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仁
(淮滨县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 河南 信阳 464400)
心肺复苏中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的疗效分析
李杰仁
(淮滨县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河南 信阳464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标准剂量组、大剂量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标准剂量组采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联合组采用肾上腺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3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24 h存活和出院存活情况。结果联合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肾上腺素治疗心肺复苏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有效维持患者病情稳定。
【关键词】心肺复苏;氨茶碱;肾上腺素
心搏骤停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患者心肌严重缺氧、缺血,体内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腺苷,从而导致心跳加快,难以恢复,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1-2]。此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肾上腺素,但是单独使用肾上腺素治疗,心肺复苏存活率比较低。氨茶碱的应用能够改变这种情况,有利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存活率。本研究主要分析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治疗心肺复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65.18±3.26)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心肺复苏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心搏骤停后,即行标准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一旦发现心室颤动,给予功率为300~360 J电除颤治疗。标准剂量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次;大剂量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1 mg/kg;联合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 mg和氨茶碱7 mg/kg。3组患者治疗中如果无效,均每隔3 min重复使用首次剂量,直至自主心律恢复或停止抢救。必要时各组都可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地塞米松等药物。自主心律恢复后立即行脑复苏处理,随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适宜通气,保持呼吸、代谢性酸碱平衡。
1.3判定标准自主循环恢复:用药后,经心肺复苏规则自主心律恢复,并且血压≥12.0/8.0 kPa,维持时间超过30 min。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定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心脏骤停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心脏、大脑等脏器具有较大的危害,导致患者机体内环境絮乱,此类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有效的实施心肺复苏,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血液循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3]。
表1 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患者脑复苏的条件是自主循环的恢复,所以在心肺复苏治疗中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患者自主循环,提高患者心肺复苏质量。肾上腺素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跳的恢复,增加心脏血液供应,调节血管运动的张力,促进患者康复[4]。但是肾上腺素的有效浓度比较高,半衰期比较短,治疗过程中很难达到有效浓度,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不停追加药物;有时需要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容易降低心排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酸性酸中毒,影响心肺复苏效果。氨茶碱为非特异性竞争性腺苷抑制剂,能够增加患者心肌供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和再灌注的损伤,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的释放,起到抑制钾离子外流的作用,同时能较好地改善心脏骤停后组织酸中毒,有利于缺氧组织得到氧气。两者联合应用相互取长补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效果,提高患者存活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大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提示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自主循环恢复,提高存活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汉高,王清秀,刘瑜,等.氨茶碱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25):44-46.
[2]刘华盛,陈威,龚斌,等.心肺复苏中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5):1291-1292.
[3]孙玉荣.在心肺复苏中快速同步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322-325.
[4]孙远新.联合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68-70.
(收稿日期:2015-10-13)
【中图分类号】R 459.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