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的转型和拓展

2016-06-03 07:57杨帆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角色转型全媒体创新

杨帆

摘要: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席卷而来,广电行业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如何在全媒体的大背景下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我们广播电视人当下必须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编辑的角色转型和功能拓展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创新;角色转型;功能拓展

如何在全媒体的大背景下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我们广播电视人当下必须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编辑的角色转型和功能拓展问题。

一、广播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

现代广播电视编辑,已不是单纯的节目制作者,而是在整个广播电视传播链环中充当着全能型角色,其角色转变的原动力就来自它所处的全媒体背景。

(一)广播电视编辑的全能角色。全媒体背景给我们分析广播电视编辑角色以全新的视角,但回顾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广播电视编辑的角色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在最早的“广播电视编辑”概念里,编辑只是扮演后期制作者的角色,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报道范式中,记者和编辑的角色是分离的。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辑与记者的角色界限开始模糊,广播电视编辑成为编辑和记者合一的角色。

伴随媒体竞争的加剧,广播电视频道的品牌建设和个性张扬显得更为重要,从频道理念的实施,到频道节目编排的调整,均纳入了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范畴。因此,从全媒体语境下进行考量,电视编辑在整个电视内容运营中无疑承担着一种全能型的角色。

(二)广播电视编辑的全新理念。面对激烈的竞争,明确媒体定位与维护媒介个性是首要问题,因此电视编辑首先要有“定位”的理念,包括内容的定位与受众的定位。内容的定位最关键的就是媒体选择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受众,它是编辑理念的具体阐述和实践指南,也是各栏目风格与媒体个性及单个媒体内统一风格的基础。而受众的定位即媒体选择面对什么样的受众,怎样更好地服务受众,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越来越趋向传者与受众真正的平等,这就需要编辑在理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受众细分,做到分众化与小众化。

编辑理念是进行编辑工作的前提,只有将编辑理念系统化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深化,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得到不断提高,编辑的角色转型才能顺利完成,而电视编辑的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二、电视编辑的功能拓展

传统意义上,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对象是各种体裁和形式的广播电视节目,图像剪辑、文本编辑和叙事编辑是广播电视编辑的基本功能,在全媒体时代,栏目编辑、频道编辑和直播编辑以及新兴媒体内容编辑也进入到广播电视编辑的功能范畴。

(一)编辑内容的拓展。传统广播电视在多元化的时代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就需要对海量信息认真筛选、把关和进行媒体个性的营造。此外,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合中,新兴媒体自身的内容发展为传统媒体编辑功能的扩展增加了新的内容:如新兴媒体在用户使用媒体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的内容,像新闻评论、网络调查、博客等,这些内容不但是新兴媒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编辑将其加以改造后,也往往能使其成为传统媒体经常使用的新内容。

(二)编辑平台的拓展。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那种只能通过电视机看电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电视传播已经从单一的电视终端转向多视屏、多媒体传播,在新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现实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屏幕”: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都成为了人们收看视频节目的终端。也成为电视编辑功能运行的平台。

(三)编辑话语的拓展。广播电视编辑话语是从广播电视编辑活动中产生并影响其发展的重要要素,在全媒体背景下,编辑话语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话语选择与话语构建。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编辑工作旨在调节信息的无序化和信息产品的有序化这对矛盾,编辑通过自己的工作,把纷繁的客观世界之中的知识信息系统化、条理化,使无序的信息以体系化、知识化、有序化的方式存在。”以新兴媒体编辑为例,目前新兴媒体节目来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将传统媒体节目资源进行整合,自制节目或外购节目。至于整合哪些传统电视资源,外购哪些节目,采用何种形式改造、呈现,都包含着电视编辑的设计和思考。

(作者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角色转型全媒体创新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转型发展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