严厉的打击,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大审核力度,约束企业经营行为和工人工作行为。同时,可以建立相关奖励政策和补贴政策,有效激发企业的积极性。降低林业发展相关税收,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林业是我国五大产业之一。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企业和当地人民的发展。并且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了促进有关地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企业应该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实施集约型管理;发展生态旅游业,扩大市场规模;合理运用科技进行林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当地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和支持企业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改善和恢复森林,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谷守群. 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5):326-326.
[2]赵慧刚. 浅谈我国林业经济走可持续道路的发展前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