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6-06-02 03:48张立恒邢亚丽偃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偃师47900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广西大学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性疾病免疫抑制病原

徐 辉,张立恒,邢亚丽(.偃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偃师 47900;.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广西大学)



规模化养猪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徐辉1,张立恒2,邢亚丽3
(1.偃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偃师471900;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3.广西大学)

在现代化、规模化养殖业中,养殖人员需要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疾病控制是其中最为首要的问题。规模越大的猪场,发生猪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猪病中一直呈隐性存在,不易被发现,却有很强的毒性,给养殖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高感染率、高发病率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养猪行业陆续出现了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使得猪场的生产和治疗成本大幅增加,猪群病死率显著上升,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笔者现就当前规模化养猪场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总结如下。

1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危害

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发生免疫应答障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如下: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是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不仅能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还能清除体内衰老、恶化、突变或死亡的细胞,保卫机体的健康。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机体免疫功能强大,就可抵御疾病的攻击,相反,机体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免疫器官、组织或免疫细胞受损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的接种相应疫(菌)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应有的免疫应答或抵御能力下降,易受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而导致发病。

猪场一旦存在以上免疫抑制性疾病,会直接导致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药物大量的使用,造成病菌的耐药性增强,猪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同时会导致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的抗体滴度低下,造成猪场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疫苗的免疫失败,导致猪群发病。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同一时期的猪群发生多种疾病及血清抗体检测合格率偏低等。

2 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病因

2.1营养性因素

猪采食的饲料中含有的某些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必然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2.2饲料霉变

由于饲料贮存、运输不当发生霉变,导致其中含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该霉菌毒素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猪只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抵抗力下降。

2.3药理性因素

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的大量或长期使用,会抑制猪的免疫系统,降低抵抗能力,造成免疫抑制。

2.4应激性因素

在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猪体内会产生热应激蛋白(HSP)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2.5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

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如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细小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PRV)病毒、猪附红细胞体、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猪蓝耳病的发病机制:PRRSV病毒侵入机体后,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繁殖,进入血液,依靠被感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而扩散到各个器官。

猪圆环病毒2型发病机制:由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患猪淋巴滤泡中心和副滤泡中心都存在淋巴滤泡缺失,并能引起细胞凋亡和B、T细胞的减少,免疫能力锐减,易于继发多种疾病。

猪瘟发病机制:猪瘟病毒先在扁桃体内复制,而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喘气病病原支原体首先在猪的上呼吸道黏膜繁殖,损伤呼吸道黏膜的纤毛和上皮细胞,进而波及下呼吸道,损伤肺泡黏膜,最终改变了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猪只产生免疫抑制。同时,由于患猪上呼吸道严重受损,丧失屏障功能,为各种病原长驱直入机体打开了方便之门,是引发呼吸道病综合征的罪魁祸首。

细小病毒病发病机制:主要引起猪的繁殖障碍,表现为初产母猪的流产、死胎等。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病毒侵入后,主要分布在增生迅速的淋巴结生发中心、鼻甲骨膜、结肠固有层等。

猪流感发病机制:猪流感病毒对呼吸道上皮具有高度特异亲嗜性,可使呼吸道上皮管壁损伤,导致一些细菌和PRCV、PRRS等的继发或混合感染,病情加重,增重缓慢,料肉比降低。

伪狂犬病发病机制:伪狂犬病毒首先在鼻咽上皮和扁桃体内复制,并随这些位置的淋巴液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在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内复制并损害其杀菌和细胞毒功能,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机制:附红细胞体由外伤或寄生虫叮咬进入机体后,寄生于红细胞,使红细胞表面结构改变并变形,变形的红细胞在脾脏中清除,可形成溶血性贫血及黄疸,之后出现抵抗力下降,极易继发各种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粘附到肺泡上皮,产生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均造成损害,导致免疫干扰。

大肠杆菌能引起仔猪腹泻,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萎缩,淋巴细胞减少,机体的防御机制遭到破坏,免疫应答减弱,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沙门氏杆菌具有很强的侵入能力,能够感染吞噬细胞,导致猪中性粒细胞变性,从而改变其功能,降低免疫应答。

综上所述,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均是病原入侵机体后,主要在免疫器官组织(呼吸道黏膜、淋巴组织)中复制,造成组织器官的缺损和破坏,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导致免疫干扰或免疫缺陷。

3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猪环境。要提供全价优质饲料,不饲喂霉变饲料,防止霉菌毒素的危害,确保营养合理均衡,防止营养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同时优化生产环境,规范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猪舍做好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清新的空气,尽量消除、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特别注意消除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的直接危害。

加强猪场环境管理,杜绝近亲繁殖,避免或减少遗传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禁止滥用易于产生免疫抑制的药物,特别是地塞米松。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或减少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生物安全措施包括:设置病原入侵屏障,实施封闭式管理;制定防疫制度,规范防疫工作;做好免疫接种,保护易感动物;严格卫生消毒,做好日常的猪场消毒工作,猪舍内的粪便、污物要及时清除,猪舍内定期消毒,要保证不留死角,带猪消毒,防止病原扩散;实施药物预防,泰乐菌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黄芪多糖或复方甘草颗粒,控制继发混合感染;实行全进全出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提倡自繁自养,避免病原入侵风险;及时隔离治疗病猪,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等。□

收稿日期:(2016-03-25)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4-0045-02

猜你喜欢
性疾病免疫抑制病原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致结果偏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