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脚底时常沾有泥土,笔端才能时时吐露芬芳。如何让编辑记者能够心系基层、深入基层,不断创作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作品,张家口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一、开辟专栏承载“走转改”
专栏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有影响力的专栏往往成为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亮点和支点。近年来,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按照上级部门宣传工作指导思想,紧跟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立足时代需求和服务群众的节目定位,充分发挥主题专栏的舆论引导功能,通过开辟不同类型的主题专栏,带动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践行“走转改”,在新闻传播效果和节目影响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使“走转改”活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围绕张家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当前《张家口新闻联播》不仅开设有“适应经济新常态、激发增长新动力、彰显实干新风貌、开创发展新局面”“京张携手 申办冬奥”“项目建设进行时”“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感动张垣 寻找最美”等主旋律主题专栏;同时还在春节、五一、三八妇女节等时间节点,推出“张垣人才”“巾帼风采”等节庆假日主题专栏;以及回应百姓关切和社会热点而推出的“不文明一瞬间”“高考进行时”等新闻热点专栏。
二、集中采访推进“走转改”
主题鲜明的大型集中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可以整合集体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密度、大容量的集中报道,从而产生强大的轰动效应和收视冲击力。近两年,电视新闻频道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主题集中采访活动,如“新春走基层”“630直通车”“‘大好河山张家口 绿色崛起新征程大型电视新闻走基层采访活动”等,努力打造“走转改”活动的“升级版”。
每年春节期间《张家口新闻联播》《民生630》两个节目推出的“新春走基层”专栏,以及“春节我在岗”“欢乐过大年”“温暖过大年”“春节习俗小知识”等子栏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假期坚守岗位的消防战士、医务工作者、公交司机、保洁大姐、高速交警、电力维修工忙碌的身影,也已经成为张家口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春节记忆。《民生630》打造的服务版块“630直通车”,他们定期进社区、入农户,搭建起种养户、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购销桥梁,让市民得到实惠,受到百姓欢迎。
三、利用“新媒体”促进“走转改”
主动适应当前媒体新形势,电视新闻频道发挥自身传统报道优势,积极介入网络热点事件,对有争议、有疑点的新闻消息进行求证探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厘清事实真相,回应百姓关切,引导舆论,促进“走转改”。
为此,频道在《民生630》节目开设“是真是假”栏目,针对网络、微信等新媒体中传播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易引发社会恐慌,误导社会舆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消息,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和权威,进行调查式采访,揭露事实真相,从而引导舆论。“西瓜中毒事件”“吃荔枝会被酒驾”等一大批网络热点信息,通过记者深入细致权威的调查,严肃客观的展示求证,赢得了观众的信赖。
四、绩效考评激励“走转改”
科学完善的绩效奖励考评制度,是激发创作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制度保障。为鼓励优秀作品创作,近几年,张家口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十大优秀编辑记者”“十大播音主持”等评选活动。同时,从社会各界聘用节目评审员,每月对节目进行评审,每个季度举办优秀节目评选活动并加以奖励。
同样,这次走基层采访活动,频道要求每一名采编人员都要到一线去深入采访,锻炼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并及时撰写采访心得、采访手记等。年底,频道将对走基层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新闻作品进行表彰奖励。
文字中渗透出泥土的芬芳,荧屏上闪耀着露水的光芒!几年来,通过“走转改”,张家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在节目质量、传播效果、舆论引导和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涌现出了《蔚县从挖“煤炭矿”到掘“文化矿” 文化引领走出一煤独大格局》《我市打“京牌”唱“京戏”借力巧发展》《小五台自然保护区:雪后紧急救助 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张家口:“一加一减”打造“最美蓝天”》《励志微电影<总有爱>传递青春正能量》等一大批新闻佳作。
好新闻在基层,记者永远在路上。把目光投向百姓,把镜头聚焦基层,延伸我们的足迹,脚上多沾些新鲜的泥土,努力实现“走转改”常态化、制度化,我们的笔端才能流露出更多的真情与感悟,我们的节目才能得到观众的真心欢迎和信赖。
(作者单位:张家口电视台时政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