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晨 Zhang Xichen 许文杰 Xu Wenjie 郝靖欣 Hao Jingxin
历史遗存区域活化再利用态度和策略
张希晨 Zhang Xichen 许文杰 Xu Wenjie 郝靖欣 Hao Jingxin
大墙门,原名杨李巷,最早的史料记载出现在明正德礼部尚书邵宝著《容春堂别集》中。大墙门之名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由当地邹氏昭伯第而来,早期约为民间取深宅大门意向对昭伯第的代称,其后以宅化村,从而成为整个墙门村的名称。据《无锡县志》记载,明代村东有当铺,墙门口为集市处,习惯称大墙门口,解放后称大墙门,简称墙门,为硕放乡政府驻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吴熙编订的《泰伯梅里志》记载:“邹昭伯第:在塘庄东,今宅已废,而犹有大墙门之称。”
大墙门保护区更新利用项目位于无锡新区硕放街道,属原墙门村范围,东南隔望虞河与苏州相望,东北、西、南分别与鸿山、梅村、新安三个街道接邻。现划定保护区范围为31 346m2,其中保留建筑仅占地500m2,为两进带左右厢房的平房。作为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翁氏集资所建的义庄,保留建筑中间围合天井,虽构件破败,但形制尚完整。前带正间的后墙上装有两扇大门,门上筑有墙门头,东南侧原有土高墩,有取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之意,寓意后代可步高登堂、富贵吉祥(图1)。
项目地块西侧接邻薛典路,隔路相望的多为制衣、电力等厂房,东北侧为经一路上跨高架和仓库,其后为沪宁高速,南侧相隔约150m为新区硕放工业园。用地交通便利,但是由于周围用地功能较为单一,人群聚集程度低,利用率低(图2)。因此,整体项目更新利用的设计定位在此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场地中保留建筑的态度必将影响到整个保护区的规划原则与功能设定,同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观念与态度直接决定了项目具体的设计方法与策略,对于整个保护区域的布局形态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
2.1 场地与遗留建筑现状特征分析
20年来,城市快速发展中伴随的大拆大建使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场所信息碎片化。从保护区整体来看,本案中残留建筑周边原有市镇房屋已全部拆除,仅留荒地,完全不具备作为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或修缮的条件,导致历史遗迹面临比较尴尬的境地: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既不适用于商业开发,也不宜于原样保留。遗留建筑现状较破败,同时本身格局较小,不具备作为典型案例研究的条件,但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首先,其本身作为翁氏义庄,对本地翁氏家族的谱系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其次,保留建筑的观音兜型制与大墙门的型制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对本地历史建筑型制研究有较高的价值,其建筑内墙上残留的壁画对于文革历史的研究亦有意义。
图1 保留建筑现状
图2 区域位置及复原平面图
2.2 关于原真性保护的设计辨析
东西方不同文化对于遗迹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界定不同,对于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理念也不尽相同,导致对遗迹采取的保护更新手段也不尽相同[2、3]。国内外目前公认的是1964年《威尼斯宪章》中提出的原址原样保护和尊重历史痕迹的可逆性修复原则;1976年发布的《内罗毕建议》则扩大了历史遗迹的定义范围,提出遗迹与周边的环境协同保护,并建议通过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措施进行保护;由于东西方建筑结构与材料、型制的差异性,1994年的《奈良原真性文件》在肯定历史遗迹保护中“真实性”原则的同时,提出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置的“多样性”的原则;2005年的《西安宣言》则进一步明确了周边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因素对于历史遗迹的重要性,将文化传统、宗教仪式、精神实践和理念如风水、历史、地形、自然环境价值以及其他因素都归入了保护范围(第四条),并建议通过规划手段界定天际线、景观视线以及历史遗迹与现代环境间的区域,留出缓冲空间(第七条),同时也明确古迹的保护必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第十二条)[4]。
历史上的大墙门由一间普通的民宅,演变为一个区域的代称,无疑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甚至可以说大墙门这个名称代表了整个区域的灵魂。在诺伯舒兹的建筑现象学中,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任何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5]。这种灵魂可视为场所精神,代表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尽管经历了百年风雨,翁氏义庄围墙斑驳,瓦破椽残,但它的存在就代表了大墙门这一历史记忆的延续。所以,将其完整的保留下来,是我们在设计考虑时的第一要点(图3)。
“原真性”的保护原则并不意味着需要按照“历史原貌”将其修缮复建。笔者认为,翁氏义庄作为义庄已经失去其原来生存的根基与土壤:翁氏不再居于此地,周边宅田均完全荒废,无论对其加以怎样的修缮、修复、复原都无法恢复其原有的生活场景这一原真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最小干扰的整修措施,保留时间与历史在其身上留下的所有痕迹,将它作为整个地块历史事件的缩影保留,并继续随着时间继续积淀、风化,完整展现一座古建筑的时间历程(图4)[6]。
图3 再利用模式的选择
图4 大墙门数字化模型的复原图
图5 大墙门数字化模型的复原图
3.1 功能与流线设定
通过解读和综合考虑,笔者以遗留建筑为核心,新建展览馆和复原馆,按照“尊重历史、展示断痕、新旧对话、区域复兴”的原则,通过“尘世——城市——陈事”的脉络,形成场地内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与参观流线(图5)。通过室内与室外展示空间与场所将场地串联到一起,通过提供室外开放式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周围人群聚集的中心,让保护区重新焕发活力。
3.2 景观公园的融合与交汇
场地周边业态以轻工业为主,两侧道路亦为快速干道,同时住宅区离基地距离也较远,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该区域人流以过境人流为主,基地周边也缺乏吸引人长期留驻的条件;而将修缮——新建——复原的三馆功能定位于陈列、展览和文化礼祭,也意味着本区域未来不可能成为一个游人如织的商业场所。因此,对于周边环境,我们以景观整治为主,将其作为与展览配套的文化公园,通过河道水系的梳理和造园的手法,模糊展览区与公园的界限,因山借景、因水成园。一方面,为展览区提供惬意的休闲体验空间;另一方面,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工人放松休息的环境,从而提高区域活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条件(图6)。
3.3 保留建筑的更新策略
3.3.1 意象的位移与再现
通过历史遗留建筑、新建展览馆和复原馆三组建筑的序列对比,展现出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嬗变,在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中赋予三组建筑各自的功能与使命,在城市环境中陈述尘世的变迁,即获取意象的位移与再现(图7)。
(1)翁氏义庄原址上现状保护,只稍作整修,游人可从周边经过但无法进入,使人对建筑的干扰降到最低。
图6 景观节点示意图
图7 大墙门数字化模型的复原图
(2)原址东南侧作高台,以契合其旧时东南作土高墩以合风水的意象,高台上设展览馆,馆中通过全息影像展示义庄实时影像,并通过收集的历史文物,展现区域历史沿革,在必要时还可将其作为当代翁氏族祀的场所,恢复因历史原因而中断的文化传统,培养宗族凝聚力,复兴华夏衣冠传统。展览馆西侧设置一条参观流线,通过薛典路入口逐渐爬升的云廊,进入展馆西侧的二层玻璃廊,在与历史遗迹保留一定距离的条件下俯瞰其全貌。
(3)高台东南侧建复原馆,通过测绘、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1:1复建翁氏义庄,两者在高台的两侧隔台相望,展现历史的冲突与传承,同时复原馆与展览馆围合出庭院,与周围环境交织,通过造园处理将其融为一体,契合传统营造的意象。
3.3.2 造型元素的撷取与重构
作为历史场所更新设计,建筑造型设计中撷取了一系列传统建筑元素,如西侧入口爬升的云廊、片石假山的肌理化处理、枯山水意象布置的年轮广场、以及复原馆与展览馆间新造花园中片墙屋、四面亭和一系列花窗的处理。同时,通过对现代元素的弱化与消隐,让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自然发生:展览馆主体选取玻璃作为主要的建构要素,通过无缝高反射玻璃幕墙的处理,将体量较大的现代建筑隐藏于传统建构方式的遗迹与复原馆之后,传统的影像映射于玻璃表面,并与玻璃表面蜿蜒勾勒的线脚相互呼应。
随着当代技术的不断发展,陈列展示已经突破了过去“你展我看”这种单调的模式,而更多的强调体验与互动。因此,在展馆中我们计划引入全息影像展示、互动模型体验、3D打印体验等多种展览模式,通过参观者的亲身参与,引起人们对于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翁氏义庄这一历史遗迹的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对于历史遗迹保护的兴趣与意识(图8)。
图8 内陈展示示意图
也许是政策导向,也许是规划定位,也许是大同小异的传统建筑构造体系,导致我们对许多建筑文化历史遗迹的更新利用或多或少产生同质化的后果——相似的建筑外立面、相似的功能定位甚至是相似的空间体验,“假”而“同”的场所让人置身其中索然无味。因此,如何在中国传统建筑语境下,于其相似的外表、空间之下挖掘其各自独特的内在属性,是历史场所保护活化和更新再利用中值得深思的问题[7]。
建筑从不孤立地存在于历史之中,它与人的活动相依相存,任何一个脱离人类活动的建筑都不可能久存。在这个项目讨论深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遗迹场所空间只有通过融入现有的场所特征,引入人群的互动,才有可能获得传承并能由此新生,娓娓道来的前尘往事才能口口相传,永世流传。
[1]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著. 俞孔坚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克里斯汀·史蒂西 编. DETAIL建筑细部系列丛书——改扩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18. [4]《威尼斯宪章》第六项,《威尼斯宪章》第九项,《内罗毕建议》第三条,《奈良原真性文件》第13条.
[5]诺伯舒兹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8.
[6]阮仪三. 城市遗产保护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王建国,蒋楠.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建筑学报[J]. 2006(08).
Study on the Recycling Attitude and Strategy of Activating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Areas
文章以无锡硕放大墙门历史保护区的更新设计为例,分析场所遗留特质,从原真性角度考虑遗留建筑的保护,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整体场所与建筑的功能定位方法与设计策略。借助传统建筑语境,与其相似的外表、空间之下挖掘建筑空间与场所独特的属性,是历史遗迹保护再利用的一个新方向。
历史遗迹;整体更新;城市设计;原真性;设计策略
Taking the renewal design of Big Wall Gate Historic Reserve at Shouda in Wuxi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ed places, considering the protection of reserved buildings from the angle of authenticity as well as the functional position method and design strategy of the whole sites and buildings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design. With the help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ntext, it i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historic sites to excavate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buildings' space and its sites under the similar outlook and space.
historical reserves, comprehensive renewal, urban design, authenticity, design strategies
2016-03-3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5JDZD03)。
张希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许文杰,无锡市建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郝靖欣,无锡市建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