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开发与效果评价

2016-06-03 01:47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护理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围手术期护理开发

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开发与效果评价

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

Development of “perioperative care” training course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ts effect evaluation

Zhou Shuping,Feng Xiaojun,Liang Shaoying,et al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Zhejiang 315100 China)

摘要:[目的]介绍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开发及效果。[方法]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分别用自制的专家用和学生用调查表对20名专家及教师、8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专家及教师对课程的综合评分为(8.67±0.40)分,综合评价值为0.87,其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评分分别为0.81分及0.80分,综合评价为“优良”;学生对课程综合评分为(8.80±0.99)分,综合评价值为0.88,其中课程设置及课程团队评分分别为0.82分、0.78分,综合评分为“优良”。[结论]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具备合理的课程设置、优秀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以及显著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特色。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校企合作;实训课程;开发;效果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护理专业教学必须贴近临床。然而目前国内多数高职护理院校并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大部分依赖实验室条件,缺乏真实的临床情景,实践教学很被动。国内外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1],故高职护理专业参考其他专业的教学经验,正在逐步探索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围手术期护理》是我校护理专业新开的一门课程,其实践教学课时很多,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很高,为此,我们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发《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通过对专家和学生的调查,证明其切实可行,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开发

本实训课程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由我校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教学团队开发。主要结合护理教育特点以及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度、学生的特点等开发,其中就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编排、课时、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咨询了校内校外专家的意见。目前已完成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文书编写,并顺利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文书包括《围手术期护理》教材、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以及考核方法。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均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临床护理教师共同完成,实训地点包括学校的实训中心以及医院外科相关的科室。①教材:《围手术期护理》,主编为周淑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编写,强调真实任务过程,以教学病案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分解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现行的岗位操作规程、形式与护理程序一致:病案—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符合整体护理的理念,体现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整体护理观。②课程标准:编写了规范的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等均做了严格详细的描述。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均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临床护理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包括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疼痛病人的护理及手术前、中、后病人的护理6个任务。③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每阶段设置学习任务,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是完成一个项目后考核学生的实训操作的动手能力,课程结束后还有一次总的考核。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教师对课程的满意度。

以上文书文件的形成体现出了本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内容。

2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评价

2.1专家评价本研究除了在教材编写阶段进行专家咨询外,在课程开发后,再次请专家进行评价。根据马宁[2]提出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编写了专家用的“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开发效果专家评价表”。之后邀请5名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价其内容效度(CRV)系数为0.80,量表内容效度较好。该评价表包括6个一级指标(权重),总分为10分:课程设置、课程团队、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特色。每个一级指标包括3个~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包括4个评价等级:优(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综合评价为:优(0.85~1.00)、良(0.70~0.84)、中(0.60~0.69)、差(<0.60)(综合评价得分的界定标准为所得评分占该项总分的比例)[3]。选择的专家包括我校以及宁波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我校的教学医院)的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全部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发放问卷前现场向专家展示团队已开发的教材、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考核方法等。现场逐一发放问卷,现场收回。共发放20份问卷,回收率100.00%。

2.2教师评价本课程开发结束后于2015年3月—5月对81名高职护理学生进行了16学时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我校外科护理教研室、实训中心及合作医院4名教师参与听课。教学结束后研究者多次组织授课和听课教师座谈会,座谈会的目的是请老师对课程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2.3学生评价进行16学时的授课后让学生对该课程进行评价。学生用的“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开发效果学生评价表”进行评价,内容同专家评价表。学生用评价表与专家评价表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学生是在授课后进行评价的,所以一级指标在专家6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一个教学效果,故权重稍有调整,同时增加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其余与专家评价表一致。使用该评价表对我校2013级卓越班81名学生进行调查,现场发放问卷81份,收回有效问卷81份,回收率100.00%。

2.4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前再次审查问卷及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专家对课程的评价20名专家对4个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分大于0.85,评为优;2个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分评为良。因此,专家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总体评价为优良。见表1。

表1 专家对《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评价结果 分

3.2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学生在结束16学时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后,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评价,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团队两个指标评价为良,其他指标为优,综合评价值为0.88,评为优良。见表2。

表2 学生对《围术期护理》实训课程的评价结果 分

4讨论

4.1《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具备合理的课程设置本实训课程由我校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教学团队结合护理教育特点以及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开发,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编排、课时、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咨询了校内、校外专家的意见。 整个设置过程运用先进的课程设置方法,参与的专家包括学校教师、医院的护理专家、课程专家及学校管理人员,具备全面合理的课程设置团队。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已被很多学者认同,研究从学生实习与就业、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角度去考虑,而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研究极少。陈联[4]将“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学校通过对签约企业、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基础上来确定合作式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课程评价这样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基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此概念中的“企业”即为“医院”。本实训课程的开发就是以学校和医院为基地,以教师和医院护理人员参与为主体,课程专家、高校和医院的广大教师特别是第一线的教师、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的过程,旨在满足医院的需求、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因此,无论是从专家还是学生的角度均认为该课程设置是合理的。

4.2《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具备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建设者和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与解决者。一门课程不管如何重要,若没有优秀的团队来执行,也会无人问津,特别是护理专业课程。护理专业包含医学和护理两大块知识,学生需要教师更多更深入的引导方能更好拓展学习。高职护理专业还具备培养学生扎实的动手能力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实训课程中。目前本课程共有10位教师组成,其中专任教师6人,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临床兼职教师4人,专兼职比例为1.5∶1。高级职称5人,占50%,中级职称5人,占50%;教学团队中以年富力强中青年为主。40岁以下占66.7%。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学团队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均具备优秀的素质。教师座谈会发现,校内教师愿意和校外教师合作开展课程的比例高达100.00%,98.70%的教师认为在该课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因此,可以认为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优质课程的基础,而优质的课程也能让教师成长,达到双赢。

4.3《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具备丰富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围手术期护理》是我校一门新开课程,在我校改革班中开设,目前应用于2013级和2014级两个年级。由于前期参考资料较少,决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参考《外科护理学》,因为《外科护理学》课程相对成熟,同时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决定教学内容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包括以授课为基础(LBL)、以问题为基础(PBL)、以临床病例为基础(CBL)、情景模拟等。其中教学内容均请医院护理专家参与制定,保证引入临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避免学校与临床脱节。教学方法主要由校内教师拟定,方法确定后对教学团队中校外教师进行培训学习。鉴于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特别重视PBL及情景模拟方法的结合。PBL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及口头表达能力等[5],与临床情景模拟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围术期护理,事半功倍。课后学生认为“很新鲜”“很好玩,我想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等。

4.4《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具备显著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特色崔允漷[6]教授认为,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本实训课程可以说是有效的教学,过程性评价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学生均能根据提示完成,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好。终结性评价是每个项目学习完成后及课程结束后的考核,学生的平均分分别为90.4分、91.8分,均较实行校企合作模式前的87.5分、89.9分高。问卷调查反映该实训课程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教学特色主要表现为学校教师及临床护理全程紧密合作,紧跟临床医疗的前沿,教师快乐教,学生快乐学,学有所获。

因此,可以认为基于校企合作《围手术期护理》实训课程具备合理的课程设置、优秀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显著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贺星岳,郭薇.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J].职教论坛,2004(8下):22-23.

[2]马宁.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2):4-6.

[3]李敏,史艳华.教育软件量化评价标准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1(4):46-48.

[4]陈联.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14.

[5]刘芳丽,白琴.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67-68.

[6]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1.

(本文编辑范秋霞)

(收稿日期:2015-11-29;修回日期:2016-04-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4.02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B-1725-03

作者简介周淑萍,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315100,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冯小君、梁少英、韩慧慧单位:315100,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4Y05;宁波市2016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16YGH119。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围手术期护理开发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PBGS教学模式在“办税模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素质与能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