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乡村精要

2016-06-01 22:34黄达隆钟祥瑜曾雅旋何涵妃
海峡旅游 2016年5期
关键词:观景台宗族村落

黄达隆 钟祥瑜 曾雅旋 何涵妃

培田就像是传统中国乡村的精华浓缩:宗族是管理和稳定这个社会的机制,教育是反哺社会的养分,『业继治平』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这就是培田最大的价值所在。

在从朋口镇通往培田的路上,汽车沿着国道弯弯折折地穿行在群山间,沿途呈现出典型的闽北自然地貌:重峦叠嶂,深溪窈谷,山林多而耕地少,偶尔有不大不小的村落散落在田野中间。绕过一座山之后,倏然之间能看到一条溪流缓缓地向前流淌,顺着溪流的方向再向前望去,就能看到连片的依山而建的灰色屋瓦,沿着河流的流向和山势的走向逐渐蔓延开来,培田就在眼前了。

我们是带着问题来到培田的。除了精美宏大的建筑群,到底培田与其他村子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培田古村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来到这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乡村、建筑、教育相关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一年到头都有全国各地建筑和美术相关的学生们到培田写生、采风。这个村落的魅力到底在于哪里?我们迫不及待地在村落里寻找答案。

我们震撼于村中的建筑之宏大和完整。我们走访了几乎全村上下所有的古民居,这里的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均为当时的培田商人所建。据宣和乡书记邱毅介绍,因为人多地少,培田人被迫外出寻找出路,反而因为客家人刻苦的优良传统而闯出一片天。他们没有忘记反哺家乡,捐资兴建家中“豪宅”,从九厅十八井到大型的围龙屋,体量之庞大、建筑之精美皆令人咋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乡中捐资助学,兴办教育,乡里的学堂和大量的资料都表明,教育乃是振兴培田、传续吴氏香火的核心价值。而宗族则是封建社会中最好的管理机器,运作着人情社会的乡村。

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培田人虔诚的信仰。采访期间恰好遇上妈祖诞辰。相对于闽南沿海一带常见的金碧辉煌的妈祖庙来说,培田的妈祖庙小得不值一提。诞辰当日,一大早就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十番乐队和西洋乐队齐上阵,无论是献贡品、念祭文、虔诚祷告,该有的一个也没落下,整个过程中仪式感十足,并没有因庙小、人寡、祭品少而输了阵势。当然,习俗信仰只是培田信仰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惊讶于现代培田人依然保有对于祖先的崇拜,无论多忙,每天早晚一支香一定会点燃在祖宗的牌位前,然后便是闭目,叩首,念念有词,保佑儿孙平安。

同时,培田也有其精致的一面。传统中国士绅社会的审美,都藏在古宅的雕梁画栋之间,在庭院深深的一格小窗里,但那些都是古人的。无论富裕与否,现在人们会在天井里垒起花架,家家户户都养着兰花。在这样的村落中,你能想象还藏着一个老人书画院?它不是摆设,老人们会来这里写字、办展,能随口吟上几句、挥毫泼墨的老先生也不在少数。培田还有音乐和戏曲,十番乐和汉剧是生活中必备的休闲娱乐。培田的儒雅和气质,是这里的山和水豢养出来的。

培田就像是传统中国乡村的精华浓缩:宗族是管理和稳定这个社会的机制,教育是反哺社会的养分,“业继治平”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这就是培田最大的价值所在。正因为这种价值的星星之火未曾熄灭,所以越来越多的乡建团队来到这里,试图依托这里的脉络,还原乡村原本的面貌,找到乡村应有的价值。

我们刚刚抵达培田的第一天,趁着采访的间隙,沿着村北的林中小路登上了山上的观景台。从观景台上向培田村俯瞰,自北向南流淌的河源溪,就像一条玉带一样环住整个培田村,颇有宋代诗人刘克庄所说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村流”的情景。那时正赶上夕阳西斜,稻田、灰色的屋瓦都被染成金黄色,田间地头有荷锄而归的农夫,远山之间有升起的炊烟。当大部分的现代乡村都放弃了自身的价值转身拥抱城市时,这样的画面就显得越发难能可贵,而这或许正是乡村真正的价值所在吧。

猜你喜欢
观景台宗族村落
登峰造极——意大利Ötzi山巅观景台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
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