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的核心能力

2016-06-03 07:57赵可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图书编辑策划数字化

赵可

摘要: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出版产业风起云涌,一名编辑要如何提升自身的能力,去适应出版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本文从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鉴别能力和沟通能力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图书编辑;策划;数字化;创新

作为出版社的中流砥柱,编辑的策划能力对出版社的发展举足轻重。现在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昭示了出版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策划能力。笔者认为,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鉴别能力和沟通能力五方面的能力是一名优秀编辑所应该具备的。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成熟的编辑不仅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策划产品,他还能触类旁通。这就需要他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为深度策划打下基础。

编辑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面,要勤于了解新事物。首先要乐于接受新媒体、新技术。除了平时关注专业报刊、参加各种培训外,也要有意识地接触新科技、了解新产品,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其次还要勤奋。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一个编辑要经常调研市场,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要勤于将日常工作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其实很多好的创意都是源于日常的积累,灵感也只不过是上天对勤劳的人的一种奖励。

二、调研能力

数字化时代,一头是信息量极其丰富的出版资源信息,一头是需求日益个性化的终端读者信息,编辑的调研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一)信息的搜集、归纳。这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与时俱进,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过多的信息也给决策带来烦恼,甚至会让人左右为难、迷失方向。而作为优秀的编辑,要善于在零碎、杂乱的信息中整合资源。通过媒体和渠道,及时了解重大时政、名人方家的消息,使选题策划紧跟社会的关注点。通过文件、通告,了解国家对出版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便及时跟进,获取各种资助。

(二)图书、数据的分析。在实施品牌规划的战略时,作为编辑需要清楚了解出版社的已有资源,并要把调研工作做透,对出版社的各类产品就其竞争力、赢利能力、实现的难易程度等各类指标进行分类分析,按照20%的产品创造80%利润的规律,找出能树立起出版社品牌的核心产品。

(三)对终端受众的调研。数据化时代,作者的概念在不断扩展,图书的策划中也更重视读者的需求。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让读者参与其中,使选题策划能够引起他们的“共振”。比如《读库》一书的成功策划和内容编写,就是通过网络论坛的社交群来获取和实现策划灵感的。此外编辑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QQ群等,和读者对已经出版的图书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深度挖掘,找进一步提升原作品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图书的修订和再版,成就更多的精品佳作。

三、创新能力

创新是策划的灵魂所在。编辑在网络时代更要勇于创新、善于革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出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路。创新的能力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运用新技术的能力。纸质图书与新媒体各有所长,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不是新生事物淘汰旧事物,而是优势互补共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二者共同组成多元化的出版产业。编辑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比如利用手机扫码,可以实现传统图书与网络的结合,实现多媒体运用。

(二)创新营销的能力。图书的推广也有编辑发挥的地方。编辑具有写作方面的能力,可以在宣传中提供最精炼、最能表现内容、最有号召力的词句。除了传统营销方式之外,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宣传更是编辑大展身手的地方。在相关论坛发起讨论、进行网络连载,其宣传效果不亚于传统媒体。利用网络的互动性还可以主动搜集、捕捉读者信息、了解读者群体的特征,从而建立起一个更便捷、更高效的图书宣传渠道,使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最大化。

(三)实现多元化产品的能力。编辑在设计图书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载体形式对内容进行多种加工,形成多元化产品。在向读者提供深度阅读时,编辑可以将与这本书内容相关的所有信息汇聚起来制作成数字产品,这是对产品的聚合。针对移动阅读、碎片阅读的特点,编辑可将书稿拆分以适应手机客户端阅读、ipad阅读、kindle阅读,甚至可以制作成音像产品等多种形式,这是对产品的拆分。这样形成的多元产品更能创造巨大的利润。

四、鉴别能力

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微博、微信、QQ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其中的大部分属于无用信息。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可以利用的信息就好比淘金,需要编辑具有一双慧眼,敏锐发现市场的需求变化、精确找到图书的卖点。这种眼光的形成,需要长期从事图书工作的经验,更需要长期关注策划产品所涉及的行业。编辑的策划就要从最熟悉的内容着手,将产品做精做细,这也符合内容为王的业态特征。

五、沟通能力

一个优秀的编辑一定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与个人的知识、品德、涵养相关。编辑要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去开展社会活动,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知名度相对较高的作者,单凭一般的接触通常是难以达成合作,此时的沟通能力就至关重要。编辑要凭借个人修养、知识和多种沟通方式,给作者留下“我最重视您的作品、我能让您的作品更有价值、我最棒”的深刻印象,最终达成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出版社的前途部分地取决于编辑的能力。作为出版社的中坚力量,编辑有责任和义务顺应出版业的新变化、新挑战,要不断强化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更高层面上展示业务骨干的风采,提升图书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质量,为出版社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保国.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陈玉萍.浅谈项目负责制下编辑室主任的素质和能力.出版发行研究,2012.

3.胡久良.数字时代图书编辑应强化几方面角色意识.科技与出版,2013.

4.韩英.图书策划与新闻元素设置的良性互动与巧妙运用.出版广角,2014.

5.李非.我国绿色出版初探.出版科学,2015.

(作者单位:武汉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图书编辑策划数字化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试析阅读危机下图书编辑的努力策略
万方数字出版下的科技图书编辑业务素质研究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