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
摘 要: 新疆民汉合校小学重视加大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某些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级技术认识不到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缺乏,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培训不够等问题。要着力引导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更新观念,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教师信息化专业的研究,民汉结对帮扶,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新疆 民汉合校小学 教师教育信息化 专业发展实践策略
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在民汉合校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离不开一支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素养良好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了解民汉和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调研3所民汉合校小学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82份,辅之访谈。调研中涉及的男教师占16%,女教师占84%;汉族占24%,维吾尔族占36%,哈萨克族占19%,蒙古族占14%,回族占7%;25岁以下的教师占17%,26—30岁占18%,31—40岁占14%,41—50岁占39%,51岁以上占12%。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现状,发现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民汉合校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对三所民汉合校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情况的调查显示:有74.3%的教师经常利用网络查询教学资料,有17.6%的教师偶尔使用,仍有4.3%的教师基本不使用;有65.2%的教师经常使用电脑编写电子教案,有21.5%的教师偶尔使用,另有8.9%的教师基本不使用;有23.4%的教师经常采用“班班通”、“校校通”或者其他多媒体教学、有高达57.8%的教师偶尔使用,还有13.8%的教师基本不使用;仅有2.7%的教师经常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生成绩分析,另有33.6%的教师偶尔使用,高达63.1%的教师基本不使用;有14.3%的教师经常利用网络进行学生课外辅导或者建立班级QQ群,有65.7%的教师偶尔使用,有20.1%的教师基本不使用;几乎没有教师经常利用计算机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仅有3.9%的教师偶尔使用,高达94.7%的教师基本不使用。可见,民汉合校小学教师大多限于经常或偶尔使用电脑查询资料和编写电子教案,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生成绩分析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教师偏少,且有些教师几乎不使用电脑和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见,民汉合校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民汉合校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在信息化专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调查发现,40岁以下具有初步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青年教师能认同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愿意参加学习和培训。仍有教师对于计算机在教学应用还有偏见,特别是在农牧区小学由于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影响,认为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和手段信息化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在40岁以上的教师中,有超过75%以上认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完全可以胜任,且教学效果好,教育信息化可有可无,甚至很排斥信息技术培训。45岁以上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居多。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难以跟上信息社会发展步伐,需要缓慢调整适应;一些教师思想上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畏难情绪严重,恐惧心理依然存在,甚至还认为信息技术距离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还很遥远,不愿意也不用急于学习信息技术。双语教师由于语言障碍,培训效果不佳,影响参训积极性。
2.对设备还不够熟悉,教师计算机操作及课件制作能力亟待培训提高。
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即使是通过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二级水平考核,由于平时不经常使用电脑,缺乏培训,教学中不会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设备;有的教师只为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等才不得不临时准备和使用教育技术制作课件,除此之外,平时很少运用;有的教师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视为负担,或者有的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难以达到,甚至根本不会用,致使学校现有的一些功能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基本闲置,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始终限于只会简单打字、排版;有的教师处于一味追求计算机技术“课堂演示教学”的低层次阶段。
虽然很多民汉合校小学教师已经开始学习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但计算机水平不高,教育信息化教学经验不足,虽渴望学习培训,但缺乏专业指导,直接影响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学校整体上缺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无法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指导和有效帮扶。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大多只是局限于计算机的日常性保管上软件的整理,会维修计算机的教师很少。信息化教育师资薄弱,民汉合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教学指导和相互帮扶。这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建设不相匹配,严重影响学校信息化教育的进程。
三、民汉合校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
1.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再先进也还是要依靠人“驾驭”技术,但人的素质若不能及时提高跟进,其他就无从谈起。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新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守旧的思想,遵循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网络化教学的发展需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以学生为本,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使现代教育技术之优势在民汉合校小学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这已成为新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必经之路。
2.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培训。
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全员培训,使每位教师都会熟练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使用Excel进行公式运算,PPT课件修改和制作,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学科资源并下载和进行整合,收发电子邮件,建立、修改教育博客,掌握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视频下载、转化、截取等。教师在提高信息素养及信息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视利用信息资源,创设学习环境,并通过媒体与学生互动,通过媒体发现、分析和处理教学信息,查询资料、收集信息、与同伴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学生创造培养信息素养和技能素质的环境。根据双语教师能力层次单独开展培训。对于信息技术能力零起点的双语教师,应该设置单独的培训计划。为了解决语言沟通和理障碍解问题,应该配有与培训计划同步的操作指南,分发给个人,指导双语教师日常的操作和练习,并设置单独的能力检查标准及考核方法。
3.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研究。
目前,民汉合校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主要是偏重于实践型、应用性研究,鉴于各校开展信息专业化的程度不一,绝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面向信息技术的前沿,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侧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资源的作用,及时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
4.民汉结对,捆绑帮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通过民汉教师、新老教师结对子,互相帮扶,组织教学案例研讨、信息技术教学论坛、信息技术课堂展示、课件制作大赛等多种方式带动交流合作,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建东,张桂英.信息素养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静波.科技信息素养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马书坤.浅谈素质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