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6-05-31 01:00谢霜李倩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环境污染

谢霜 李倩

摘要:本文通过搜集我国2000-2014年的中部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发展水平与污染减排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人均产出与三种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验证了EKC假说。由此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污染减排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应如何调整以实现污染减排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的是我国2000—2014年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主要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为了降低价格波动对数据的影响,本文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数据进行消胀处理,基期为2000年。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

二、模型设置和变量选择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就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减排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为了消除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的问题,

对变量取对数。据此,我们将设定如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式中表示地区,表示时间,为地区不可观测效应,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模型中的变量说明如下:

三、实证结果分析

我们接下来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对模型选择做出判断。其中,模型1的Chi-Sq. Stat.结果为39.09,相伴概率分别为0.000,说明模型的回归估计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较好。

从中部地区回归模型的结果来分析,三个模型中人均产出指标pergdp在99%的置信度下均显著为正,表明经济的增长将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但人均产出的平方项(pergdp)2的估计系数在99%的置信度下显著为负。因此,人均产出与三种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验证了EKC假说,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人均产出的提高将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和环境质量水平的下降,当经济体发展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人均产出的继续提高将降低污染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倒U型”曲线假说。

四、结论与启示

现阶段,我国人均产出和污染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验证了人均产出和污染排放的环境库茨涅茨假说。这样的一个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依靠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低污染的绿色增长模式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于峰,齐建国,田晓林.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8):36-44.

[2]李斌,赵新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4):112-122.

[3]徐圆.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一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10):26-3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14006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江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缘何“一枝独秀”?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