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娟
摘 要: 撇去诱导式的提问,不给学生设置思维的框架,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驰骋思维的空间,让他们更多地结合自身体验、入情入境地去理解文本,是进行生态阅读的主要目的。不给学生的思维设置框架,就是给老师自己授课时更多的自由。这样,我们就不必死守着教参,不必要步紧跟着教学设计,不敢有稍稍的偏离,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才会被点燃,教学中才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关键词:生态阅读 切入点 问题设计 纲举目张 举重若轻 一课一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04-02
一、引言
平时,在同事之间互相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语文真是越教越教不来了。而我也是深有同感。任教初三多年,感觉上是越来越会教书,却越来越不会上课了。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那“罗马”就是中考。因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课堂教授的内容,就是以中考为“标本”进行剖析。这样的语文课堂,自然是少了许多人眼中的“很有趣”了,变得干巴无味,气氛沉闷。这样的语文课堂,与我心目中“既妙趣横生,又充满了文学味,时时有思想的交锋、情感的撞击”的语文课堂是相去甚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边虽然厌憎着自己的课,一边就反思,想尽力改变这样一种教学的现状。基于语文教育的本质,学习当前课改的一些先进理念,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探索,我认为以学生为根本,以教材为核心的“生态阅读”,能更有效地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僵化现状,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生态阅读,就是教师尽量少一些“请君入瓮”式的诱导性提问,少一些先入为主的知识性的灌输,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地思考问题发现内涵探究本质,形成自己的思考结果和阅读体验。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做法来谈一点关于生态阅读教学的认识及具体做法。
二、生态阅读,找准解读文章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因为切入点设计得好,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挺有趣”,或“挺简单”!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如果是借班上课,还可以很快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师生交流关系,为后面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春酒》一文时,我就抓住文题中的“酒”字做文章。在一开始的“激趣导入”这个环节中,先是PPT展示甲骨文“酒”字,然后设计了如下的“聊天式”问题:这个字大家认识吗?(学生马上喊:“酒!”)同学中有人品尝过酒吗?举举手看。(立马有一批人举手了。)你品尝到的酒是什么味道?看到这个“酒”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这个切入点的选择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比较活跃。说到喝酒的情形,有的是同学生日聚会时喝,有的是父亲喝也蘸一点给孩子喝,有的是误以为那是凉白开,还有是母亲逼着喝(不知道是为什么),喝完了就睡觉了。酒味有说苦,有说涩,有说辣……这样一聊,课堂气氛顿时就轻松活跃了起来。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就大大增加了。
当然切入点的选择要因文而异,除了从文题切入,还有些可以从它涉及的话题切入,比如《孤独之旅》,因为它是成长小说,所以我就从“成长”这个话题切入:你认为怎样才算长大?你认为长大有怎样的标志?还有一些可以从文章的主旨句(或关键句)切入,或者是从主要人物切入,或者是与同类文章比较切入等等。总之是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
三、生态阅读,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核心,问题设计纲举目张,让教学举重若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生学习研读的对象,教师是其中的桥梁。教师要做好其中的桥梁作用,自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钻研透教材,把握教材的文体特性和文本的教学核心,精心设计有张力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教学“四两拨千斤”。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本為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问题
人的认识规律天生就是遵循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头的问题就很有深度,学生一上来就被问题难住。或者问题太空太大,学生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思维就会瞬间僵住,到时候再想要费劲心机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有无力回天之感了。所以一开始问题要浅显,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紧扣文本,学生看文本基本直接能够回答;或是问题不设限,就是不存在标准答案,随便怎样说都可以,只要是无伤大雅。这样的问题学生易于回答,就没有了思想负担,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
在品读《春酒》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串联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①用一个字概括你读了《春酒》之后的感受。②从文中找出具体的细节为我们的看法提供注脚。③这一杯春酒为什么令琦君如此刻骨铭心?听老师朗读最后两段,请大家从中找出语言信息来说明。
三个问题从整体感知,再到细读品味,最后感悟探究,由生活到文本,由内容到主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调动。
第一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是学生自己读了文章后的独特的感受都可以说,所以他们就没有什么表达障碍,易于打开学生的思路,也便于教师后面教学的衔接过渡——因为学生有话说,教师就肯定会有话好说,学生如果思维僵掉,课堂冷场了,教师就法子了。而学生说的“喜,乐,暖,美”等的回答,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而且教师是有自己的预期的。琦君的《春酒》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这不仅表现在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民风美,人情美,童真美,还表现在情感美——她那隐藏在文字中的,不显山不露水的情感是可以让人潸然泪下的,更表现在她的语言美——《春酒》的语言貌似平淡,却言简意深,蕴藉雅致,值得去好好品味的。那么只要扣住一个“美”字去设计问题,就可以拎起全篇内容。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只着眼于某一方面,所以不管他们能否说到“美”字,教师都可以巧妙地过渡到这个字上去。当然如果能说到“美”字是最好不过了。
第二问没有明确地提问“从文中找出具体的细节来说说《春酒》的美”,也是为了避免预设的痕迹太过明显,从而约束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整体感知后,学生都已经对自己的看法必然有了一些依据。而且这个问题学生只要从文中找找内容,再说说自己的理解,心理上,他就不会觉得很难。没有了心理障碍,自然思维就会活跃。
第三问,看上去,似乎有点难度,但是因为方向明确,且让学生结合语言信息来分析,就容易多了。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你想家吗?像琦君一样刻骨铭心吗?那么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情感的领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我通常的做法是:让他们自由读文章后,写写他自己在读了文章后的一些认识感受,提一提读文章后产生的问题,然后收起来看看。从学生的这些认识感受和所提的问题中,我们就能大致了解他们的认知程度和欠缺所在,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环节。
2.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但不框死学生的理解
虽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它毕竟是一个例子,学生要通过对这个例子的学习,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怎样的课堂,我认为,文本的解读是不可脱离的,它是我们一堂课的根本。如果脱离了文本,那么这课也就不存在了。但是,以本为本,又不能太过拘泥于文本。否则,就容易框死学生的思维。
例如《孔乙己》的问题设计:①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内容,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引言中有一个句子,“孔乙己是一个苦人和弱者。”根据你的阅读体会,为这个说法提供一些意依据。③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个苦人弱者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既让学生着眼于文本,又放手让学生自己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理解,教师只需要在他们不够到位或完善的地方,加以提点和补充即可。
四、生态阅读,入情入境感受文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和认识的结晶。事件易于把握,情感却不那么容易体会。不能体会文章的情感,就无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如果是由教师讲解而让学生去被动的感受,那就会隔靴搔痒,学生自己不能心领神会,再多的讲解也是无济于事。如何把“文中情”,转化为“学生情”,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的一件事情。文章中的情感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自己所领会,所以我们要在授课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相关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有所领悟,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
《孤独之旅》一文,以“成长”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导入,完成对杜小康的成长之旅的分析后,提问:杜小康的成长对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成长与穿高跟鞋,与染头发无关,也与抽烟喝酒无关。人只有在经历了孤独,经历了人生的暴风雨之后才能真正长大,这种长大,不是身体上的,不是年龄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它会让你变得有勇气、有担当。只有你能承担你的那份责任了,有担当了,你才是真正的长大了!这样一个贯穿课堂的成长话题,就是要拨正学生对成长的不正确的理解。让他们能够从更高尚的角度去理解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春酒》,我们通过琦君那传神的语言,去品味春酒的甜美,母性的柔美,乡情的醇美,童年的純真美,去感受氤氲在春酒中的琦君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一切美好的感受,都有助于学生美好内心世界的建立。
五、生态阅读,一课一型
教学中,学生群体也许短时间内不会有大变化,但是文本的形式却是在不断改变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色。生态阅读,自然应该是能够顺应文本,展示文本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结构形式的变化,能够适合文本,做到一类一型——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策略。
例如教授诗歌《星星变奏曲》,我采用的是发现式,教学主体环节就两个,一是“我发现”:学生陈述读后的理解,从“形式、意象、内容、主旨”(课件展示)等方面阐述。在这一环节中完成诗歌结构、内容的框架梳理,及某些词句的理解。二是“我有疑”:学生提出自己阅读诗歌中产生的疑问,进一步研读诗歌,探索众多意象背后诗歌的内涵与主旨。同样也可以从环节一中的四个角度进行质疑。解惑过程可以师生共同完成。我觉得诗歌类用这种形式较好。
小说则可采用情节归纳式。比如《故乡》《变色龙》都可用一字概括情节式。故乡的人、景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善“变”。当然,用一个字或者是一个词,甚或是用对联的形式,这又取决于不同文章的不同需要,总之,要适合文章,能够恰到好处最好。
六、结束语
形式毕竟只是形式。没有一种形式适合于所有的人,也没有一种形式适合于所有的课文。千千万万的一线教师,都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的教学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我们的学生和手中的教材。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让我们的课堂更“生态”,就能够最大程度点燃学生思维,创设出“既妙趣横生,又充满了文学味,时时有思想的交锋、情感的撞击”的精彩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